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29|回复: 0

1967年福建大事记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5-15 17: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fj.gov.cn/ztzl/60zn/dsj/200909/t20090916_153801.htm

1月1日 《福建日报》转载《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一九六七年元旦社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社论提出1967年是“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的一年”,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
  1月1日 《福建日报》报道:省内印刷的《毛泽东选集》简体字横排本24万套和一批《毛主席语录》,元旦前后在全省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1月9日 “福州工人革命造反联合总部”、“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等10个群众组织联名发出《告全省人民书》,指出要反对“经济主义”、“工联主义”等,并要求“除必要的生产、文化革命、办公经费外,各机关团体流动资金一律暂时冻结”。
  1月11日 省暨福州市工人、师生、干部举行游行,响应中共中央“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
  1月11日 《福建日报》社“工人硬骨头战斗队”、“革命职工造反队”、“革命职工造反联队”等组织接管报社临时编辑委员会,2月6日被另一对立的群众组织——“八二九革命造反司令部”接管,后又重新被“革造会”控制。
  1月13日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被该台“红旗战斗兵团”和“毛泽东思想战斗团”等群众组织接管。
  1月1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闽空军击落国民党军美制F-104型战斗机一架。
  1月19~31日 在上海“一月风暴”影响下,夺权斗争席卷全国。福州市“一一?二三”行动指挥部和“八二九”组织的部分成员,挟持叶飞、梁灵光、许亚、郑重等省、市领导,到福州魁岐召开所谓“打倒叶飞、郑重联合会”。
  1月20日 中共福建省委、省人委发出贯彻中央《关于反对经济主义的通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建立领导生产的班子,抓革命、促生产,保证中央关于国民经济重大政策和措施的贯彻执行。
  1月22日 福州市郊60多个群众组织共2000多人在中共福建省委驻地举行“抓革命、促生产,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新反扑誓师大会”。会上通过了《给毛主席致敬电》和《告全省农民书》,大会倡议建立“福州农民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筹备委员会”。会后举行示威游行,《福建日报》为此发表题为《让革命造反烈火燃遍全省农村》。从此全省农村相继成立“造反”组织。
  1月26日 经中央军委批准,福建前线部队发布公告,提出稳定部队、稳定社会的措施。
  1月26日 福州军区领导机关受冲击,即“一?二六”事件。
  1月 南安山美水库动工兴建,该水库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兼有综合经营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投资9699.55万元,1983年竣工。
  1月 省内群众组织在夺权过程中分化成对立的两大派——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和福建省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各地、市、县的群众组织也相应形成两大派,开展争权夺利的纷争。
  2月4日 厦门驻军举行武装游行,表示“响应中央的号召,支持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夺权斗争,镇压一切反革命分子和反革命组织”。
  2月4日 “首都红卫兵第三司令部驻榕联络站”、“新北大驻榕联络站”、“南下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的红卫兵和福州地区的部分红卫兵百多名,冲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干部招待所,要揪斗住在这里的中共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林白,双方发生冲突。“造反派”以“5个红卫兵被打伤”为口实,组织5万多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部分“造反派”师生在五一路广场举行所谓“二四”流血惨案控诉大会。
  2月16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坚决捍卫“三结合”的正确方针》,赞扬福州三军支持革命左派的行动,强调必须坚决捍卫毛主席“三结合”(指革命群众组织的负责人、当地驻军负责人和党政机关的革命领导干部三结合)的方针。
  2月24日 福建前线部队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给毛主席致敬电和《坚决支援无产阶级革命派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夺权的决定》。
  3月13日 中共中央通知,王云集、陈文德、韩明其、红浪、黄祖德、江芸、张炳坤、庄志鹏、陈洪、陈世涂、林泽平、王明等12人到京参加福建问题座谈。3月31日,周恩来总理接见福建赴京全体代表,并作6点指示,指出1月26日冲击军区是错误的,但对犯错误的人不要揪住不放,凡与1月26日冲击福州军区和2月7日冲击《福建日报》社有牵连被打成“右派”而被捕的,一律释放。
  3月18~23日 全省工交、基建三级干部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通过了给全省革命职工、革命干部的倡议书,号召全省工矿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给全国厂矿企业革命职工、革命干部的信》,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夺取革命生产双丰收。参加会议的福建前线三军代表表示:坚决执行毛主席的命令,坚决支持革命左派广大群众,协助地方,支持工农业生产工作。
  3月 省军区在福州召开省三级干部会议。会议学习《中共中央给全国农村人民公社贫下中农和各级干部的信》和中央军委《关于大力支援地方抓好春耕生产的指示》,以及《红旗》杂志1967年第四期社论《必须正确地对待干部》,研究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成立有省军区负责人、革命领导干部和革命群众组织的代表等10人参加的全省“三结合”生产领导班子(即省军区生产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春耕生产的领导。
  3月 根据中央军委决定,驻福建各部队开始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至1970年9月先后抽调16.1万多人次(其中干部4万多人次)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到1970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全区有904名营以上干部到地方长期“支左”。
  4月3日 福建前线三军和省、福州市群众组织在福州举行誓师大会,声讨党内“头号走资派”的罪行。
  4月5~8日 省军区生产领导小组在福州召开专、市、县科委科协工作座谈会,会议交流了农村社、队和工矿企业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的经验,讨论今后的工作。
  4月20日 由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学院、师院附中和南下学生组织的“四二○行动委员会”封闭了《福建日报》社。经周总理作出关于“报社不能封”、“进报社的人要退出来”的指示后,“四二○行动委员会”才退出报社。为使福建省主要新闻单位不受冲击,福州军区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批示,4月28日,对《福建日报》社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
  4月30日 中央就福建问题提出10点意见。指出冲击军区和报社事件不能作为划分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也不能作为革命与保守的分水岭,不予追究,但冲击军区是不对的。一切因此被捕的,应立即释放;一切因此被打成反革命或反革命组织的,应立即平反;要求各革命群众组织实现大联合。中央同时宣布,福建先实行军管,并责成军管机构按中央精神,处理近几个月来发生的事件。
  5月6日 国民党军武装特务一股7人,乘胶舟一艘由乌丘屿起航,企图在崇武小乍附近上陆,内潜闽西,搜集军事情报和“文化大革命”情况。解放军出动2艘护卫艇,将胶舟击伤,俘获敌特。
  5月11日 中共中央作出对福建省实行军事管制的决定,由韩先楚等9人组成福建省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省军管会,下同),韩先楚为主任,廖海光为第一副主任,朱耀华、刘健挺、石一宸为副主任,熊兆仁、陈景三、颜红、刘维新任委员。5月12日,省军管会发布第一号通告,宣布即日起开始办公。
  5月13日 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工民主党主任委员、省体委主任练惕生逝世,终年68岁。
  5月15日 省军管会发布第二号通告,要求各级军管会和专政机关、各革命群众组织认真宣传贯彻“十六条”、中央军委8条命令、公安部6条规定中有关严禁武斗的规定。
  5月17日 省军管会召开全省有线广播大会,韩先楚宣布军管命令。
  5月22日 省军管会通知:省军管会下设文化革命小组和生产指挥部,负责日常事务,文化革命小组下设办公室(兼军管会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秘书、宣传、政法、群工、地区、接待6个组,生产指挥部下设农林、计划、基建、工交、财贸、文教、综合等7个办公室。
  5月30日 省军管会作出关于学习“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干部”门合的决定。
  6月16日 省军管会发布通告,决定自17日8时起,全部撤销军队系统设在福州市的广播站、广播车;各革命群众组织、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亦停止使用广播车、高音喇叭,撤销设在外单位或街道上的广播站。
  6月20日 省军管会发布通告,指出要坚决执行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要节约闹革命”的指示,和中央关于停止外出串连的指示,不得擅离职守,要严守岗位,努力工作,积极生产。
  6月22日 省军管会发出通知,为了保障国家运输任务的完成和战备需要,各群众组织占用的生产运输车辆,应交回原单位投入国家建设。今后不准动用汽车改装宣传车,更不准动用车、船运送人员参加武斗。
  7月13日 省军管会提出关于“老区”问题的几点意见,指出应按中央“农村十条”和关于福建问题的意见办事。“老区”组织问题,由广大群众用民主的方法商讨决定。被错打成“黑组织”、“右派组织”和被错捕、错斗的群众,一律平反,恢复名誉。
  7月20日 两派群众组织在省交际处发生武斗,有人纵火焚烧大楼,制造“火烧交际处”事件,称为“七二○”事件。7月23日,省军管会针对“七二○”事件发出制止群众组织随便抓人的通知。
  7月22日 省军管会发出加强毛主席像章制作、发行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成立办公室,加强领导和管理。
  7月29日 省军管会发出严禁武斗、抢夺武器的通知。
  7~12月 福建省各地群众组织武斗频繁,邮电通信遭到破坏。福州市邮电局在全市40个局所中,有37个缩短了营业时间,本市互寄邮件迟到3天。全省有40多个局的部分人员外跑,造成邮电通信部分停顿。11月25日起,福州至漳州、福州至泉州、福州至福安邮政自办汽车邮路停开62天,积压邮件最多达29000多袋。国际邮包仅厦门局即积压7万多件。
  8月9日 “革命造反委员会”和“八二九”两派群众组织在福州华侨大厦发生武斗。事后,周恩来、陈伯达对华侨大厦武斗事件作出3点指示:1.把武斗停下来,不搞武斗,武斗不利于革命,不利于生产,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2.不要调动农民进城搞武斗,调动农民进城搞武斗是错误的;3.不要夺解放军的武器,若在这方面犯错误,会给敌人有机可乘。
  8月11日 在江青“文攻武卫”口号煽动下,福清一“造反派”组织鼓动上千名农民进驻福州市郊。8月12日,在福州市仓山一带发生武斗。当日,福州军区、省军管会、省军区发布《禁止挑动农民进城参加武斗》的命令,指出,挑动农民进城参加武斗者,应担负全部责任并受党纪、军纪、国法制裁。8月13日,队伍撤回福清。
  8月13日 “福州工人革命造反联合总部”强令闽江航运公司实行全线停航9天,部分船舶停航40天,造成严重交通阻塞,经济损失惨重,被称为“八一三”停航事件。
  8月17日 中共中央同意并转发福建省“赴京汇报团”(群众组织代表参加)双方达成的4个协议,指示:双方应严格遵守协议,付之实施。省革命造反委员会和省“八二九”革命造反司令部等8个总部达成的4个协议是,双方毫无条件、毫无保留地立即停止武斗,立即释放全部互抓的人员;双方在一定时间内撤离华侨大厦,另迁新址;坚决执行中央7月13日关于禁止挑动农民进城参加武斗的通知,双方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挑动农民进城参加武斗;双方保证在全省各地做到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打、砸、抢不同观点的群众组织,停止使用广播车,撤销广播站,互不围攻,各方自动拆除武斗工事等。
  8月18日 省军管会被“省革命造反委员会武卫司令部”以“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为由封闭,实行武装接管。23日,又强行进驻省委档案科办公楼。9月3日,中共中央指出:“福建省革命造反委员会”等组织随意进驻福州军区指挥机关的行动是极其错误的。即日,周恩来、陈伯达致电福建省各群众组织,要求进驻福州军区指挥机关的所有人员立即自动退出,并退还拿走的文书、档案资料等。
  8月22日 周恩来总理与陈伯达指示:不论哪一派,在福建前线夺的枪支、弹药、一切军事装备和物资都必须立即交还解放军,立即停止夺枪,违反的以破坏国防安全论处。
  8月29日 省及福州市6万多名“造反派”在福州省人民体育场集会并游行,将叶飞作为“中国赫鲁晓夫在福建的代理人”进行批判和声讨。大会由“省革命造反委员会”和“福建前线部队革命造反委员会”主持,北京和各地红卫兵代表也参加会议并发言。9月1日,《福建日报》发表《打倒叶飞》的社论。
  9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布命令,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诏安,解决武斗问题。
  9月10日 福州军区、省军管会发出立即组织接收武器、弹药、装备、车辆、器材、物资小组的通知。
  9月13日 福州军区、省军管会发出贯彻执行中央“九五”命令(即关于不准抢夺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的命令)的通令。
  9月20日 省军管会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在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移民的安置巩固工作中,要切实做好倒流人员回队(场)的工作。
  9月22日 福州军区、省军管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大力劝阻群众来榕。
  9月25日 省军管会批转连江县军管会《关于贯彻国务院禁止敲□作业的通告规定的请示报告》。翌年1月28日,省军管会生产指挥部发出通知,重申沿海各地渔区彻底制止敲□作业以保护水产资源,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9月27日 福州军区、省军管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做好回乡群众工作,动员群众回本地区、本单位“抓革命、促生产”,就地闹革命。
  9月28日 省军管会发出坚决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大批判、大联合号召的通知。10月20日,又发出通知,提出按照系统实行革命大联合。
  9月28日 省军管会、省军区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驻军、人武部主动与专(市)县银行联系,研究制订确保国家金库和现金调运安全的措施。
  10月13日 福建省军管会发出《关于加强仓库物资管理的紧急通知》。11月25日又发出《关于石油市场供应问题的紧急通知》,针对有些地区相继发生抢走国家仓库物资事件,提出加强管理的意见。
  10月13日 省军管会提出处理安置改造农场“文化大革命”问题的意见,指出安置改造农场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开展“四大”,不成立战斗组织,不搞夺权斗争,人员一律不准外出串连。
  10月24日 福建省最大的花岗岩拦河大闸——晋江拦河大闸建成。
  10月25日 《福建日报》转载《人民日报》社论——《大、中、小学校都要复课闹革命》。10月26日,福建医学院复课;10月30日,福州大学复课;10月31日,福建中医学院复课;11月10日,福建农学院复课。与此同时,全省大、中、小学校都相继复课。但由于社会秩序未完全恢复,复课仍处于不正常状态。
  10月27日至11月6日 省军管会在福州召开全省农业生产和粮食工作会议,讨论部署冬季“农村革命大批判”、秋收冬种、人民公社收益分配和粮食征购等项工作。
  12月5日 福建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丁超五逝世,终年83岁。
  12月8日 省军事管制委员会生产指挥部针对一些地区社队群众组织和群众要求占用、收回原被国家使用的由祠、庙宇、会馆、没收地主房子等改建的粮食仓库和租借给国家的房子,个别地方还发生强行封闭、占用粮仓而影响到国家粮征购储存的需要和正常业务活动等情况,颁发《关于正确处理目前一些社队群众要求占用、收回国家使用的粮食仓库问题的通知》。
  12月14日 龙岩县发生“文化大革命”以来最大的一次派性武斗,双方动用了轻、重武器,死77人,伤110人。
  12月上旬至1968年8月15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福建班。驻闽部队干部、战士492人,群众组织代表675人,地方干部187人,共1355人参加。1968年2月2日,各派群众组织达成《关于收缴武器,制止武斗的协议》;1968年7月23日达成《关于大力巩固和发展革命大联合的协议》。
  是年 福建新华印刷厂全年印制《毛泽东选集》176万部,印制《毛主席语录》819万册,还印制毛泽东画像729万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9 15:37 , Processed in 0.0190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