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43|回复: 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2010年总目录

[复制链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发表于 2023-4-22 15: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2010年总目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2010年总目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年第1期
1  致读者  1-2
2  《故事新编》的革命现实主义 唐弢  3-11
3  高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立  12
4  鲁迅论左翼文艺运动 马良春  13-40
5  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若干问题 西羽  41-60
6  鲁迅和增田涉 戈宝权  61-91
7  鲁迅小说风格初探 田本相  92-121
8  老虎尾巴 钦文  122-131
9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的早晨 阿英  132-133
10  茅盾早期思想研究(1917—1926年) 乐黛云  134-158
11  胡适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 耿云志  159-186
12  柔石论 王保生  187-212
13  在中国“今天和明天之交”的无产阶级作家——洪灵菲 鲍昌  213-225
14  许钦文  226-227
15  吴伯箫  228-232
16  碧野  233-235
17  菡子  236-239
18  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四) 林非  240-267
19  中国新文学史漫笔 吴泰昌  268-281
20  叶紫年谱 胡从经  282-30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1期
1  关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一九六二年五月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组的谈话 夏衍  1-7
2  回忆“左联”五记 马宁  8-16
3  迎着敌人的刺刀坚持战斗的“北平左联” 陆万美  17-26
4  “左联”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 吉世  27-40
5  论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 陈安湖  41-97
6  深深地培植在被压迫农民的沃土里——鲁迅小说中革命民主主义的一个探索 李希凡  98-125
7  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 吴中杰  126-155
8  鲁迅思想发展的鲜明轨迹——论鲁迅小说中“我”的艺术形象 丁尔纲  156-169
9  《春蚕》小议——关于题材来源与艺术构思问题 叶子铭  170-180
10  黑牡丹与诗的灵感——谈郭沫若早期新诗中的科学色彩 兰棣之  181-193
11  一个充满矛盾而易遭误解的作家——略论郁达夫 朱靖华  194-222
12  冰心简论 赵凤翔  223-238
13  试评胡适的小说考证 陆树仑 李庆甲  239-266
14  为重印《长夜》致读者的一封信 姚雪垠  267-282
15  关于鲁迅若干作品的考订 林志浩  283-288
16  秉笔直书与随心所欲 袁万里  289-294
17  横叫风雨打山林——回忆郭沫若同志的片断 徐敏 董正岩  295-297
18  五四风雷在阜阳第三师范学校 李霁野  298-305
19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传播 蔡清富  306-311
20  有关鲁迅早期著作的两个广告 刘增杰  312-315
21  关于日文《北京周报》 陈漱渝  316-321
22  与《两地书》有关的一份史料 钱超尘  322-32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2期
1  左翼文艺创作的巨大成就 马良春 张大明  1-23
2  一个“左联”盟员的回忆琐记 沙汀  24-33
3  “左联”回忆片断 草明  34-39
4  回忆北平作家协会及其他 王西彦  40-53
5  回忆郊祭李大钊同志 端木蕻良  54-59
6  新球剧社的前前后后 魏照风  60-64+33
7  莎菲在幻灭、追求中获得新生——兼评姚文元的《莎菲女士们的自由王国》及其他 张辽民  65-92
8  评徐志摩的诗 陆耀东  93-132
9  《阿Q正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邵伯周  133-154
10  鲁迅与进化论 钱理群  155-179
11  初期白话诗简述 向远  180-200
12  论叶圣陶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杨义  201-222
13  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温儒敏  223-246
14  鲁迅日记中的冯雪峰 刘增人  247-265
15  《呐喊•自序》随笔 曾敏之  266-275
16  张天翼  276-280
17  师陀  281-284
18  记萧军 阎纯德 白舒荣  285-311
1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首届学术讨论会在包头举行  311
2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涪村  312-317
21  萌芽月刊 沐明  318-319
22  北斗 沐明  320-322
23  台湾现代文学一瞥 张葆莘  323-34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期
1  “艺术首先必须是艺术”——创造社前期文艺思想重评 李旦初  1-23
2  关于“现代评论派” 陈金淦  24-47
3  略论诗人殷夫的创作——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 丁景唐 陈长歌  48-78
4  他依然年青——谈艾青和他的诗 谢冕  79-99
5  沙汀“左联”时期对现实主义的探索 黄曼君  100-121
6  评《爱情的三部曲》 陈丹晨  122-140
7  沈从文小说的倾向性和艺术特色 凌宇  141-168
8  略论许地山的创作 王文英 朱立元  169-189
9  《中国现代散文史》绪论 林非  190-202
10  在两位未谋一面的历史伟人之间——记冯雪峰关于鲁迅与毛泽东关系的一次谈话 陈琼芝  203-209
11  鲁迅书信部分人物事件考释 王景山  210-230
12  现代诗人及流派琐谈——《新青年》之群 向远 钱光培  231-254
13  巴金研究的回顾 李存光  255-273
14  无须提前“搞臭”——李大钊、鲁迅和胡适之间的关系札记 王锦泉  274-281
15  老舍传记资料及其作品简介 日比格涅夫•斯乌普什基 尹慧珉  282-293
16  战斗和友谊的明证——瞿秋白书赠鲁迅的二首诗 周红兴  294-299
17  关于“现代评论派”的一些情况 陈漱渝  300-308
18  中国诗歌会及其机关刊物《新诗歌》 蔡清富  309-318
19  有关《肖红自集诗稿》的一些情况 吕福堂  319-331
20  日本人关于鲁迅旧式结婚问题的探讨 程广林  332-33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4期
1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王瑶  1-24
2  从历史实际出发,还事物本来面目——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笔谈之一 严家炎  25-39
3  几点想法 刘献彪 周建基  40-52
4  海南师专举办现代文学学术讨论会  52
5  “写光明为主”与文学的认识作用——谈谈一九四二年以来新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问题 沈敏特  53-75
6  论周作人早期散文的思想倾向 许志英  76-99
7  “五四”惊雷“震”上文坛的一颗新星——《冰心评传》之一章 范伯群 曾华鹏  100-131
8  鲁迅论文艺欣赏 孙昌熙  132-151
9  鲁迅对文艺社会功能认识的发展过程 马良春  152-175
10  关于郁达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个性的形成 董易  176-208
11  从《隔膜》到《倪焕之》——论叶绍钧二十年代的创作思想 任广田  209-224
12  鲁迅论新诗的内容与形式问题 吴奔星  225-242
13  赵树理小说的民族特色两题 戴光宗  243-253
14  吴荪甫试论 罗宗义  254-266
15  关于《幻灭》评价的几个问题 张立国  267-277
16  试论解放后老舍对《骆驼祥子》的修改 史承钧  278-288
17  了解世界文学研究发展状况提高现代文学研究水平 乐黛云  289-298
18  关于胡适与《新青年》关系的一点考证 王德禄 吴三元  299-303
19  鲁迅杂文研究二题 时萌  304-314
20  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对一些有关问题的回答 凌宇  315-320
21  陕北解放区前期的文艺运动纪要 单演义  321-339
22  读毛泽东同志在“文协”成立会上讲话的一点感想 唐天然  340-342
23  《红色中华》上关于“中国文艺协会”的一组史料 天然  343-350
24  关于茅盾文学工作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 孙中田 王中忱  351-361
25  关于郁达夫去日留学的时间 达晖  362-365
26  郁云同志来信 郁云  366
2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一辑——第五辑总目录  367-37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1期
1  “左联”时期同“自由人”与“第三种人”论争的性质质疑 李旦初  1-24
2  关于对“第三种人”斗争的几个问题 叶德浴  25-36
3  试谈“民族形式”论争的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刘泰隆  37-53
4  一个真实人的文学创作 吴小美  54-74
5  冯铿小论 杜丽秋  75-87
6  论《故事新编》的独创性 陈鸣树  88-106
7  论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吴功正  107-133
8  论《野草》艺术构思的特色 孙玉石  134-155
9  《雷雨》若干分歧问题探讨 辛宪锡  156-177
10  论闻一多的诗 陆耀东  178-205
11  论茅盾小说的典型提炼 丁尔纲  206-232
12  画廊、雀蓑及其他——关于父亲李广田早期的创作活动 李岫  233-243
13  评驳周作人晚年的辩解——读《知堂回想录》 廖子东  244-279
14  痛“椒焚桂折”,斥“为王前驱”——鲁迅在一九三一年 林志浩  280-302
15  八年抗战中的叶圣陶——《叶圣陶评传》中的一章 陈辽  303-320
16  国统区抗日进步演剧活动的空前大检阅——一九四四年西南剧展 吴立德 邓小飞  321-334
17  中国新文学史漫笔(之二) 吴泰昌  335-33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2期
1  鲁迅与人道主义思想 朱文华  1-21
2  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 易竹贤  22-40
3  鲁迅与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赵园  41-65
4  论《风波》 唐达晖 陆耀东  66-78
5  《呐喊》与新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形成 支克坚  79-89
6  回忆鲁迅与葛琴的《总退却》 赵家璧  90-97
7  略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鲁迅研究 刘增杰 谢励武  98-110
8  “五四”新诗流派初探 李旦初  111-140
9  夏衍剧作的艺术风格 陈坚  141-159
10  巴金早期作品思想浅探 潘克明  160-173
11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美 高捷  174-187
12  试论鸳鸯蝴蝶派 范伯群  188-221
13  论鲁迅小说的艺术生命力 杨义  222-252
14  文学革命性质质疑 税海模  253-264
15  庐隐小说风格随想 曹惠民  265-275
16  试谈外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积极影响 温希良 朱东宇  276-297
17  艺术的地位——通过文学来研究现代中国的价值变化 皮雷•林克 乐黛云  298- 306
18  读《多收了三五斗》札记 薛绥之  307-315
19  说《雪》 陈安湖  316-327
20  略谈巴金早期的新诗 岑光  328-335
21  与《两地书》有关的几件史实 钱超尘  336-343
22  艾青著译系年目录 陈山  344-36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3期
1  一个被简单化了的主题——关于鲁迅小说及新文学革命现实主义发展中的个性主义问题 支克坚  1-19
2  对鲁迅研究国民性问题的再认识 邵伯周  20-38
3  早期鲁迅和日本文学(一) 刘柏青  39-50
4  论鲁迅前期译介俄苏文学的意义 李恺玲  51-71
5  鲁迅和周木斋——四十多年前文坛上的一桩公案 唐弢  72-79
6  鲁迅创作思想漫谈——《鲁迅论创作》编后记 王士菁  80-89
7  全面才能深入——漫谈鲁迅研究 潘旭澜  90-95
8  走向世界——《鲁迅传》之一章 林非 刘再复  96-113
9  鲁迅书信考释 王景山  114-125
10  茅盾给曾广灿的一封信 沈雁冰  126-130
11  纪念沈雁冰同志 孙席珍  131-135
12  日本鲁迅研究名家名作述评(一) 严绍(汤玉)  136-154
13  创新的古典作品——鲁迅的《呐喊》与清末谴责小说 谢曼诺夫 李明滨  155-166
14  为探索人生而烦闷的爱的哲理家——《冰心评传》之一章 范伯群 曾华鹏  167- 194
15  留下屐痕的诗人——戴望舒 鲍晶  195-214
16  肖红创作初论 邢富君 陆文采 冷淑芬  215-233
17  论曹禺剧作中的“间色” 王世德  234-247
18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书籍序跋五题 王瑶  248-264
19  探索者的得与失——路翎小说创作漫谈 钱理群  265-279
20  谈谈《雷雨》中的周蘩漪——与钱谷融先生商榷 周音  280-290
21  心灵的光彩——读《荒煤短篇小说选》有感 岩冰  291-297
22  醉人的绿,醉人的美——读《绿》 刘泰隆  298-302
23  一九八○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张建勇 辛宇  303-321
24  文学研究会之群(上)——现代诗人及流派琐谈 钱光培 向远  322-339
25  “女兵”谢冰莹 阎纯德  340-349
26  “诗应是通向人民的”——艾青同志谈他过去的创作 陈山  350-35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4期
1  茅盾同志的二十四封信  1-30
2  关于发表茅盾同志二十四封信的几点说明 叶子铭  31-38
3  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艺术创新——为悼念茅盾同志逝世而作 乐黛云  39-60
4  论吴荪甫 陈诗经  61-74
5  从《走上岗位》到《锻炼》 孙中田  75-88
6  杂谈《蚀》的时代描写 张立国  89-102
7  追念茅公 端木蕻良  103-106
8  忽视艺术的艺术 沈敏特  107-121
9  《原野》论 田本相  122-141
10  郁达夫和我国现代抒情小说 张国祯  142-162
11  张天翼出现于左翼文坛的意义 张大明  163-172
12  孙犁小说的现实主义力量 周申明  173-189
13  逆流中的现实主义创作——谈叶圣陶早期的文言小说 金梅  190-203
14  论“五四”新诗运动 何镇邦 方顺景  204-226
15  蒙古族现代文学概述 温中和  227-248
16  试论鲁迅与周作人的思想发展道路 钱理群  249-279
17  论阿Q的典型问题 陈祖楠  280-296
18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奔月》《铸剑》的创作与“鲁迅精神” 李希凡  297-310
19  北方左联的始末 孙席珍  311-321
20  庐隐与《文艺会季刊》 肖凤  322-324
2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一九八一年总目录  325-33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1期
1  论早期的“乡土文学” 金宏达  1-14
2  废名小说的田园风味 杨义  15-31
3  民族劣根性的典型——论阿Q 张永泉  32-50
4  他属于自己生活的时代——论巴金的文学道路与时代生活的关系 李存光  51-72
5  论新月派诗歌的思想特征 蓝棣之  73-98
6  论新月诗派在新诗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陈山  99-130
7  论曹禺的悲剧艺术 朱栋霖  131-142
8  论鲁迅思想发展的一贯性 刘泰隆  143-160
9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张恩和  161-177
10  论《芳草天涯》 陈坚  178-193
11  一个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周作人与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向远  194-212
12  小诗试论 刘福春  213-226
13  试论《淘金记》的思想和艺术 黄曼君  227-246
14  杨振声小说在新文学运动初期的历史地位 张华  247-256
15  柳青早期短篇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柳青研究》之一 徐文斗 孔范今  257- 268
16  病态文学的盛衰——鸳鸯蝴蝶派初探 刘扬体  269-299
17  殷夫《孩儿塔》中的爱情诗 朱金顺  300-316
18  “狂人”和月光(外二篇)——《狂人日记》札记 谷兴云  317-328
19  谈郭沫若的《瓶》 江潮  329-335
20  我阅读的中外文学作品 茅盾  336-337
21  茅盾致庄钟庆 茅盾  338-339
22  读茅盾同志给我的一封信 庄钟庆  340-342
23  武汉时期的《抗战文艺》 锡金  343-350
24  《故乡》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安永兴  351-36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2期
1  解放区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的一页 张恩和  1-27
2  实践是最权威的回答——谈解放区文艺在民族形式上的创造 黄修己  28-40
3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写作与发表问题 盛文庭  41-54
4  《阿Q正传》评价和研究的历史回顾——《鲁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之一章 陈金淦  55-77
5  鲁迅与《八月的乡村》 张挺  78-95
6  曹禺剧作漫评 孙庆升  96-119
7  论郭沫若的散文创作 袁振声  120-133
8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 杨昌江  134-146
9  论冯至的诗 陆耀东  147-173
10  新诗革命的先驱——刘半农 姚春树 任伟光  174-194
11  论鲁迅世界观的转变 易竹贤  195-220
12  试论觉新形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读巴金《激流三部曲》札记 姚健  221-239
13  一九八一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张建勇 刘福春 辛宇  240-257
14  茅盾的五篇未署名文章  258-265
15  谈茅盾发表在《文学》上的未署名文章 蔡清富  266-271
16  反帝爱国的豪迈战歌——介绍新发现的一首鲁迅旧诗《进兮歌》 钦鸿 闻彬  272 -275
17  曹禺剧本写作和发表时间考辨 王兴平  276-288
18  日本鲁迅研究名家名作述评(二) 严绍(汤玉)  289-318
19  谈《荷塘月色》 吴周文  319-329
20  有感于“青年论丛” 华然  330-331
21  关于郁达夫移家杭州的问题 王湛  332-33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3期
1  从《鼓书艺人》看老舍创作的发展 樊骏  1-27
2  三十年代老舍思想发展浅探 孟广来  28-46
3  国外翻译研究老舍文学作品概况 舒济  47-66
4  郁达夫文艺观点琐谈 李永寿  67-86
5  鲁迅小说艺术发展初探 王嘉良  87-109
6  谈《阿金》 黄楣  110-116
7  阳翰笙文艺理论批评文章述评 张大明  117-137
8  重新认识《邪不压正》 董大中  138-150
9  评夏衍的《上海屋檐下》 王保生  151-166
10  论“身边小说” 金宏达  167-184
11  试论冰心“爱的哲学”——冰心早期作品初探 马璧玲  185-208
12  吴伯箫现代散文漫谈 白烨  209-218
13  《论民族形式问题》应当得到更准确的评价——与刘泰隆同志商榷 丁柏铨  219 -233
14  《说〈雪〉》质疑 李允经  234-241
15  也谈《雷雨》戏剧冲突的主线 潘克明  242-254
16  我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三题 陈辽  255-273
17  试论解放区文学大众化 李葆琰  274-294
18  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重新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林志浩  295-305
19  谈四十年代茅盾的行踪 叶子铭  306-312
20  茅盾生平事迹小记 艾扬  313-320
2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举行第二届学术讨论会 闻言  321-34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4期
1  论《女神》的艺术风格 刘纳  1-19
2  《女神》中的“泛神论”思想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 任访秋  20-29
3  略论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成就 张毓茂  30-42
4  论郭沫若早期文学主张的特点及内在矛盾 钟林斌  43-59
5  拓荒者的杰出贡献——茅盾与新文学的现实主义 邵伯周  60-82
6  论茅盾“五卅”前后的无产阶级文学观 朱德发  83-103
7  覃思精妙见才华——论鲁迅小说环境、人物、情节的设计与构思 冯锡玮  104-119
8  试论《猫城记》 史承钧  120-132
9  浪漫主义英雄?——论郁达夫小说里的零余者 吴茂生  133-158
10  王统照散文的思想和艺术 王锦泉  159-181
11  琳琅满目的生活画廊——论李广田的散文创作 蔡清富  182-197
12  关于肖红的诗歌创作 陆文采  198-210
13  论巴金的文艺思想 陈思和 李辉  211-233
14  试论鲁迅的《狂人日记》与安特莱夫的《墙》 周音 李克臣  234-246
15  论沙汀的小说创作 王晓明  247-271
16  民族忧痛和乡土人生的抒情交响诗——评《呼兰河传》 张国祯  272-280
17  浅谈张裕民形象 郝胜道  281-297
18  谈《故乡》的主题思想——与安永兴同志商榷 林志浩  298-302
19  试评《西滢闲话》 吴三元  303-313
20  《雷雨》中没有命运观吗? 马中行  314-322
21  艺术探索与政治偏见之间的徘徊倾斜——评美国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茅盾专章 丁尔纲  323-345
2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一九八二年总目录  346-35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1期
1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子——论《呐喊》《彷徨》的思想意义 王富仁  1-29
2  利与弊的辩证关系——关于《故事新编》的断想 李复兴  30-38
3  论李金发的诗歌创作 杜学忠 穆怀英 邱文治  39-66
4  何其芳的诗歌创作及其发展 陈尚哲  67-93
5  论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 蓝棣之  94-113
6  论绿原的诗 张如法  114-132
7  论曹禺戏剧人物的民族性格 陈平原  133-146
8  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的女性——莎菲形象的再评价 张永泉  147-164
9  “五四”文学革命指导思想的再探讨 许志英  165-185
10  “以写光明为主”和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学习《讲话》关于歌颂和暴露的论述并与沈敏特同志商榷 何益明  186-202
11  虎妞其人 龙治民  203-208
12  西方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 迈克尔•戈茨 尹慧珉  209-224
13  西方文学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B.S.麦克杜格尔 陈圣生  225-247
14  《孩儿塔》未刊诗稿及其他 胡从经  248-270+275
15  老舍的《旅美观感》 长海  271-272
16  老舍早期工作情况的辨正 向东 瑞麟  273-275
17  老舍资料三题 曾广灿  276-290
18  关于茅盾的少年时代 孔海珠  291-306
19  关于“五四”运动中叶圣陶的两则资料 王水  307-308
20  蒋光慈故居访问记 马德俊  309-313
21  丰富的辩证哲理 不朽的艺术形象——读《凤凰涅槃》 黄曼君  314-321
22  “革命文学”论争与福本和夫 王野  322-331
23  春兰秋菊不同时——对鲁迅《偶成》诗的理解 张晓生  332-334
24  日本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 史文  335-336
25  陈大悲在话剧萌芽时期的贡献 韩日新  337-346
26  一九八二年大连现代文学暑期讲习班 马韵玫  347-349
27  一点质疑 侯超英  350
28  编后记  351-35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2期
1  《呐喊》中的散文——《论鲁迅的小说创作》片断 林非  1-18+384
2  功利性与怡悦性的辩证统一——论鲁迅“不用之用”的美学思想 刘正强  19-32
3  自己走出来的路子——试谈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 董易  33-52
4  对于爱情和道德问题的思考——评柔石的《三姐妹》及其它 郑择魁  53-63
5  试论郑振铎的散文 沈斯亨  64-85
6  试论鲁迅作品中的浪漫主义 丁柏铨  86-110
7  略论《子夜》的结构艺术 骆飞  111-124
8  茅盾与自然主义 吕效平 武锁宁  125-147
9  “浓得化不开”——论徐志摩的散文创作 倪婷婷  148-162
10  试论孙犁小说的意境 乔以钢  163-177
11  民主的思想 真实的形象——谈《一生》、《祝福》、《为奴隶的母亲》和《生人妻》中的劳动妇女形象 陆莹  178-190
12  倔强的灵魂——谈丁玲小说中几个女性形象的塑造 宋晓萍  191-203
13  黑暗环境中的美好灵魂——试论艾芜《南行记》中劳动人民形象 马小林  204- 214
14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对中国早期话剧创作的影响 温大勇  215-228
15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 凌宇  229-246+384
16  狂潮退后的歌吟——略论浅草社的创作倾向 林基成  247-258
17  闻一多早期唯美主义述评 刘钦伟  259-276
18  论“湖畔”派的诗体探索 范亦毫  277-292
19  关于《故事新编》 唐弢  293-294
2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辛宇  295-306
21  关于认识与划分鸳鸯蝴蝶派的几个问题——鸳鸯蝴蝶派再探 刘扬体  307-335
22  从徐志摩与陈毅的关系说起 王锦泉  336-341
23  “左联”第四次全体大会史料考释 程中原  342-349
24  关于郁达夫脱离创造社及《广州事情》 潘世圣  350-356
25  论中国象征派 Л.Е.契尔卡斯基 理然  357-38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
1  编者的话  1-2
2  三点想法 王景山  2-5
3  克服“偏枯”现象 吴奔星  5-10
4  关于建立中国近代百年文学史研究格局的设想 陈学超  10-15
5  现代文学教学也要百花齐放 黄修己  15-18
6  改进教学漫谈 杨占升  18-22
7  “清汤寡水论” 蒙树宏  22-26
8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一点刍议 王锦泉  26-29
9  曹禺戏剧与契诃夫 朱栋霖  30-53
10  《子夜》与《金钱》比较论 张明亮  54-75
11  《原野》和表现主义 潘克明  76-92
12  评《<雷雨>人物谈》 孙庆升  93-103
13  在读者面前再塑作家的形象——读《论沙汀的现实主义创作》 吴福辉  104-109
14  读《闻一多朱自清论》 高国平  110-113
15  论孙犁作品的艺术风格 郭志刚  114-141
16  论茅盾前期的新小说观 朱德发  142-171
17  试论老舍的幽默 黄循洛  172-184
18  评闻一多的文艺观 杨景祥 李培澄  185-205
19  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读张爱玲小说集《传奇》 赵园  206-220
20  评朱湘的诗 谢昭新  221-236
21  漫谈郭沫若的夜歌 徐明旭  237-243
22  艾青与象征主义 陈曦 文楚  244-263
23  一九八二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张建勇 刘福春 辛宇  264-287
24  鲁迅与朱安 段国超  288-309
25  关于“新月派”的形成和发展 王强  310-325
26  戴望舒资料三题 杨玉峰  326-334
27  关于“问题小说”及其他 范伯群 陈巍  335-338
28  福本主义对李初梨的影响——创造社“革命文学”理论的发展 斋藤敏康 刘平  339-360
29  坎坷路上的战士——记作家骆宾基 马尚瑞  361-373
30  编后记  374-37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4期
1  应该如何认识“五四”文学革命 杨义  1-9
2  必须正确引用和解释权威性言论 林志浩  10-18
3  提高水平 改变方法 田仲济  19-21
4  管窥蠡测 华忱之  21-24
5  要填补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以沦陷时期的东北文学为例 张毓茂  25-30
6  如何解决文学史教学中的一个矛盾 丁尔纲  30-33
7  论郭沫若的美学思想 王世德  34-54
8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地位 吴功正  55-74+18
9  论《女神》中象征性形象的创造 黄曼君  75-90
10  谈郭沫若的小说创作 刘纳  91-110
11  试论《浮士德》对郭沫若诗剧的影响 苏宁  111-130
12  论鲁迅杂文的形象特征 王献永  131-150
13  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在京成立 杨均照  150
14  林纾对“五四”新文学的贡献 张俊才  151-165
15  试论蒋牧良解放前的小说创作 杜方智  166-178
16  丰子恺散文初探 殷琦  179-196
17  中国作协召开首届茅盾研究学术讨论会 嵩巍  197
18  精益求精 不断前进——阮章竞解放前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李昌陟  198-217
19  论赵树理小说的幽默风格 于佩学  218-228
20  首先是艺术的魅力——《啼笑因缘》何以能赢得读者的理解 姜振昌  229-236
2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沪举行 晓华  236
22  建国前闻一多研究述评 江锡铨  237-251+362+165
23  张恨水抗战小说初论 陈惠芬 袁进  252-264
24  《地之子》与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 王扬泽  265-280
25  《草莽英雄》写作前后——阳翰笙日记摘抄 潘光武  281-301
26  文学的批评——老舍《文学概论讲义》第十二讲  302-313
27  《文学概论讲义》代序 胡絜青  314-315
28  一个有意义的发现——老舍《文学概论讲义》辨析 张瑞麟  316-322+313
29  关于《<草莽英雄>写作前后》 潘光武  323-326
30  漫话夏衍的话剧初作《都会的一角》 王维燊  327-329
31  《狂人日记》第一节含义辨析 李允经  330-336
32  论小说《祝福》的现实主义深度和对它的不正确理解——兼就电影《祝福》向夏衍同志再请教 孟蒙  337-347
33  《月牙儿》中的景与情 李荔  348-352
34  童年&#8226;梦&#8226;诗——读冰心散文《梦》 陈遇春  353-360
35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问题第二次学术交流会简况 李葆琰  361+352
36  一九八三年总目录  364-37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1期
1  关于“五四”新文学的领导思想问题 严家炎  1-25
2  加强现代文学的综合研究 彭定安  26-30
3  开创新局面所需要的“新” 王富仁  30-36
4  扩大研究范围 提高研究质量 余仁凯  37-40
5  教学和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王观泉  40-43
6  提倡个人编写文学史 吴福辉  44-47
7  试论李健吾三十年代的悲剧创作 王卫国 祁忠  48-62
8  佛教思想对许地山早期创作的影响 宋益乔  63-75
9  跋涉者的第一步——《跋涉》与萧军创作风格的形成 周海波  76-87
10  论鲁迅小说的结构艺术 冯锡玮  88-106
11  论赵树理的成功 李文儒  107-119
12  论“五四”时期郑振铎的文学真实观 陈福康  120-134
13  革命责任心和艺术匠心的完美结合——评丁玲笔下的顾涌形象 杨桂欣  135- 146
14  植根在民间——论沈从文小说的特有风貌 笛论富  147-161
15  《呐喊》中的鲁迅形象及其他 邢富钧  282-292
16  抗战初期艾青诗基调中的一个问题 向远  162-172
17  文学上各种新派兴起的原因 茅盾  173-183
18  谈与《沁园春&#8226;雪》有关的几个问题——与盛文庭同志商榷 蒋蘅  293-303
19  《文学上各种新派兴起的原因》考评 王欣荣  184-193
20  茅盾研究的发展脉络简评 孙立川  194-214
21  茅盾大革命时期在武汉的活动 李广德  215-227
22  茅盾资料二则 艾扬  228-233
23  关于《郁达夫的流亡与失踪》 于昀  234-236
24  郁达夫的流亡与失踪——原住苏门答腊日本人的证言 铃木正夫作 钱青 平琪  237-251
25  胡也频的一首佚诗 刘福春  252-254
26  论《骆驼祥子》的结尾和其他 徐麟  255-269
27  新诗历史的演进——关于中国现代新诗三十年的历史分期,并就教于臧克家、艾青两前辈 李俊国  270-281
28  编后记  329-330
29  关于《雪》的论辩 陈安湖  304-317
30  郁达夫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后…… 杨有业  318-324
31  一个重要疏漏 康林  325-32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2期
1  大革命后小说关于知识者“个人与革命”关系的思考及“新人”形象的降生——兼谈现代文学中有关“恋爱和革命的冲突”的描写 赵园  1-22
2  “五四”小说理论与近代小说理论的关系 沙似鹏  23-46
3  透视整个社会现实的最佳角度——二论《呐喊》《彷徨》的思想意义 王富仁  47-74
4  拔一根毛髭以窥其全豹——论萧乾小说中的反宗教倾向 沙均  75-99
5  论陈白尘在“左联”时期的小说创作——《陈白尘创作历程论》片断 董健  100-119
6  《子夜》中赵伯韬的肖像描写 林芝  119
7  从《家》和《寒夜》看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张民权  120-131
8  东平的文学道路 徐乃翔  132-153
9  诗人的诗论 林芝  153
10  论朱湘的诗歌创作 蓝棣之  154-175
11  关于新诗格律的“绘画的美” 林芝  175
12  试论郭沫若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傅正乾  176-194
13  郁达夫散文创作漫论 张梦阳  195-212
14  《寒夜》的生活原型与故事模式 林芝  212
15  鲁迅传记五十年纵横谈——《鲁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之一章 陈金淦  213-232
16  写出真实——朱正《鲁迅传略》修订版读后 陈漱渝  233-239
17  形象&#8226;思想&#8226;“我心中的鲁迅”——读彭定安的《鲁迅评传》 宋学知  240-243
18  一本为青年写的鲁迅传——《民族魂》 徐允明  244-248
19  谈林非、刘再复的“鲁迅传”以及传记文学的写作 王缓  249-253
20  一部有特色的传记——读林志浩的《鲁迅传》 李彪  254-258
21  柔石《二月》中的两位女性 林芝  258
22  心灵的历程,历史的缩影——《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邵伯周  259-276
23  《华威先生》异议两则 康咏秋 徐昌启  277-287
24  曹禺剧本《家》的爱情哲学 林芝  287
25  《关于<雪>的论辩》的论辩 李允经  288-298
26  浅谈老舍《离婚》的喜剧特色 张中良  299-307+325
27  试论冯沅君的创作 陈一辉  308-325
28  名篇,而非杰作——读《湘行散记》《湘西》随想 陆文綪  326-336
29  从调色板到诗——《闻一多》第三章 留学(1922—1925年) 许芥昱 方仁念  337- 361
30  关于《家》的发表情况及其他——巴金著译杂记 岑光  362-368
31  关于凡宰特致巴金信 陈思和  369-373
32  《少年飘泊者》与《第四病室》 林芝  373
33  徐志摩在剑桥 顾炯  374-385
34  传记文学的科学性和文学性——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召开现代作家传记作者座谈会 犁耘  386-391
35  编后记  392-39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3期
1  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陈平原  1-26
2  《七月诗选》序 周良沛  27-43
3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初步考察 汪毅夫 姚春树  44-66
4  “拉普”与太阳社 李志  67-82
5  论许杰创作中的一次“转向” 余凤高  83-96
6  论青年郭沫若的艺术创造力 姚全兴  97-112
7  论丽尼散文的思想和艺术 吴周文  113-129
8  巴金与无政府主义 吴定宇  130-146
9  师陀创作的艺术个性 刘纳  147-164
10  创造条件,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钱理群  165-171
11  现代文学,“拥挤”的学科? 许子东  172-178
12  以王统照为例,谈现代作家研究的开拓 刘增人  179-184
13  一个后学者的管见 陈福康  185-187
14  一个探索者的足迹——沈从文初期创作浅探 尚喜平  188-205
15  它为历史提供了什么——试论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小说泛滥的原因 袁进  206- 220
16  论曹禺剧作中走与留的矛盾冲突 章俊弟  221-231
17  《家》中觉新形象塑造的艺术辩证法初探 朱志棠  232-243
18  关于前期鲁迅思想的性质——与陈涌同志商榷 姚光义  244-257
19  关于王统照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与王锦泉同志商榷 姚素英  258-264
20  论语派及《论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现代文学流派初探》之一章 施建伟  265-278
21  一九八三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孟繁林 王保生 辛宇  279-298
22  郁达夫佚文《将之日本别海棠》(有序)浅解 蒋寅  299-306
23  “剧协”成立时间考 邵煜  307-310
24  老舍被冒名、盗版图书辨析 向东  311-313
25  “难于直说”辨——《野草》艺术风格问题琐谈 刘慧贞  314-319
26  情思真挚、含蓄不尽的意境美——诗剧《湘累》赏析 黄曼君  320-325
27  “偏爱”,还是偏见?——评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有关许地山章节 徐明旭  326-332
28  编后记  333-33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4期
1  谈《春蚕》——兼谈茅盾的创作方法及其艺术特点 吴组缃  1-25
2  茅盾儿童小说初探 金燕玉  26-37
3  茅盾早期思想研究中若干问题商兑 丁柏铨  38-54
4  评苏、德、日、捷等译本序跋对《子夜》的评价 李岫  55-71
5  文艺批评的两种倾向 李郁  71
6  巴金短篇小说的抒情特色 杜秀华  72-83
7  论巴金小说的抒情艺术 袁振声  84-100
8  增田涉谈茅盾 李郁  100
9  “新女性”个性解放道路的终结——论陈白露的悲剧 马俊山  101-121
10  创造社与中国现代话剧 刘珏  122-141
11  对萧军及其《文化报》批判的再认识 铁峰  142-157
12  来信摘编  157+383
13  论鲁迅小说中的“狂人”家族 彭定安  158-179
14  郁达夫与卢梭 彭晓丰  180-201+179
15  外来影响与艺术独创 李郁  202
16  论叶圣陶文学风格的成因 曹惠民  203-220
17  论许地山的后期创作 宋益乔  221-240
18  试论《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 许卫  241-263
19  论《淘金记》的语言艺术 左人  264-271
20  语象美——绘画美——流动美——臧克家抒情诗的形象构成 吕家乡  272-283
21  热情的追求,执著的探索——论林庚关于新诗形式问题的理论思考 郭小聪  284 -295
22  论郁达夫的旧体诗 王冠军  296-304
23  胡适新诗的深入浅出和幽默情趣 李郁  304
24  论吴祖光早期的戏剧创作 宁殿弼  305-319
25  来自日本的影响?——与吕效平、武锁宁商榷 徐学  320-326
26  论文的浓度、价值与生命力 李郁  326
27  萧军谈《八月的乡村》 谷兴云  327-328
28  《八月的乡村》漫笔 谷兴云  329-337
29  新发现的丁玲一封佚信 姚明强  338-340
30  《骆驼祥子》的故事“核” 李郁  340
31  “海棠香国”出骄子——《郭沫若传》第一章 龚济民 方仁念  341-359
32  夏衍、曹禺、刘西渭 李郁  359
33  中国现代文学的实验和成就 柳无忌 叶雪芬  360-381
34  编后记  382-383
35  由衷的话 王瑶 王景山 马良春 田本相 乐黛云 吴子敏 严家炎 林非 林志浩 杨占升 唐弢 樊骏  384
3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一九八四年总目录  386-39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1期
1  在广泛的世界性联系中开辟民族文学发展的新道路 王富仁  1-25
2  由现代文学博士研究生试题想起的事 唐弢  26-35
3  从现代文学看当代文学的两点思考 洁泯  36-41
4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论的基本原则 李何林  41-45
5  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 钱谷融  45-49
6  关于开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局面的几点想法 樊骏  50-74+25
7  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建议 马良春  75-84
8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朱栋霖  84-92
9  苏州大学摄制鲁迅研究电视资料片 思言  91-92
10  说《离婚》 吴组缃  93-111
11  陈涌谈鲁迅研究 王缓  110-113
12  论沈从文的湘西小说 赵福生  114-123
13  关于左联研究的意见 丁景唐  124-128
14  纪念左联研究左联 陈瘦竹  128-130
15  开拓者的功绩不应抹煞 叶子铭  130-131
16  要重视左翼时期的理论成果 杨占升  132-134
17  尚待研究的课题 张大明  135-137
18  论左翼创作理论对三十年代文学的影响 胡有清  138-153
19  《延安文艺研究》创刊 究  153
20  二十世纪初叶四川社会的人间喜剧——论李劼人的三部曲 张颐武  154-171
21  试论巴金中长篇小说中的软弱者形象 李今  172-188
22  《文博士&#8226;序》非老舍作品 史承钧  189-192
23  早期的闻一多与唯美主义理论——《闻一多早期唯美主义述评》质疑 魏嵩年  193-203
24  也谈《故乡》的主题思想——对一个老题目的认识 周音  204-212
25  虎妞形象再议 王静波  213-217
26  茅盾同志书信六则  218-225
27  茅盾五十寿辰作家题词、贺信选  226-236
28  北京大学1984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研究生专业试题 王瑶  237
29  华东师大一九八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专业:中国现代文学 钱谷融  237-238
30  《读书三昧》及其他 姜德明  239-243
31  《抗战独幕剧选》及田汉的序 吴泰昌  244-246
32  读《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 刘纳  247-253
33  一本有特色的现代文学论文集——谈《求实集》 朱晓进  253-258
34  《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一书将问世 肖晓  258
35  在现代文学的摇篮里长大 聂鑫森  259-260
36  新的天地 赵本夫  260-262
37  走过这座桥…… 唐栋  262-263
38  我在美国所见 乐黛云  264-274
39  近年来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通讯》 陈圣生  275-285
40  赵树理作品在日本 林千野  285-292
41  鲁迅、周作人文学观发展道路比较研究(摘要) 钱理群  293-294
42  论丁玲早期创作的艺术倾向(摘要) 郭成  294-295
43  我所理解的“乡土文学”(摘要) 蹇先艾  296
44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再认识(摘要) 陈慧忠  297
4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三次年会在哈尔滨召开 辛  298-299
4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名单  299
47  《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已分卷出书 尚艺  300
48  江苏省召开第二届瞿秋白研究学术讨论会 徐瑞岳  301-303
49  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召开第二次理事会 朱德发  303-304
50  王瑤赴日讲学 冰  304-305
51  《小说鉴赏文库》现代卷即将出版 秦宪文  305
52  改版致读者  306-30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2期
1  研究个性的追求和思维成果的吸收 刘再复  1-10
2  欧美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点滴(一) 关于丁玲 陈圣生  10
3  应当重视现代话剧文学的研究 叶一木  11-14
4  《中国新文学社团流派丛书》即将陆续出版 华明  14
5  知识者“对人民的态度的历史”——由一个特殊方面看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小说 赵园  15-39
6  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试论心理分析小说派的创作倾向及其历史教训 施建伟  40-60
7  现代中国悲剧观的转变和“五四”时代风格——从中西悲剧观的比较研究中看“五四”时期的悲剧创作价值 袁国兴  61-78
8  论“五四”新文学浪漫主义的兴衰 罗成琰  79-106
9  论老舍小说中的社会理想 张玫珊  107-127
10  从经验到理论——茅盾作品自序和跋学习札记 丁尔纲  128-150
11  鲁迅个性气质论 张建生  151-163
12  欧美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点滴(二) 翻译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陈圣生  163
13  关于左联对“自由人”与“第三种人”论争中的几个问题 林志浩  164-183
14  左翼文学创作方法问题略议 黄曼君  184-194
15  要充分肯定“左联”的历史功绩 郑择魁  195-197
16  搜集资料,深入研究 陆耀东  198-199
17  加强对左翼各盟的综合研究 王观泉  200-202
18  灵的文学与佛教——舒合予(老舍)先生在汉藏教理院讲 老舍  203-208
19  老舍关于宗教的佚文 朝戈金  208-211
20  关于巴金早期的两首悼诗 岑光  212-216
21  鲁迅《无题二首》之二作日小考 夏明钊  217-222
22  欧美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点滴(三) 对中国现代有关外国文学翻译的研究 陈圣生  222
23  杭州大学1979、1983、1984年研究生考题  223-227
24  剖析一个生命——试评《艾青论》和《艾青传论》 蓝棣之  228-235
25  读李希凡关于鲁迅的两本书 必胜  236-240
26  新文学散劄(之一) 胡从经  241-246
27  蒋光慈谈新诗的一篇序文 吴泰昌  247-249
28  冯至的《十四行集》 朱金顺  250-252
29  《夏衍传》序 吴祖光  253-257
30  清水流香 曲波  258-267
31  在新文学的哺育下成长 冉淮舟  268-272
32  穆时英的两篇小说 唐弢  273-292
33  创造社前期小说与现代主义思潮(摘要)——中国现代小说流派论之三 严家炎  293-295
34  沈从文的寂寞(摘要)——浅谈他的散文 汪曾祺  295-297
35  论阿Q性格系统(摘要) 林兴宅  297-299
36  视野开阔 多层突破——全国茅盾研究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述评 崧巍  300-302+ 252
37  国外一本“鸳鸯蝴蝶派”的研究著作 蔡田明  303-304
38  欧美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点滴(四)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目录学 陈圣生  305-306
39  茅盾北京故居修葺一新 三月开放 刘屏  306-307
40  编后记  308-30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3期
1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馆典礼上的讲话 胡乔木  1
2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馆典礼上的讲话 巴金  2+2
3  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开馆典礼 今  3
4  现代文学史研究要破关而出 吴中杰  4-11
5  简讯  11+21+41+102+122+174
6  近、现、当代文学史的合理分工和一体化研究 张中  12-21
7  五四白话文学的历史渊源 夏晓虹  22-41
8  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 黄子平  42-62
9  鲁迅在中西文化结合中的实践和理论 张琢  63-76
10  林语堂与东西方文化 陈平原  77-102
11  郭沫若早期文学观与西方文学理论 伍晓明  103-122
12  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 M.D.维林吉诺娃 伍小平  123-139
13  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即将成立 黄金铎  139
14  论中国现代小说(摘要) 李欧梵 邓卓  140-156
15  中国新文学与“先锋派”文学理论 麦克杜戈尔 温儒敏  157-174
16  从民族古井里汲取新鲜泉水 凌宇  175-187
17  《子夜》的艺术构思和情节提炼 孙中田  188-202
18  曹禺剧作的人物配置初探 孙庆升  203-216
19  试论郭沫若早期史剧观 高国平  217-223
20  继往开来——评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许志英  224-230
21  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水准——评《现代文学讲演集》 刘勇 张强  231-235
22  一九八四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王保生 孟繁林  236-259
23  胡风著译系年目录(上) 赵全龙 吴晓明  260-270
24  北京师范大学1981、1982、1983、1984年现代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71-275
25  冯宪章和《东山学生》 吴泰昌  276-278
26  关于五十五年前丁玲同志的一篇佚序——记《也频诗选》的序 丁言昭  279-283
27  略谈施蛰存的小说 严家炎  284-286
28  周夫人 施蛰存  286-292
29  鸥 施蛰存  292-296
30  1985年1—3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297-307
31  鲁迅辑录古籍手稿及所藏古代刻石将做为纪念丛刊影印出版 茸  308
32  瞿秋白同志就义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和学术活动 勃  309-310
33  《茅盾研究在国外》一书出版 铁信  310
34  北京茅盾故居揭幕 邓小白  311
35  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在筹备中 凌通  311
36  薛绥之同志在济病逝 龚纪  312+216
37  编后记  313-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4期
1  现代文学研究与当代文学思潮 鲍昌  1-18+2
2  在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瑶  19-22
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纪要 于承哲  23-33
4  梳理新文学的真实发展线索——《中国新文学社团流派丛书》序 钱谷融  34-37
5  关于历史感 支克坚  38-43+37
6  “五四”新文学的理性色彩及其对现代文学发展的意义 刘纳  44-64
7  论历史讽喻小说 金宏达  65-81
8  郁达夫前期小说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 周炳成  82-102
9  小说的一种特殊结构方式——论郁达夫小说的情绪结构 辛宪锡  103-112
10  鲁迅和郭沫若前期审美趣味比较论 周惠忠  113-125
11  中岛碧应邀来京进行研究工作 冯炎  125
12  同中见异匠心独运——《药》和《夜》的比较分析 何益明  126-139
13  老诗人汪静之发起建立湖畔诗社纪念馆和重建湖畔诗社 邓小白  139
14  谈废名的小说创作 冯健男  140-151
15  秋吉胜广来北京大学研究《野草》 耿明宏  151
16  论《边城》的思想倾向 孙昌熙 刘西普  152-163
17  法国鲁阿夫人来华访问 昊  163
18  从《北望园的春天》谈起——关于骆宾基三、四十年代的创作 韩文敏  164-176
19  资料征集简讯七则 林  177
20  试论柔石早期的思想和创作 朱成蓉  178-192
21  被埋没了的明珠——试论朱湘的诗论 钱光培  193-204
22  现代作家研究史上的一次盛会——记四位川籍老作家创作学术讨论会 姜志洁  205-206+204
23  试谈新文学的校勘问题——《新文学资料引论》之一章 朱金顺  207-221
24  关露的自传体三部曲 张伟  222-223+221
25  叶紫悼念彭家煌的文章 陈福康  224-229
26  从我的前辈沈从文先生说起 蔡测海  230-232
27  我曾“偷吃禁果”…… 李发模  233-235
28  鲁迅研究史上的丰硕成果——三本鲁迅研究专著的学习札记 陈鸣树  236-249
29  一部有特色的书——《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漫评 刘泰隆  250-255
30  “龙”的生活与“龙”的艺术——读张爱玲的《桂花蒸 阿小悲秋》 丁尔纲  256-259
31  桂花蒸 阿小悲秋 张爱玲  260-275
32  罗淑年表 马小弥  276-282
33  胡风著译系年目录(下) 赵全龙 吴晓明  283-295
34  1985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 唐文一 于润琦 刘和中 唐达君  297-303
35  现代文学书讯三则 柯言  304
36  编后记  305-306
3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总目录  307-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1期
1  炽热,纯青,肃穆,高洁——学习雪峰同志对诗的探索和发现 绿原  1-6
2  雪峰运用比较方法进行的鲁迅研究 王培元  7-22
3  现代作家创作无意识趋向考索 林芝  23-38
4  以革命者的情怀追求美,探索美——丁玲审美理想初探 李亦冰  39-52
5  关于曹禺的早期创作 田本相  53-65
6  一曲“美”的挽歌——《伤逝》新论 夏明钊  66-77
7  论“语丝体”杂文的艺术特色 林焱  78-89
8  鲁迅论杂文与小品文 严秀  90-100
9  略论中国现代杂文运动 陈福康  101-114
10  老舍在伦敦的档案资料 舒悦  115-124
11  一对“孪生”小说 舒乙  125-137
12  老舍早期对文学特性的思考——从老舍的《文学概论讲义》谈起 李犁耘  138- 147
13  “我不是曹禺,我是老舍,且不——。” 马悦然 舒悦  148-150
14  创造性背离——叶圣陶小说风格的形成及对外来影响的同化 彭晓丰  151-164
15  冰心的创作风格及其变化——对冰心建国前艺术风格的几点看法 任伟光  165- 177
16  赵树理研究述评 董大中  178-190
17  郭沫若书简九封 郭沫若  191-198
18  以群保存的郭沫若书简 叶新跃  199-201
19  读《郭沫若全集》札记 龚济民  202-212
20  郁达夫佚文《Huala!Huala》的发现 陈子善  213-215
21  郁达夫支持鲁迅与梁实秋展开的一场论战——兼谈一九八一年版《鲁迅全集》的几个注释问题 陈梦熊  216-221
22  俞平伯资料三题 孙玉蓉  222-229
23  1985年7~9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 唐文一 于润琦 唐达军  230- 234
24  皖南事变前后——四十年代在国统区的生活概述之一(节选) 沙汀  235-254
25  评《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 吴小美  255-261
26  拾荒琐记——抗战时期杂文集数种 姜德明  262-270
27  《沙宁》书话(新文学散札之二) 胡从经  271-276
28  西方现代派诗与中国新诗(摘要) 袁可嘉  277-278
29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小说和妇女问题(摘要) 王友琴  278-279
30  他含泪注视着时代的黎明(摘要)——关于艾青创作个性的思考 王邵军  280- 281
31  遥寄张爱玲 柯灵  281-282
32  重大突破后的徘徊——现代文学研究学科革命的思考(摘要) 宋永毅  283-284
33  中国文学发展中的现代主义——兼论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融汇 陈思和  284- 285
34  史诗的品格——解放区文学的美学个性 黎舟 阙国虬  285-286
35  反帝反封建的警世之作——读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摘要) 王行之  286- 287
36  《沫若自传》与《忏悔录》的比较研究(摘要) 傅正乾  288-289
37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漫笔 严家炎  289-290
38  闻一多及新月派的诗歌艺术追求 孙玉石  291-292
39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黄子平 陈平原 钱理群  292-293
40  视角问题与“五四”小说的现代化 孟悦  293-294
41  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中心冲突(摘要) 康林  295-296
42  林徽因的诗(摘要) 邵燕祥  296-297
43  文学馆征集资料简讯 屏  297-299
44  郭沫若历史剧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 杨均照  299-300
45  大连丁玲创作研究座谈会简讯 陆文采  300-301
46  《中华现代文选》正在编写之中 吴碧莲  301-303
47  湖南省现代文学研究会召开第四届年会 毛代胜  303-304
48  兰州举办现代文学第二期暑假讲习班 李宛  304-306
49  中国现代文学讲习班在津举行 刘春生  306-307
50  香港出版《五四文学研究情报》 善文  307-308
51  现代文学广告录 李辉  309-310+38+65+89+124+150+177+201+229
52  来函照登 岑光  311
53  编后记  312-3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2期
1  关于开展话剧文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话剧文学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王瑶  1 -8
2  论戏剧文学的美学研究 朱栋霖  9-23
3  世界声誉和民族特色——谈曹禺剧作 陈瘦竹  24-33
4  《日出》的结构艺术 陈坚  34-46
5  论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审美价值 王文英  47-64
6  关于历史剧的语言问题——郭沫若史剧理论研究之六 傅正乾  65-79
7  关于抗战时期六个太平天国史剧的思考 王保生  80-95
8  形象的具体性与历史概括——田间诗歌艺术的一个问题 洪子诚  96-110
9  白采其人其作评介 刘洪元  111-123
10  论现代散文理论建设 方铭  124-136
11  “五四”“现代派”剧作与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影响 葛聪敏  137-152
12  试论夏衍戏剧的时空结构 赵康太  153-165
13  鲁迅深层意识管窥 吴俊  166-171
14  为中国话剧的黎明而呼喊——二、三十年代的话剧研究概述 孙庆升  172-193
15  1985:徘徊、开拓、突进 赵园  194-216
16  谈田汉研究问题 Л&#8226;А&#8226;尼科尔斯卡娅 董健  217-230
17  易卜生的娜拉与中国的妇女解放 伊莉莎白&#8226;艾德 刘植强  231-235
18  吴兴华——抗战时期的北京诗人 爱&#8226;冈恩 张泉  236-241
19  丁玲书信三封 丁玲  242-245
20  丁玲佚信原貌 杨玉峰  246
21  关于中国诗歌会的几件史实 蔡清富  247-251
22  吴伯箫的早期散文 豫东  252-253
23  1985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 唐达君 李亦飞  254-262
24  吴兴华诗与译诗选刊 吴兴华  263-271
25  吴兴华的诗与译诗 卞之琳  272-276
26  忆兴华 谢蔚英  277-280
27  拾荒琐记(续)——抗战时期杂文集数种 姜德明  281-287
28  周作人的是非功罪应该研究(摘要) 舒芜  288-289
29  瞿秋白的文艺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摘要) 秦家琪  289-290
30  夏衍的戏剧理论和戏剧观(摘要) 宁殿弼  290
31  李健吾文学批评初论(摘要) 刘锋杰  291
32  雪峰现实主义理论初探(摘要) 陈早春  292-293
33  论茅盾与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摘要) 王中忱  293
34  论陈白尘的戏剧观(摘要) 董健  294
35  抗战时期文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摘要) 徐迺翔  295
36  中国农民文化的兴盛与危机——对二十世纪文学一个侧面的思考(摘要) 张颐武  295-296
37  从“诗界革命”到白话新诗崛起(摘要) 朱德发  297
38  胡风的文艺批评(摘要) 朱寨  298-299
39  论张天翼小说(摘要) 赵园  299-300
40  有来有往——略评新编《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摘要) 卞之琳  300-301
41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忏悔意识——关于人对自身认识的一个侧面(摘要) 陈思和  301-303
42  著名作家丁玲逝世之后 冰  304-305
43  冯雪峰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305-307
44  第三次老舍学术讨论会 王行之  307-310
45  编后记  311-31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3期
1  自由意识的发展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 汪晖  1-28
2  鲁迅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民族化的开放性理论 郭成  29-44
3  个人感受和时代情绪的交响——鲁迅散文研究札记 卢今  45-56
4  试论茅盾的创作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现实主义 费勇  57-75
5  在与世界文学潮流的联结中把握传统——茅盾的民族文学借鉴体系 吴福辉  76- 97
6  茅盾前、后期小说中时代青年形象之比较 超冰  98-111
7  试论新诗的色彩美 江锡铨  112-134
8  十四行体在中国 许霆 鲁德俊  135-154
9  论彭家煌的小说 严家炎  155-168
10  试论丁玲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 贺坚  169-179
11  读《儿女》——谈朱自清、丰子恺同题散文 殷琦  180-188
12  略论五四小说中的“母爱” 阎晶明  189-197
13  鲁迅的文学和哲学的起源——瓦茨和裴多菲的《希望》 藤井省三 彭小苓  198- 209
14  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伊藤虎丸 潘世圣  210-216
15  近年沈从文研究述评 蔡田明  217-232
16  无花的硕果——读《鲁迅和他的同时代人》 陈山  233-236
17  读《论叶圣陶的文学创作》一书 奎曾  237-242
18  胡风短文二篇  243-244+242
19  蒲风生前未及刊出的一篇跋文——介绍他的《读<特洛国的妇女>》 陈梦熊  245-248
20  新发现的徐志摩佚文《南国的精神》 朱勇强  249-250
21  有关“武汉文化界抗敌协会”的史料 邵煜  251-262
22  1986年1—3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 唐达军 李亦飞  263-272
23  现代中国小说 老舍 区鉷  273-281
24  从《现代中国小说》看老舍文艺观的发展 王家声 区鉷  282-290
25  关于三十年代的散文(摘要) 吴组缃  291-292
26  人物自身的表现性与人物描写手段的表现性——谈《呐喊》、《彷徨》中劳动群众和下层封建知识分子悲剧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塑造 王富仁  292-293
27  中国现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主义主张——冯雪峰文艺理论研究 支克坚  293-294
28  “诗画分界”析——《关于莱辛《拉奥孔》和钱钟书《旧文四篇》的比较研究(摘要) 何开四  295-296
29  路翎小说的主观色彩 文天行  296
30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态和体系新探(摘要) 王许林  297-298
31  论曹禺剧作和奥尼尔的戏剧艺术 刘珏  298-299
32  郁达夫与屠格涅夫(摘要) 沈绍镛  299-300
33  夏衍文艺思想浅探(摘要) 陆荣椿  301-302
34  陈独秀和他的《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摘要) 董克剑  302-303
35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高觉新型” 赵园  303-304
3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代表团赴日考察 广  305-306
37  征集简讯六则 屏  306-307
38  回顾与展望——介绍香港出版的《五四文学研究情报》 白云开 梁敏儿  308-310
3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四届第二次理事会情况简报  311-312
40  编后记  313-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4期
1  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笔记 茅盾  1-7
2  一座不屈的山——论雪峰《真实之歌》的人格构成 孙玉石  8-32
3  闻一多和鲁迅 王景山  33-40
4  郁达夫小说创作的非理性倾向及其当代意义 王晓华  41-57
5  试论邵洵美的诗与诗论 季广德  58-73
6  挣扎,希冀“复活”——徐志摩晚年思想的变化 陆耀东  74-86
7  五四新文学与日本近代文学——两个文学发展过程的比较研究 王德禄  87-106
8  中国现代散文流派及其演变 汪文顶  107-123
9  臧克家与三十年代的诗歌流派 蔡清富  124-137
10  一部以背景为主角的小说——兼谈《呼兰河传》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 杜秀华  138-148
11  五四小说理论和科学精神 陈卫平  149-165
12  论《补天》隐性心理描写的审美价值 谢昭新  166-176
13  浓却化得开——徐志摩散文风格小识 张强  177-186+176
14  卞之琳——中国现代诗研究 汉乐逸 陈圣生  187-204
15  论《春蚕》及茅盾有关小说的主题把握——与吴组缃同志商榷 邱文治  205-219
16  “资产阶级政治软骨病思想幼稚病患者”——“假洋鬼子”形象辨析 苏冰  220- 228
17  阿 Q 与中国现代典型理论探索述评 陈学超  229-251
18  象征派诗:在今天和昨天——评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 许振敏  252 -255
19  借鉴、创新、开拓——评《赵树理研究》 庞旸 武宁  256-260
20  王统照《春花》创作素材小考——关于山东革命组织“励新学会”的侧影描写 杨洪承  261-268
21  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放在首位——我是怎样改革“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 刘元树  269-275
22  简论二十年代女作家群 王晓玉  276
23  论庐隐作品忧郁情愫和感伤色调 钱虹  277
24  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我国文学的变革 刘纳  278
25  流亡者的歌哭——论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 逄增玉  279-280
26  论郭沫若与西方现代派戏剧 刘珏  280
27  胡风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地位 邹华  281-282
28  骆宾基在四十年代小说坛 赵园  282-283
29  中国新感觉派的沉浮和日本文学 吴福辉  283-284
30  中国新文学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及其演变 陈思和  284-285
31  胡适文学理论探源 周质平  285-287
32  读夏衍《懒寻旧梦录》 李何林  287-288
33  1986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 唐达君 李亦飞  289-297
34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召开纪念闻一多殉难四十周年座谈会 流火  298-299
35  丁玲创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在湘举行 X&#8226;Y  299-300
36  全国现代文学讲习班今夏在京举办 言炎  301-302
37  来函照登 严秀  302
38  台湾现代文学教材介绍 李家平  303
39  编后记  304-305
4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总目录  306-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1期
1  周作人后期散文的审美世界 舒芜  1-32
2  关于鲁迅研究的一些思考 钱理群  33-49
3  《金锁记》与《红楼梦》 吕启祥  50-67
4  论文学研究会短篇小说 李葆琰  68-85
5  “五四”诗坛上的蕙兰——论汪静之的早期爱情诗 贺圣谟  86-99
6  念闻一多先生 王瑶  100-127
7  一位非常富有个性、风格化的作家——纪念张天翼诞辰80周年 鲍昌  128-132
8  高度评价立下文学丰碑的现代优秀作家张天翼 刘再复  133-137
9  新书林  137+185
10  郭沫若前期“寄托小说”新探 黄曼君  138-151
11  郭沫若、郁达夫文艺思想比较论 黄侯兴 蔡震  152-169
12  认真求实,共同探索——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史分期问题讨论会纪实 李葆炎 王保生  170-185
13  十九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断代问题讨论综述 亦萧  186-203
14  宇宙的永恒“憧憬”——作为悲剧的《雷雨》及其命运观之探索 新雨  204-219
15  关于创造社攻击鲁迅问题的一种流行观点质疑 朱时雨  220-230
16  读《张天翼小说论稿》 刘纳  231-235
17  深刻&#8226;独到&#8226;新颖——简评汪应果的《巴金论》 丁柏铨 周晓扬  236-241
18  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读朱金顺《新文学资料引论》 蓝棣之  242-245
19  《苦闷的象征》的两种译本 朱金顺  246-248
20  丰子恺皈依佛教及“缘缘堂”命名的时间考证 殷琦  249-251
21  抗日时期的孙陵 丘立才  252-260+251
22  郁达夫与孙荃 王冠军  261-270
23  1986年7~9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 唐达军 李亦飞  271-280
24  伟人和圣人——鲁迅和孔子(摘要) 唐弢  281-282
25  鲁迅讽刺艺术的“激情”原则(摘要) 朱二  282-284
26  鲁迅早期译介外国文学与“立人”思想的启蒙(摘要) 许怀中  284-286
27  东北抗日文学的先声(摘要)——评李辉英先生的长篇小说《万宝山》 王吉有  286-287
28  出色的创作心理论——《雷雨&#8226;序》 胡叔和  288
29  关于开展“国统区右翼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的思考(摘要) 秦家琪  288-290
30  从《前锋月刊》看前期“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摘要) 朱晓进  290-292
31  从《黄钟》看后期“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摘要) 袁玉琴  292-294
32  浅谈鲁迅的创作活动与信息反馈(摘要) 李继凯  294-295
33  论鲁迅小说的艺术创新(摘要) 殷国明  295-297
34  在新旧冲突中崛起(摘要)——论《金粉世家》 袁进  297-298
35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问题(摘要) 王瑶  298-299
36  诗人穆旦早年在天津的新诗创作(摘要) 殷之 夏家善  299
37  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摘要) 汪晖  300-302
38  《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史》讨论会纪略 胡星亮  303-306
39  北京举行首次张天翼学术讨论会 言炎  306-308
40  “郭沫若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讨论会简况 杨均照  308-311
41  清华、北大联合举办全国第三届闻一多研究学术讨论会 魏秀元  311-312
42  编后记  313-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2期
1  自我&#8226;艺术&#8226;自然——西方浪漫主义与五四文学 伍晓明  1-28
2  新书林  28+44+313+270
3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现实战斗精神——现实战斗精神与现实主义的分界 陈思和  29-44
4  寻找与确立——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概观 艾晓明  45-72
5  三十年代“京派”文学批评观 李俊国  73-86
6  论李健吾文学批评的审美个性 丁亚平  87-100
7  重建中国现代解诗学——中国新诗批评史札记之一 孙玉石  101-117
8  新诗诞生后的艺术反叛——论二十年代新诗人对初期白话诗的批评 张嘉彦  118 -128+72
9  艾青、朱光潜《诗论》比较论 蓝华增  129-149
10  九叶诗派诗歌理论漫评 郭小聪  150-156
11  论巴金民主革命时期小说的风格特色 张立慧  157-178
12  论何其芳早期散文的艺术贡献——《画梦录》、《刻意集》试析 陈尚哲  179-196
13  《猫城记》——老舍创作和世界观发展的重要标志 А&#8226;安基波夫斯基 宋永毅  197-212
14  鲁迅与语言文化 朱晓进 江锡铨  213-228+212
15  一本填补学术领域空白的开创性著作——喜读《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 李何林  229-231
16  高利克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简介 陈圣生  232-239
17  “乡土文学”研究的新收获——读杜惠荣、王鸿儒《蹇先艾评传》 乐黛云  240-243
18  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 梁实秋  244-262
19  关于成仿吾的文艺理论著作 倪墨炎  263-270
20  寻诗散录(之一) 刘福春  271-274
21  1986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 李亦飞  275-286
22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 王瑶  287-288
23  谈谈茅盾对民间形式看法的矛盾 杨中  289-290
24  思想、生活、艺术的矛盾和协调——谈抗战初期从国统区到延安的作家的创作演变 黄万华  290-291
25  论公木早年的诗歌创作 田光  292-293
26  论鲁迅后期文化批判的特点 金宏达  293-294
27  论鲁迅反程朱派理学思想——为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而作 任访秋  294- 295
28  论巴人的文艺思想 吴中杰  295-296
29  现代散文放谈——借此评议梁实秋与“抗战无关论” 柯灵  296-297
30  在痛苦中觉醒的民族灵魂——鲁迅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杨义  297-298
31  论鲁迅写变态心理的审美——情绪机制 张建生  299
32  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 樊骏  300-301
33  鲁迅小说的“弧向结构” 盛子潮  302
34  域外学术行踪——访七位外国汉学家 肖晓  303-306
35  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厦召开 任伟光  307
36  辽宁师大学生鲁迅研究学会成立 于江  307-308
37  山西省作协举办赵树理八十周年诞辰纪念活动 董大中 谢泳  308-310
38  呼唤茅盾研究的新突破——全国茅盾研究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述评 钱诚一  310- 312
39  编后记  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3期
1  继续加强对抗战文艺运动的研究 荒煤  1-5
2  关于抗战文学的思考 田仲济  6-11
3  《鲁迅研究动态》开发行 王世家  11
4  抗战时期暨建国前喜剧创作论略 赵建勋  12-27
5  东南地区的抗战文艺 汪毅夫  28-37
6  苏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文学概况 严锋  38-59
7  一个具有完整形态的文学运动——中国工农兵文学运动史提纲 刘增杰  60-73
8  略谈鸦片战争以来文学史分期的几个问题 马良春  74-87
9  现代文学与文学现代化 许志英  88-106
10  关于编写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的通信 范伯群  107-113
11  主体&#8226;变动&#8226;多样&#8226;世界眼光——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编写的思考 杨洪承  114-129
12  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交战——论老舍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批判 吴小美 魏韶华  130-147
13  “五四”个性解放文学的历史特征 倪婷婷  148-167
14  新书林  167+183
15  论弗洛伊德的变态心理学说对前期创造社的影响 季进  168-183
16  农民文化的时代选择——赵树理创作价值新论 席扬  184-199
17  《红楼梦》对中国现代文学之影响 王润华 刘宝珍  200-209
18  一九八六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刘纳  210-234
19  再谈闻一多早期唯美主义 刘钦伟  235-243
20  郭沫若史剧研究的丰硕成果——评《郭沫若史剧论》 箭鸣  244-250
21  人的重新发现——读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一书 艾晓明  251-257
22  一部具有历史感的诗人论——评陆耀东的《二十年代中国各派诗人论》 田本相  258-260+267
23  巴金研究的新收获——评陈思和、李辉的《巴金论稿》 陈鸣树  261-267
24  《论曹禺的戏剧创作》读后 刘珏  268-273
25  蔡希陶小说琐谈 杨占升  274-275
26  四十头牛的惨剧 蔡希陶  276-283
27  1987年1~3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 李亦飞  284-290
28  《新青年》再评价 王京生  291-292
29  冯至散文六十年论 周棉  292-294
30  新的艺术思维结构与中国新文学 冯晓  294-295
31  观念更新话分期 陈学超  295-296
32  鲁迅前期小说对于人民间关系异化的深刻揭示 伊凡  297
33  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浅论 石杰  298-299
34  田汉早期文艺思想初探 谭桂林  299-301
35  一个真诚跋涉者的探求和思索——学习李广田文艺思想札记 李少群  301-302
36  鲁迅思想的特征——兼论其与中国宇宙论的关系 林毓生  303-304
37  敌伪时期周作人思想、创作研讨会始末 锡佩  305-311
38  巴人学术讨论会在宁波举办  312
39  编后记  313-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4期
1  民族新文学性格的重塑和再造——浅议四十年代文学现代化、民族化的历史进程 黄曼君  1-9
2  四十年代文艺研究散论 黄修己  10-16
3  抗战时期文学研究谈片 王培元  17-25
4  林语堂论 汪随  25
5  论鲁迅的文化选择 陈学超  26-41+304-305
6  周作人的文艺观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 罗钢  42-63+305
7  巴金小说中的欧化句式 王金柱  64-72
8  在文化的“七巧板”上——对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关系的一点思考 笛论富  73- 86+305
9  阿Q的“阔”及其文化心理结构 李铁秀  87-96+305
10  《雨巷》:本文结构论析 康林  97-109+305
11  《在医院中》:革命知识分子走向成熟的艰苦历程 张永泉  110-122+305
12  两个《家》的艺术格调 李计谋  123-130
13  丁玲书简 傅明  130
14  “死火”意象简论 税海模  131-138
15  《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我国早期报告文学的杰出范本 徐冲  139-146
16  从《撷星草》到《复活的土地》——关于曹辛之写于四十年代的诗 闻敏  147-162
17  评《现代》杂志的历史功绩 李丽  163-174
18  港台&#8226;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 眉  174
19  梦和青春,生活的倒影——论冯至早期诗歌的艺术个性 陈雷  175-189
20  卞之琳初期诗歌的“拧劲儿”和“淘气” 杨葵  190-202
21  思考:嵌在“每个微小的词里”——略谈李劼人三部曲的语言艺术 刘勇  203-208
22  《中国现代杂文史》前言 林非  209-219
23  《中国现代杂文史》读后 曾彦修  220-227
24  叶圣陶年谱 杜素  227
25  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京派小说选》前言 吴福辉  228-246
26  同代人的观察与理解——读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 钱理群  247-251
27  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欣赏丛书》 萧舞  252-255+264
28  写出我国现代作家的神魂——谈《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 李犁耘  256-264
29  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教学必读》 李正西  265-266
30  老舍&#8226;茅盾&#8226;王昆仑 王金陵  267-270
31  “未名”故里话“四杰” 马德俊  271-273
32  1987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 李亦飞  274-283
33  “萧红式”与北大荒文学风格 姜志军  284-285
34  新诗诗美的历史流程 邓牛顿  285-286
35  重评陈铨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 文天行  286-288
36  胡适、陈独秀、鲁迅——五四回想之三 李泽厚  288-289
37  徐訏文学观初探——为纪念徐訏逝世六周年而作 潘亚暾 汪义生  289-290
38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特点 王瑶 钱理群  291-292
39  郁达夫小说中的“我” 赵晋华  292-293
40  绿原论 陈丙莹  293-294
41  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与汉文学的关系 何报琉  295-296
42  本世纪初西方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王国维鲁迅比较论 陈思和  296-297
43  丁玲文艺思想述评 罗守让  297-298
44  鲁迅形象的主观色彩 王得后  298-299
45  对王统照和李广田研究的新进展——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第三次年会 葛长伟  300-303
4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总目录  307-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1期
1  望夜空——从一个角度比较辛亥革命时期与五四时期的我国文学 刘纳  1-29
2  创造社与新文学中的个性主义 朱寿桐  30-47
3  属于她们的“真、善、美”世界——论五四女作家群“爱的哲学”及其艺术表现 钱虹  48-67
4  三十年代现实主义思潮所受外来影响及其流变 温儒敏  68-95
5  论沈从文与艾芜的边地作品 吴进  96-117
6  《过客》与《Also Sprach Zarathustra》 闵抗生  118-136
7  试论《雷雨》的基督教色彩 宋剑华  137-154
8  五四时期小说与西方现实主义 陈航  155-169
9  一个引人深思的矛盾——论茅盾的小说创作 王晓明  170-197+136
10  萧乾:在忧郁的人生中寻找美的河流 杨义  198-211
11  历史的毁誉之间——简论周作人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 钱理群  212-223
12  陆志韦《渡河》与新诗形式运动 丁瑞根  224-235
13  戴望舒与纪弦 冯异  236-244
14  论熊佛西喜剧的寓言性特征 张健  245-259+223
15  刘纳文学研究的方法论特色——读《论“五四”新文学》 葛聪敏  260-267
16  谈朱光潜先生的几篇书评 冯健男  268-273
17  真实的人生轨迹——读《周作人年谱》 宋宝珍  274-278
18  关于洛阳文协分会组织问题——老舍致梅隐的一封信 老舍  279-280
19  介绍老舍的一封信 王列耀  281-282
20  鱼目混珠 难逃法眼——记赵景深先生对伪称鲁迅题跋文字所作的考辨 陈梦熊  283-285
21  《背影》的写作年代及其他 朱金顺  286-287
22  关于《日出》初版本出版时间的质疑 潘克明  288
23  田汉的“转向”与左翼戏剧运动的发展 刘平  289
24  谢冰莹研究札记 刘嘉谷  289-290
25  关于中国现代反帝爱国文学的思考——从中西文化冲突出发 王培元  290-291
26  论中国现代小说形成发展中的三个环扣——“五四”文学思潮流变研究之一 汤哲声  291-292
27  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从“新小说”到“现代小说” 陈平原  292-293
28  三十年代历史小说的创作倾向 李程骅  293-294
29  对“与抗战无关”论争的再认识 张波  294-295
30  “七月诗派”和阿垅的诗歌艺术 岳洪治  295
31  文学潮流的历史大汇合与新开拓——四十年代国统区与解放区小说的同与异 超冰  295-296
32  老舍与张天翼:为中国召唤塔利亚 张中良  296-297
33  何其芳与“九叶”诗人陈敬容的创作轨迹——兼说库恩范式理论的借鉴作用 翟大炳  297-298
34  茅盾、巴金、老舍的文化类型比较 杨义  298-299
35  《中国新诗思潮史》等七个现代文学项目列入国家“七五”期间社会科学规划 柯言  300-302
36  曹靖华学术座谈会综述 冷柯  302-305
37  文化的碰撞与反思——“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外文化”学术讨论会概述 陈少兰  306-307+299
38  《现代作家研究述评》 海宾  308
39  介绍《港台&#8226;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一书 段百玲  308-312
40  编后记  313-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2期
1  重评仇虎的复仇悲剧 吴建波  1-22
2  赵惠明新论 王晓琴  23-38
3  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相撞击的火光——论巴金《家》的文化价值 吴定宇  39-54
4  论戴望舒诗歌的古代艺术渊源 张亚权  55-69
5  俞平伯、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准河》中的叙述者 李今  70-74
6  试论郭风的散文诗 任伟光  75-90
7  重新认识抗战时期对“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唐鸿棣  91-109
8  抗战时期梁实秋的“与抗战无关”论再认识 孙续恩  110-121
9  中国作家对新马抗战文学的贡献 王润华  122-133
10  传统 改良 蜕变——论“五四”文学观念的更新 李德尧  134-151
11  乡土文学和现代意识 黄万华  152-166
12  惶惑的思考——谈《茶馆》所体现的戏剧观 苏叔阳  167-178
13  老舍散文艺术欣赏 谢昭新  179-192
14  读《知堂杂诗抄》 陈思和  193-196
15  读《徐志摩评传》 谷恺  197-204
16  寻求理解,需要重新审视历史——《现代作家研究述评》简评 宋益乔  205-211
17  评周锦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乡土语汇大辞典》 丘立才  212-216
18  共同谋求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整体突破——《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作者与读者对话会纪实 赵京华  217-225
19  见解新颖的书——《中国新文学历史比较分析丛书》序 陆耀东  226-231
20  寻诗散录(之二) 刘福春  232-236
21  赵树理笔名考释札记 董大中  237-250
22  周作人散文理论与东西方小品文 D&#8226;E&#8226;波拉德 赵京华  251-264
23  冯乃超的《红纱灯》和法国象征主义 高利克 张文定  265-285
24  《梅雨之夕》:初恋之情的颂歌——兼谈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表情技巧 杜秀华  286
25  胡适的中西文化观简评 杜蒸民 房列曙  287-288
26  一个“抉心自食”的人——鲁迅的内心世界 吴俊  288-289
27  莎菲……美琳…贞贞…陆萍…黑妮——丁玲创作个性研究中的一个视角 林唯民  290
28  黑妮的意蕴——丁玲逝世周年祭 李君坦  291-292
29  老舍幽默技巧观片谈 聂宏刚  292-293
30  新的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方式——论中国现代化抒情小说的艺术特征 解志熙  294-295
31  试论“东北流亡文学”的独立体系和结构形态 沈已威  295-296
32  弗洛伊德在中国现代文坛 吴立昌  296-297
33  在历史选择中艰难行进的现代中国文学思潮 尹鸿 罗成琰  297-298
34  简论闻一多的文艺批评观 王淼龙 朱伯英  298-299
35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戏剧思想 司群华  299-300
36  意识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传播和影响 史健生  301-302
37  评《重评陈铨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兼论《野玫瑰》是宣扬法西斯主义美化汉奸的特务文学 秦川  303
3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暨抗战时期文学学术讨论会纪要 孟繁林  304- 311
39  首届全国沈从文研究学术座谈会在湖南吉首大学召开 叶德政  311-312
40  编后记  313-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3期
1  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曹七巧探 宋家宏  7+2-11
2  茅盾小说艺术风格的几个问题 邱文治  12-30
3  编后记  314
4  王统照早期小说的美学意蕴 杨曾宪  31-38
5  中国现代女性觉醒的序曲——试论丁玲的长篇小说《母亲》 张辽民  39-53
6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和路翎的小说创作 郝亦民  54-72
7  映照“千奇百怪世相”的多棱镜——论李劼人长篇三部曲的结构特色 刘勇  73-86
8  陈梦家论 陈山  87-100
9  《闯关》的写作时间 马光裕  100
10  论林徽因的诗 黄心村  101-122
11  清末民初小说理论概说 陈平原  123-137
12  后期创造社与日本福本主义 艾晓明  138-161
13  略论三十年代江苏新文学的主流 秦家琪  162-177
14  《辽宁师大学生鲁研会出版论文集》 刘惠汉  177
15  戊戍到“五四”时期文章体裁的变革 汤哲声  178-192
16  历史整体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省思 叶维廉  193-214
17  《淘金记》的写作时间 马光裕  214
18  《人物小记》、《意外》的写作时间  214
19  荣辱毁誉之间——全国解放前周作人研究述评 赵京华  215-228
20  《孙犁的小说艺术》 炳  228
21  抗战前后的中国象征派诗——法国象征诗对中国象征诗影响研究之一 陆文綪  229-247
22  《刘半农研究》 艾茸  247
23  茅盾与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费勇  248-265
24  “新世纪的曙光”辩——关于鲁迅思想发展问题的一点思考 梁积荣 李仁和  266 -274
25  从狂人到魏连殳——论鲁迅小说先觉者死亡主题 张鸿声  275-282
26  《孙犁创作散论》刍议 晓雪  283-290
27  曹禺研究的一项新成果——读《曹禺论》 韩日新  291-294
28  试论三十年代的历史小说 李程骅  295-296
29  梁实秋的散文世界 杜元明  297-298
30  田汉研究商兑 谭桂林  298-299
31  我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方法论的流变 方克强  300-301
32  三十年代“京派”文学思想辨析 李俊国  301-303
33  试论骆宾基四十年代小说中的三重审美意识 常勤毅  303-304
34  关于现代文学史上个性解放主题向阶级解放主题转变和解放区文学的评价问题 蒋守谦  304-305
35  老舍之死和中国文人的古典生命观 宋永毅  305-307
36  略论张恨水前期创作的思想倾向——兼及其是否属于鸳鸯蝴蝶派问题 陈国城  307-308
37  “五四”时期及二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 罗纲  308-310
38  评杨振声的《玉君》及鲁迅对它的批评 张华  310-311
39  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的历史比较 毛迅  311-313
40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论》 艾茸  3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4期
1  老舍与东西方文化 吴小美 魏韶华  1-23
2  郁达夫小说与传统文化 曾华鹏 范伯群  24-39
3  论郭沫若前期强调精神主体的文化观和泛神论思想 黄曼君  40-60
4  闻一多的诗与其文化心态 陆耀东  61-76
5  郭沫若、闻一多、艾青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及其文化内涵 王培元  77-98
6  “人性”→“阶级性”——论鲁迅思想演变轨迹兼及其对梁实秋的批评 林非  99-119
7  人本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论——胡风文学思想评析 魏绍馨  120-141
8  周作人与五四文学语言的变革 钱理群  142-156
9  新书林 小兀  156
10  广现实主义:对现实特质的一种思考——评李南桌的“广现实主义”理论 皮友来  157-169
11  郁达夫早期小说中的自卑心态 李今  170-182
12  李金发片论——一个中西比较的视角 李怡  183-194
13  1987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王保生 沈斯亨  195-219
14  老舍研究的历史回顾(1928-1976) 史承钧 宋永毅  220-244
15  民间文学的发现 洪张泰 董晓萍  245-265
16  徐志摩的诗史地位与评价问题——从《徐志摩诗全编》出版谈起 蓝棣之  266- 275
17  冯雪峰集外遗文三篇 冯雪峰 孟辛 维山  276-283
18  论二十年代“乡土文学”的悲剧风格 杨剑龙  284-285
19  关于抗战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朱德发  285-286
20  巴金与圣经 董必严  286-287
21  新文学最早的女性拓荒者——陈衡哲 游友基  287
22  认识面临着第二次超越——关于我国40-70年代文学思潮演变及文学思想论争特点的再思考 陈美兰  288-289
23  试论“五四”时期的文化反省 滕复  289-290
24  试论老舍早期的文化意识——兼析老舍早期三部长篇小说 沈渝丽  290-291
25  心路历程的契合——关于胡风与卢长契文艺思想的探讨 侯敏  292
26  论七月派小说的群体风格 高远东  293-294
27  主体意识的自我肯定和主体能力的自我实现——论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 徐文玉  294-295
28  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略论 黄政安  296-297
29  怎样看待三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革命文艺理论? 洛杭  297-298
30  关于周作人散文艺术的断想——读书札记 钱理群  298-300
31  “五四”文化革命与人的现代化 刘再复 林岗  300-301
32  为明年“五四”七十周年纪念在京召开撰稿人座谈会 孟繁林  302-304
33  福建师大“中国现代散文系列研究”的进展与收获 闻丁  304-306
34  别开生面的“全国鲁迅研究教学研讨会” 易人  306-311
35  简讯五则  311-314
36  编后记  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1期
1  《荒原》冲击波下现代诗人们的探索 孙玉石  1-19
2  话说“京味” 赵园  20-40
3  关于五四个性主义文学及其走向问题的思考 邓国伟  41-54
4  文化中介:日本近代文化之于前期创造社——五四西方文化“传播”研究 魏建  55 -69
5  在逆反中构建的理论形态——论“学衡”、“甲寅”等复古派的文学理论主张 许祖华  70-80
6  关于《子夜》的几个问题 汪晖  81-99
7  诱惑与困境——重读《子夜》 徐循华  100-110
8  钱钟书小说讽刺语言三题 杨继兴  111-120
9  鲁迅郁达夫文学语言之比较 葛邦祥  121-136
10  论“莽原”、“未名”社小说家的历史贡献 胡奠邦  137-146
11  关于曹禺作品女性形象的断想 超冰  147-155
12  《围城》的三层意蕴 温儒敏  156-163
13  在现实生活与虚构世界之间——略谈中国现代小说的介入意识 阎真  164-179
14  试谈沈从文的自卑情结 孔庆东  180-190
15  荒凉中的人生诱惑——析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 谢凌岚  191-201
16  学科召唤新一代的崛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1988)综述 谢伟民  202-209
17  大学生、研究生谈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座谈纪要 张新颖  210-224
18  前言 孙玉石  225-226
19  荒街上的沉思者——析穆旦的《裂纹》 吴晓东  227-233
20  自然——人类——自我——简析戴望舒的《眼》 刘洪涛  234-240
21  对历史研究当代性的追求——读程中原著《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 王保生  241 -243
22  一代人的历史眼光——介绍陈思和著《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张安庆  244-250
23  宏观的审视 深入的剖析——评王晓明著《沙汀艾芜的小说世界》 袁进  251-256
24  小说蜕变期的形式研究——读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季红真  257-262
25  从门径到方法的启示——评林志浩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 武宝瑞  263-268
26  第四届全国茅盾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 冰  268
27  一部富有探索精神的书——读施建伟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论》 邱文治  269- 273
2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著目录 群编  274-284
29  论文摘编 “重写文学史” 陈思和 王晓明 王雪瑛  285-287
30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84)论略”及其讨论 李劼  287-289
31  关于文学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从一个角度谈现当代文学研究 刘纳  290- 291
32  在作家与作品之间 王晓明 黄子平  291-293
33  两种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鲁迅小说和茅盾小说的比较之一 王富仁  293- 295
34  关于周作人文化态度的讨论 李书磊 赵京华 舒芜  295-297
35  “都市里的陌生人”——析施蛰存的小说视角兼谈现代都市文学的一种审美特征 李俊国  297-298
36  论郭沫若前期浪漫主义精神主体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黄曼君  299-300
37  略论《诗帆》诗歌的成就 朱晓进  300-301
38  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成立 张顺发  302
39  《茅盾书信集》介绍  303
40  编后记  304-305
4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总目录  306-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2期(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3期
1  祝贺与希望 唐弢  1-2
2  一点感想 王信  2-3+13
3  从国际性的学术期刊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王润华  4-11
4  一帆风顺 高利克 张汕  12-13
5  深爱&#8226;感谢&#8226;希望 马良春  14
6  回忆及思考 林非  14-17
7  今天研究现代文学的意义在哪里? 支克坚  17-21
8  十年 刘纳  22
9  益友良师 康林  22-23
10  蹒跚十年 王瑶  23-24
11  弗洛伊德主义与中国二十世纪文艺美学 尹鸿  25-46
12  史诗:一个令人神往而又充满艰难的诱惑——对《子夜》式史诗小说的探索 秦志希  47-63
13  现代小说家的“意境”追求 方锡德  64-80
14  英国随笔与中国现代散文 卜立德  81-98
15  论胡适对中国话剧运动的贡献 宋剑华  99-116
16  茅盾的《虹》和“易卜生命题” 丁尔纲  117-131
17  张爱玲和新感觉派小说 严家炎  132-139
18  浮光掠影嚣孤魂——析三十年代作家穆时英 周毅  140-149
19  马路的喧闹与书斋的雅静——徐訏小说艺术风格初探 程亦骐  150-169
20  沈宝基,中国的象征派实验诗人 王友轩  170-186
21  在抗日战争中发展的大后方散文创作 尹鸿禄  187-205
22  社会解放程式:对女性“自我”确立的回避——重读《白毛女》及此类型的作品 刘慧英  206-222
23  新时期丁玲小说研究漫评 袁良骏  223-243
24  创造社与日本——青年田汉与那个时代 小谷一郎 刘平  244-258
25  一代人的超越与局限——评“新人文论”兼及“新”代评论家 祝振强  259-268
26  “回到鲁迅那里去”——评钱理群《心灵的探寻》 王吉鹏  269-273
27  茅盾文学思想研究的新成果——读《论茅盾的早期文学思想》 黎舟  274-278
28  拓展与深化——读《中国解放区文学史》 冷柯  279-282
29  “视界融合”的反思——读《中美文化在戏剧中交流——奥尼尔与中国》 季进  283-287
30  老舍致徐霞村两笺考述 陈梦熊  288-291
31  郑振铎对老舍的评价及其他 陈福康  292-295
32  鲁迅“弃医从文”新论——兼论鲁迅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 周葱秀  296-297
33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些看法与设想 唐湜  297-298
34  “脱了轨道的星球”——论创造社作家张资平 朱寿桐  298-299
35  婚恋生活的投影和折光——《伤逝》新论 李允经  300
36  论五四文学中的西化倾向——兼谈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外倾心态的调节机制和活力 袁国兴  301-302
37  徐志摩对西方现代诗艺的汲纳 夏春豪  302-303
38  《野草》与梦 陈锦标  303-304
39  论臧克家诗歌美学系统 龙泉明  305-306
40  《二十世纪中外文学比较史》正在编写中 汤哲声  307-308
41  第二届华文文学大同世界国际会议召开 宋永毅  308-309
42  曹禺剧作艺术探索 炳  310
43  大后方戏剧论稿 炳  310-311
44  文化冲突与审美选择 炳  311
45  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 茸  311-312
46  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 茸  312
47  胡适传 茸  313
48  编后记  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4期
1  论“五四”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逻辑关系 吴康  1-24
2  二十年代“乡土派”与八十年代“寻根派”的历史考察 席扬  25-36
3  摇曳的上帝的面影——基督教文化和“五四”文学 马佳  37-57
4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构成成份的再认识——用一个新的价值标准审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宋益乔  58-79
5  试论中国现代“流浪汉”小说及其形象 逄增玉  80-93
6  东北的生命力与东北的悲剧——东北流亡文学的底蕴 沈卫威  94-116
7  论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浪漫思潮 罗成琰  117-137
8  文化模式的内在规定与制约——“五四”与古代:浪漫主义文学比较论 何锡章 龙泉明  138-155
9  “倡优士子”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兼论前期创造社小说的文体构成 未见  156- 174
10  多姿的结构 繁复的语象——张爱玲前期小说艺术片论 刘川鄂  175-188
11  理智与感情——论茅盾对艺术的选择 超冰  189-197
12  黄昏里那道夺目的闪电——论穆旦对中国现代新诗的贡献 李怡  198-218
13  废名诗歌解读 蒋成瑀  219-231
14  一位现代派诗人的去向——谈吕亮耕的诗 蓝棣之  232-235
15  叶鼎洛其人其事及其作品 梁永  236-239
16  许地山与基督教 路易斯&#8226;罗宾逊 傅光明  240-255
17  文协的分会 杉本达夫 李家平  256-267
18  一部锐意探索的力作——读魏绍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王卫东  268-272
19  茅盾研究中的一部创新之作——读《茅盾比较研究论稿》 秦林芳  273-277
20  《曹禺传》的社会效应 姚锡佩  278-281
21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读华忱之《曹禺剧作艺术探索》 肖飞  282 -286
22  现实主义:在反思中激活与开拓——读《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 张岩泉  287- 293
23  怀旧,还是探新?——萧红《呼兰河传》再认识 皇甫 晓涛  294
24  曹禺悲剧观及其悲剧艺术 胡润森  295-296
25  论“五四”文学创作的情绪特征 赵学勇  296-297
26  新兴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总体审视 吴小美 王喜绒  297-298
27  个性的解放与失落——论“五四”文学中个性解放主题的落 任广田  298-299
28  刘大白初论 张孝军  300-301
29  论中国现代作家的忏悔意识 龙泉明  301
30  站在历史和东西方观念的断裂带——论中国“多余人”高觉新 汪应果  302
31  人性世界的艺术审视与再现——路翎小说艺术新探 王建  303-304
3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纪念“五四”七十周年学术报告会述略 欣台  304-306
33  第四次老舍学术讨论会在热烈争鸣中举行 关纪新  307-308
34  全国第四届丁玲学术讨论会纪要  308-309
35  理性&#8226;社会&#8226;客体——茅盾艺术美学论稿 茸  310
36  作家的足迹 雨村  310-311
37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 雨村  311
38  编后记  312-3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1期
1  关于左联时期的几个理论问题 张大明  1-13
2  茅盾文学批评的思维个性 丁亚平  14-22
3  从近代到“五四”翻译观的演变 汤哲声  23-39
4  试论国统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映如  40-53
5  重读《寒夜》 王建平  54-59
6  《姜步畏家史》(第一部)简论 翟德耀  60-69
7  论冯至《十四行诗》 陶镕  70-80
8  解读《为奴隶的母亲》并兼与《生人妻》比较 蓝棣之  81-88
9  《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研究 钱理群  89-99
10  严肃而痛苦的探索——评四十年代的“九叶”诗派 罗振亚  100-116
11  中国现代趣剧流派论 胡星亮  117-130
12  都市化中的乡村与都市里的乡村——心理分析派小说论之一 张鸿声  131-142
13  屈辱与尊严——老舍创作与精神世界的主旋律 孔醉  143-153
14  路翎小说二题 谢伟民  154-160
15  论穆时英小说结构模式的创新 夏元文  161-170
16  论蔡大嫂的“个性行为”特点 朱立立  171-179
17  论沈从文的都市小说 吴进  180-184
18  论茅盾早期创作的二元倾向 丁帆  185-190
19  试论巴金艺术追求的得与失 李方平  191-196
20  郁达夫与林道 沈绍镛  197-201
21  论胡风诗学思想的独特意义 陈丙瑩  202-209
22  涓生和子君悲剧的心理原因初探 陈新平  210-214
23  天上?人间?——吴祖光《牛郎织女》的深层意识管窥 黄悦  215-219
24  南后小议 陈钟  220-224
25  略论李健吾的批评系统 杨苗燕  225-230
26  我和茅盾 M.高利克 庄嘉宁  231-249
27  《浅草》论 殷国明  250-262
28  在思辨理性与艺术敏悟之间寻求发现——读俞兆平《闻一多美学思想论稿》 管宁  263-267
29  六十二年后的重新发现——介绍许杰编辑的《华侨努力周报》及其作品 王振科  268-270+249
30  朱湘佚诗及其他 鲁德俊 许霆  271-273
31  五四文学精神新论 朱德发 刘开明  274-275
32  “不安定的灵魂”的绝叫——论浅草、沉钟社文学创作的现代性 丁瑞根  276-277
33  论《骆驼祥子》的悲剧冲突及其思想意义 郭济访  277-278
34  “五四”与新文学的诞生 樊骏  279-280
35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朱坤泉  280-281
36  大都市,在他的笔下痉挛——论穆时英新感觉派都市小说 余清香 毛家明  282- 283
37  旧中国都市一角的素描——杨绛《倒影集》漫评 田惠兰  283
38  “茅盾现象”:一个理论反思课题 吴国群  284-285
39  论中国现代童年母题文学的反思品格 谭桂林  285-287
40  火焰式的讽刺——论《淘金记》的讽刺艺术 万书元  287-288
41  弗洛伊德主义与“五四”浪漫文学 尹鸿  288-289
42  王瑶先生生平  290-291
43  思念长留天地间——王瑶先生追思会侧记 董炳月  292-302
44  编后记  303-304
4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总目录  305-3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2期
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十年(1979—1989) 樊骏  1-25+313
2  “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殷夫诗的成就及其成因 林青  26-37
3  浪漫主义向革命文学的过渡——论创造社的转向 刘玉山  38-47
4  论“普罗诗派” 柯文溥  48-61
5  关于潘汉年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陈子善  62-66
6  鲁迅对佛教思想的二重选择 刘密  67-88
7  现实主义的象征:狂人?——《狂人日记》综论 李铁秀  89-102
8  中间物:胡适新诗理论的历史特征 董炳月  103-123
9  新文学象征主义诗论探微 李双  124-137
10  知识妇女求解放的冲突与互补——丁玲、冰心早期小说比较论 唐仁君  138-152
11  现实主义传统和作家的独创性——茅盾与老舍小说比较考察 万平近  153-169
12  郭沫若与郁达夫的浪漫世界之比较 冯奇  170-186
13  平凡下边沸腾着现实的伟力——夏衍和契诃夫剧作的比较思考 陈坚  187-196
14  郭沫若与西方表现主义美学思潮 王世德  197-208
15  田汉与日本戏剧 刘平  209-221
16  《茵梦湖》与《象牙戒指》 谢韵梅  222-228
17  杂文家的窘迫和尴尬——三十年代反杂文作家的“塞”与“行” 姜振昌  229-235
18  “解诗”:朱自清对中国新诗批评的贡献 许振敏  236-243
19  从郭沫若的血缘意识谈到他与传统文化的精神联系 周亚琴  244-251
20  无意流露的与有意追求的——谈萧乾小说的特征 焦俭  252-258
21  论《死水微澜》的语言美音乐美 刘群  259-265
22  扬弃左拉的一个实际例证——《蚀》的校勘手记 徐学  266-271
23  艺术形式与深层意蕴——从《五里雾中》谈“善构剧”的文本构成 林蕉  272-275
24  东北沦陷时期的日中文化交流 冈田英树 陈宏  276-282
25  一部有特色的作家比较研究著作——读《鲁迅与郭沫若比较论》 黄侯兴  283- 287
26  茅盾文学思想研究的新成果——评《论茅盾的早期文学思想》 黎舟  288-292
27  陈翰笙谈《现代评论》周刊 马光裕  293-294
28  钱端升谈《现代评论》周刊 马光裕  295-296
2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刘梦宇  297-302
30  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首届颁奖大会在北戴河举行 李彬  303-305
31  首届巴金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新颖  306-310
32  现代文学思想鉴识 炳  311
33  《阿Q正传》研究纵横谈 炳  31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3期
1  悼李何林先生 卫俊秀  1-4
2  薛绥之教授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贡献 冯光廉 朱德发  5-16
3  怀念单演义先生 王富仁  17-23
4  汪曾祺早期小说片论 解志熙  24-41
5  王西彦:穿越乡土与人性的废墟 杨义  42-59
6  老舍著作和食文化 舒乙  60-74
7  论《画梦录》 杜丽莉  75-91
8  民族的危难与作家的忠贞——王统照人品文品论之一 刘增人  92-102
9  一语难尽——《生死场》的多层意蕴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多维结构 皇甫晓涛  103-112
10  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对老舍小说的影响 舒济  113-119
11  自我意识与“五四”新文学 李今  120-141
12  解放区文学散论 刘增杰  142-150
13  新书林  150+165
14  深入浅出的生活抒写——臧克家现实主义诗风浅议 江锡铨  151-165
15  论林庚早期自由诗 龙清涛  166-184
16  作家与文学馆 柳耘  311-313
17  心灵的震颤与人生历练的契合——作为诗人的王任叔 王欣荣  185-199
18  郁达夫与私小说 黎活仁  200-221
19  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奠基者——张我军 秦贤次  222-240
20  从萧乾看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 丸山 昇 李黎  241-258
21  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和《文报》 孔海珠  259-266
22  影印一套《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报刊连载本》 龚明德  267-269
23  贵在扎实——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评介 汤鲁阳  270-274
24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理性审视——评陈继会的专著《理性的消长》 郑波光  275- 279
25  读《戴望舒评传》 韵梅  280-283
26  生命的智慧与悲哀——《许地山传》读后 邵迎武  284-285
27  弗洛依德主义与“五四”浪漫文学 尹鸿  286-287
28  三十年代林语堂文艺思想论析 彭立  287-288
29  论九叶诗派与现代派诗歌 陈维松  288
30  四十年代讽刺小说的叙述方式 王卫平  289-290
31  文化视角中的“五四”乡土小说 陈继会  290-291
32  关于“东北流亡文学”的思考 沈卫威  291-292
33  现代“言志”文学品格的形成——创造社诗歌和戏剧功利倾向新论 魏建  292- 293
34  沈从文创作的哲学意识和审美选择——文化心理角度的谛视 赵学男  293-294
35  论京派小说的风貌和特征 严家炎  295
36  鲁迅的《故事新编》是历史小说吗? 徐涛  296
37  并非自觉的女性内审意识——记张爱玲等女作家群 于青  297-298
38  重评《孔雀胆》 罗炯光  298-299
39  现代知识女性的心理踪迹——丁玲和张洁的小说比较 赵福生  300
40  《日出》题辞考析 高杰  301-302
41  内蒙古文学界纪念“左联”成立60周年 奎曾  303
42  西南师大的中国新诗研究所 金签  304-305
43  冰心、巴金、曹禺、孔罗荪、萧乾、 臧克家、周锦、尹雪曼的贺信  306-310
44  编后记  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4期
1  王瑶书信选(八封)  1-7
2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向王瑶同志告别 王元化  8-11
3  纪念一个殉道者 林志浩  12-15
4  对奠基者的纪念——王瑶先生逝世周年 田本相  16-19
5  从痛定中挤出的回忆与理解——王瑶师逝世一周年祭 钱理群  20-33
6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两种传统 陈思和  34-53
7  “美丑必露”和“心存泾渭”——“实录写真”方法在现代小说中的运用 方锡德  54-70
8  国民灵魂与人生模式:阿Q与祥子 王晓琴  71-87
9  论《原野》的精神内涵——兼评《原野》研究中的某些观点 董炳月  88-108
10  话剧《家》的改编及其他——兼论曹禺情感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 邹红  109-126
11  婚姻的故事——凌叔华小说世界散论 李毅萍  127-140
12  她长眠于故土 刘慧英  141-145
13  张天翼童话创作再评价 朱自强  146-161
14  激情与艺术创造——论巴金的小说创作 徐循华  162-181
15  楚狂老人的凤歌——谈陈子展的杂文创作 陈福康  182-191
16  鲁迅的创作与父亲的病 张建生  192-197
17  寂寞的诗神:何立伟、废名小说之比较——中国现当代作家比较之一 杨剑龙  198-206
18  论叶灵凤的小说创作 李夜平  207-214
19  余上沅的戏剧观初探 王泽龙  215-223
20  《野草》梦境探寻 陈锦标  224-233
21  中国现代文学“以美引真臻于善” 教育体系探索 黄曼君  234-249
22  五虎断魂枪(三幕四场话剧) 老舍 舒悦  250-272
23  陈衡哲传略 陈鸡泽  273-279
24  庐隐集外遗文掇拾 杨玉峰  280-288
25  评《晋察冀文艺史》 李葆琰  289-294
26  鲁迅艺术活动的文化目的及其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朱晓进  295-296
27  戴上枷锁的笑——关于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一个提纲 吴福辉  296-297
28  略论卞之琳对新诗艺术的贡献 袁可嘉  298-299
29  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朱自清散文的谈话风探析 于凤瑞 宋连生  299-300
30  关于重写文学史 唐弢  300-301
31  重写文学史要端正指导思想 林志浩  301-302
32  病人吃医生——读《药》兼及主题与描写对象 谢伟民  303-304
33  老舍的文化心态与中国知识分子 谢昭新  304-305
34  论卞之琳诗的脉络与潜在趋向 蓝棣之  305-306
35  路翎的小说世界 昌切  306-307
36  学生的激情、学者的智慧——“九叶诗派”新论 余峥  307-308
37  试论芦焚的“果园城”世界 钱理群  308-309
38  师陀:徘徊于乡土抒情和都市心理写照之间 杨义  310
39  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的后期现代派 孔范今 潘学清  311-312
40  编后记  3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1期
1  那高大的梧桐树……——为纪念陈瘦竹先生 田本相  1-5
2  灯下絮语——悼念陈瘦竹君 沈蔚德  6-8
3  三十年代苏联“拉普”的演变与中国“左联” 艾晓明  9-30
4  论胡风文艺思想和外国文学外国美学的关系 张国安  31-53
5  觉醒,挣扎与追求——鲁迅与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比较 苏文倩  54-76
6  面对历史的沉思——现代文学研究三议 孔范今  77-97
7  形成时期的中国现代喜剧 黄悦  98-114
8  漫话中国现代新诗的价值取向 李怡  115-124
9  论五四小说中的生与死 季进  125-142
10  我读高长虹的小说 吴福辉  143-149
11  论《给—》 董大中  150-159
12  穆木天研究述评 蔡清富  160-167
13  中国现当代作家的自我意识初探 周英雄  168-176
14  《现代》杂志对西方文学的介绍 潘少梅  177-194
15  五虎断魂枪(三幕四场话剧&#8226;续) 老舍 舒悦  195-228
16  寻诗散录(之三) 刘福春  229-234
17  闻一多《也许》发表的年代与思想 山风  235-239
18  郑振铎倡导“血和泪的文学”和费觉天的“革命的文学”论——五四退潮后的文学状况之二 尾崎文昭 程麻  240-255
19  自标高格 学者风仪——评俞元桂先生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 宋益乔  256-260
20  独标一帜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 童庆火  261-265
21  真纯长留在人间——读《王统照评传》断想 周星  266-270
22  史剧、悲剧及其它——读《郭沫若史剧创作论》 赵勇  271-275
23  新时代的黎明:“五四”新文学的审美形态与存在形式 王晓初  276-277
24  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申报&#8226;自由谈》杂文研究 徐型  278-279
25  论康白情在新诗史上的地位 诸孝正 陈卓团  279-280
26  论许钦文的乡土小说 杨剑龙  280-281
27  乡土、民族意识上的文化冲突——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中外来文化影响考察 黄万华  281-282
28  论丁玲的早期小说创作 蔡美琴  282-283
29  瞿秋白报告文学论 孙雨  283-284
30  鲁迅:中国“国民之敌” 冒炘 王强  284-285
31  论鲁迅的死亡意识 何显明  285-286
32  她画出了“高门巨族的精魂”——论凌叔华的小说 王家伦  286-287
33  “人类苦难的歌手”——论巴金小说中的苦难意识 徐循华  287-288
34  浅论鲁迅诗歌的“审丑”意向 黄俊杰  289-290
35  论中国现代作家的忧患意识 龙泉明  290-291
3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综述 黄庐峰 王雨  292-297
37  小说史研究的新进展——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吴晓  298- 304
38  具有开创性的冰心景象——冰心文学创作七十年学术讨论会侧记 乙  305-306
39  姚雪垠文学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武汉举行 秦思  307-309
40  穆木天学术讨论会在吉林举行 旭光  310
41  大型套书《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正由明天出版社陆续出版 靳文  310-311
42  安徽延安文艺研究会在合肥成立 万直纯  312
43  编后记  313-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2期
1  论现代吴越诗人的文化基因及创作格局 骆寒超  1-20
2  越文化与周作人 顾琅川  21-33
3  郁达夫与吴越文化 曾华鹏 范伯群  34-46
4  郭沫若与中外作家比较论 炳  46
5  挣扎与回归——洪灵菲小说地域文化特征初探 姚玳玫  47-58
6  绝笔之作和回忆之作——鲁迅晚年心态分析之一 吴俊  59-79
7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论 鲁岩  79
8  女神再生:郭沫若的生命之歌——重读《女神》 李继凯  80-94
9  有个性的叙述者——读师陀《无望村的馆主》 谢伟民  95-105
10  《希望》&#8226;《老人》——《野草》与屠格涅夫散文诗比较之三 闵抗生  106-113
11  论“新小说”类型理论 陈平原  114-125
12  承传与变异:走向现代的中国文学 ——二十世纪初叶中国文学发展论略 王晓初  126-139
13  经验与理性的涵化整合模式——中国现代作家艺术思维片论 龙泉明  140-151
14  论创造社与表现主义 唐世春  152-166
15  论海派小说 杨义  167-181
16  文学史的新写作及其理论问题——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 解志熙  182-199
17  有意义而有意思的工作——也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 刘纳  200-204
18  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文学史观 曾庆瑞  205-225
19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朝鲜文译本序 黄修己  226-228
20  萧乾:一位反基督教的作家 罗宾逊 傅光明 梁刚  229-239
21  锲而不舍的耕耘者——我观樋口进教授研究巴金的特色及成就 李存光  240- 246
22  《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漫评 林非  247-250
23  现代文学研究与走向世界文学——评孙乃修著《屠格涅夫与中国》 沈波  251- 259
24  论辩中的开拓与求实中的创新——读冯光廉著《鲁迅小说研究》 三木  260-266
25  徐志摩致李济信函九封  267-273
26  徐志摩书信的发现和有关的事 李光谟  274-276
27  读徐志摩致李济的九件信札 赵遐秋  277-281
28  也谈叶鼎洛 柯文溥  282-285
29  南朝鲜中国现代文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目录  286-290
30  二十年代乡土文学与现代意识 赵学勇  291-292
31  老舍与英国 王军  292-293
32  鲁迅与魏金枝 张惠达  293-294
33  略论日本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孙立川 王顺洪  294-295
34  论中国现代感伤文学 贾玉民  296-297
35  《呼兰河传》《果园城记》并论——中国现代文学比较研究之一 罗炯光  297-298
36  丁玲长篇小说的艺术突破 肖光琦  298-299
37  论丰子恺散文的佛教意蕴 罗成琰  299-300
38  闻一多早期的文化心态 袁千正 宋顺元  301-302
39  论胡适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 郑大华  302-304
40  论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地位——兼谈认识梁实秋的方法 刘锋杰  304-305
41  三十年代上海都市文学——兼谈对茅盾《子夜》的新认识 吴向北  305-306
42  巴金与虚无主义民粹主义之谜 董必严  307-308
43  试论曹禺戏剧创作的审美特征 焦尚志  308-309
44  吉首大学学报推出“沈从文研究专号” 付会  310
45  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 付韦  311
46  巴人年谱 付韦  3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3期
1  对于鲁迅研究的若干思考 林非  1-16
2  近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新趋向 钱理群 王得后  17-36
3  无物之阵:语言游戏的迷宫——论鲁迅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 薛毅  37-56
4  《鲁迅传》增订后记 林志浩  57-60
5  《鲁迅名作鉴赏辞典》编后记 王景山  61-65
6  《中国现代文学简明教程》 炳  65
7  文学史的史学品格 黄修己  66-76
8  文学史观讨论答问 殷国明  77-82
9  《闻一多研究文集》 金筌  82
10  一份“文学史观讨论”的答卷 朱德发  83-95
11  谈文学史的编著问题 俞元桂  96-100
12  作家接受作为一种“读者效应”(代编者按) 吴福辉  101-106
13  谁是复仇者?——《铸剑》解读 莫言  107-111
14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论》 孔泉  111
15  读鲁迅小说有感:学习和贴近鲁迅 刘震云  112-114
16  郁达夫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特征 雷建政  115-119
17  识萧红 李平易  120-123
18  穆时英小说人物原型简析 王连生  124-128
19  赵树理小说的叙述模式 王春林 赵新林  129-144
20  师陀的乡土小说:“浮世绘”→咏叹调 王培元  145-160
21  论《十八春》 金宏达  161-174
22  徐志摩的“洋”与“土”——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与新月派之二 张玲霞  175-187
23  旧形式的诱惑——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旧体诗 刘纳  188-202
24  郭沫若的“我”——兼谈五四时期个人主义思想对郭沫若的影响 李今  203-215
25  关于周作人的传记 陈思和  216-231
26  人&#8226;环境&#8226;再创造的雄心——从《沙汀传》说到作家传记的写作 董炳月  232-240
27  女性作者描述与世纪同龄的女性作家——读《冰心传》 冯志伟  241-246
28  陈瘦竹对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研究的贡献 朱栋霖  247-261
29  为《中国大百科全书&#8226;中国文学》中的三个词条正误 丁景唐  262-269
30  简谈“左联”和三十年代云南文学 蒙树宏  270-282
31  《选民》(《文博士》)应是未完成之作——兼论此作究竟有没有“初版”? 史承钧  283-291
32  “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瞿秋白《那个城》考释 唐天然  292-297+246
33  历史理性的个性演示 丁亚平  298-299
34  对蹠的逆向轨迹——周作人与闻一多文化心态比较 李晓航  299-300
35  从《雷雨》的演出史看《雷雨》 孔庆东  301-302
36  三、四十年代曹禺和夏衍的剧作比较 韩日新  303-304
37  试论鲁迅道德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史志谨  304-305
38  三十年代小说中“表现”与“再现”的消长 丁帆  306-307
39  生的苦闷与性的躁动——郁达夫小说性爱心理透视 谭贻楚  307-308
40  半开的樊笼——从老舍的《离婚》到谌容的《懒得离婚》 吴小美 魏韶华  308-310
41  茅盾小说人物塑造模式论 秦志希  310-311
42  同途殊归两巨人——鲁迅与胡适 陈漱渝  311-312
43  编后记  3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4期
1  历史汇流中的抉择——论五四时期中西文学理论的融合与嬗变 罗钢  1-27
2  编织浪漫炽情的神话 苏冰  28-50
3  论九叶诗派的现代主义背景 毛迅  51-68
4  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  69-88
5  漫评胡适的小说考证 易竹贤  89-108
6  从宋诗到俗话文学:论胡适构筑文学史的逻辑程序 陈国球  109-118
7  老舍“市井小说”探究 沈渝丽  119-127
8  艺术感知的生命空间——表现主义与曹禺早期的艺术风格 宋剑华  128-145
9  沈从文短篇小说中的人物 汤祯兆  146-167
10  文学史的哲学思考 田本相  168-171
11  文学形态、文学主题与文学的历史——有感于《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 魏建  172 -177
12  我们的意见——答“文学史观讨论”提纲 张华 张中良 刘应争  178-183
13  国内现代文学史著作出版历史述评 冯光廉 谭桂林  184-206
14  台湾文艺家联盟与左翼文学运动 安兴本  207-218+177
15  现代文学期刊拾零(一) 姜德明  219-229
16  林徽因的笔名和佚诗 陈学勇  230-232+229
17  翡冷翠日记残篇 徐志摩 傅光明  233-234
1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南朝鲜的历史与现状 金时俊 金泰万 尹成奎  235-250
19  “一部忠实而有分量的作家传记”——读《孙犁传》 学正  251-257
20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学研究及其前景——读新近出版的两部现代文学研究专著 肖同庆  258-266
21  创造精神永不磨灭——创造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周亚琴  267-272
22  李劼人长篇小说的史诗追求——李劼人学术讨论会纪略 涪村  273-275
23  刘半农及其文化遗产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江阴市隆重举行 付会  276-277
24  叶圣陶研讨会召开 文木  278-279
25  陈瘦竹戏剧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 周宁  280-282
26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选工作顺利进行 石林  283
27  萧红和中国现代小说散文化 阎志宏  284-285
28  女性:作为话语的主体——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与《紫色》看女性日记体、书信体小说 陈晓兰  285-286
29  复仇与变形——《白毛女》主题意义琐谈 谢伟民  286-287
30  蹇先艾的乡土小说 马佳  287-288
31  论“五四”初期文化批评派 谢昭新  289-290
32  林语堂散文创作简论 沈栖  290
33  郑伯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武德运  291-292
34  闻一多的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 龙泉明  292-293
35  失落者的歌唱——析《梦之谷》 余凌  294-295
36  京派小说的形态和命运 杨义  295-296
37  中日新感觉派比较论 阎振宇  296-298
38  《围城》与喜剧精神的兴起 俞吾金  298-299
39  社会大变革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试析“零余人”与“边缘人”的生存烦恼 王喜绒  299-300
40  时代大潮与小说形态——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管窥 刘增杰  301-302
41  论创造社作家的文化心态 黄侯兴  302-303
4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总目录  304-312
43  编后记  3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1期
1  十年思索的再思索——评八十年代的创造社研究 魏建  1-18
2  前期创造社与五四青春人格创造 周海波  19-31
3  神话与郭沫若 冯奇  32-42
4  论“五四”文学中性爱意识的局限 倪婷婷  43-57
5  维吾尔现代文学纵览 丁子人  58-69
6  废名的《桥》与禅 罗成琰  70-81
7  论道家思想对许地山的影响 郭济访  82-99
8  试论茅盾的心理分析现实主义 马佳  100-115
9  《京华烟云》问世前后——《林语堂传》之一章 施建伟  116-126
10  “情调”小说:鹿桥的《未央歌》 祝振强  127-140
11  早期中国话剧形态与日本新派剧 袁国兴  141-153
12  与生命同构的戏剧艺术——试论白薇、袁昌英话剧创作 朱伟华  154-167
13  丁西林剧作“欺骗模式”初探 孔庆东  168-180
14  读唐弢的《落帆集》 杜丽莉  181-194
15  从谈戏到说书——论黄裳对现当代杂文发展的贡献 詹朝辉  195-206
16  漫说徐志摩散文 郭小聪  207-213
17  文学理论批评史——方法论研究三题 黄曼君  214-231
18  胡风与《时事类编》 千野拓政 朱晓进  232-247
19  鲁迅、周作人与柳田国男 今村与志雄 赵京华  248-255
20  三十年代前中期北平左翼文学刊物钩沉(之一) 封世辉  256-271
21  继往开来——读孙玉石主编《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 高少峰  272-277
22  打通文学史与文学原理研究的新尝试——读骆寒超《新诗创作论》 朱寿桐  278-282
23  评赵凌河《中国现代派文学引论》 高楠  283-286
24  早春的播种者——纪念刘半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痖弦  287-288
25  施蜇存与施尼茨勒 夏元文 俞秀玲  288-289
26  “余裕文学”的影响与鲁迅的审美超越——比较《克莱喀先生》和《藤野先生》 钱模祥  289-290
27  果戈理与中国现代喜剧 胡星亮  291
28  论成形期的中国现代风俗喜剧 张健  292-293
29  人与文化:“乡下人”的思索——沈从文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 赵学勇 卢建红  293-294
30  简论中国现代“自由作家”的产生、分化与消亡 昌切  295-296
31  现代中国浪漫文学思潮的传统渊源 罗成琰  296-298
32  论现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梅光迪 黄兴涛  298-299
33  论中国现代童年母题文学的叙事模式 谭桂林  300-301
34  巴金暮年的伟大完成——论《随想录》的时代品格、文学意义及其它 李存光  301 -302
35  论东北作家群 王培元  303-304
36  曹禺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 邹红  304-306
37  文学研究会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军锋  307-310
38  马良春同志简历  311-312
39  编后记  313-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2期
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民歌体派新诗的成熟 陆耀东  1-12
2  四峰并立:论解放区短篇小说创作 刘增杰  13-21
3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抗战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学 夏爵蓉  22-30
4  关于文学研究会 冰心  31
5  关于文学研究会的回忆 许杰  32-38
6  文学研究会和它的会员——纪念文学研究会成立七十周年 舒乙  39-63
7  关于郭沫若研究的漫谈 蔡震 高远东 刘纳 冯奇  64-83+98
8  探索病态社会与黑暗魂灵之旅:鲁迅小说中游记结构研究 王润华  84-98+314
9  传统夫权失而复得的悲喜剧——重读沈从文的《丈夫》 张盛泰  99-113+314
10  忧国与忧人——老舍文化心理透视之一 王晓琴  114-127
11  女性世界的观察和体验——沉樱小说解析 杨洪承  128-138
12  “中国新诗”派诗论现代性探索 张欣  139-158
13  新月诗派艺术演变轨迹的考察 张玲霞  159-176
14  现代城市诗述评 张欣  177-185
15  再谈十四行体在中国 鲁德俊 许霆  186-194
16  茅盾的性描写观与《蚀》《野蔷薇》中的性爱 三枝茂人 董炳月  195-214
17  缅怀马良春同志 黄淳浩 张大明  215-223
18  现代文学期刊拾零(之二) 姜德明  224-234+284
19  三十年代前中期北平左翼文学刊物钩沉(之二) 封世辉  235-262
20  鲁迅札记三题 蒙树宏  263-270
21  翔实的史料与严谨的论说——读董大中《赵树理评传》 刘锡诚  271-276
22  一部文学性传记的探索之作——评凌宇的《沈从文传》 罗成琰  277-284
23  执着的追求 潜心的探索——评李继凯的《新文学的心理分析》 王泽龙  285-289 +214
24  茅盾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 安时  290-292
25  沙汀创作研讨会纪要 张承恩 王衍明  293-296
26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旧戏”的批判 陈抱成  297-298
27  前期创造社创作的深层意蕴与外化形态 胡志毅  298-299
28  苦闷与自责——对于曹禺及其作品的精神分析 宋剑华  299-300
29  论佛教文化对鲁迅的影响 黄健  301-302
30  政治意识与三十年代女性文学的价值取向 林荣秋  302-303
31  整体把握的运思方式——中国现代作家艺术思维片论 龙泉明  303-304
32  对鲁迅先生批孔的几点认识 李启谦  304-305
33  辛亥文化革新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龚书铎  306-307
34  深化中的变异:三十年代中国小说理论与小说 吴福辉  307-308
35  三十年代浪漫文学的母题范式和审美特征 杜运通  308-309
36  唐弢同志生平  310-3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3期
1  唐弢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严家炎  1-6
2  啊,老师 蓝棣之  7-19
3  读《落帆集》——为怀念唐弢老师而作 刘纳  20-32
4  “五四”新文学的神话意识及其流变 胡志毅  33-45
5  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影响 李晓晔  46-63
6  “五四”作家自我意识的表现特征 李今  64-78
7  文学的潮汐——《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前言 刘增杰  79-90
8  诗与思——冯至三首十四行诗解读 解志熙  91-106
9  重重樊篱中的女性困境——以女权批评解读巴金的《寒夜》 刘慧英  107-115
10  从小说写作看萧红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范智红  116-135
11  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学 宋剑华  136-152
12  走向写实主义的蹒跚步履——叶圣陶文言小说漫评 商金林  153-170
13  《倪焕之》与叶圣陶的文学创作 乐齐  171-187
14  庐隐小评——兼论研究历史人物的一种方法 郭春林  188-196
15  一部充实而空灵的宇宙诗——《流云》艺境探微 唐小林  197-204
16  “寡母抚孤”现象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对胡适、鲁迅、茅盾、老舍童年经历的一种理解 谢泳  205-212
17  茅盾小说中时代女性形象的衍化及其功能分析 彭晓丰  213-220
18  说来开笑口葫芦——中国现代滑稽小说论 汤哲声  221-228
19  中国现代文学和知识阶级——兼谈鲁迅的《端午节》 藤井省三  229-237
20  《拯救与重建——20世纪中国小说文化精神 秋水  237
21  “乡下人”究竟指什么——沈从文和民族意识 今泉秀人 陈薇  238-248
22  三十年代塞北文学简述 奎曾  249-257
23  《萌芽》&#8226;《煤》&#8226;《雪》 刘屏  258-262
24  迟到的邀约——读《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 张国安  263-265
25  曾有过的一个文学世界——评《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 宋益乔  266-272
26  中国现代小说史研究的新突破——评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肖同庆  273- 278
27  多维视角的观照——读邵迎武的《苏曼殊新论》 王恒新  279-281
28  精魂归来兮——读《寻找精神家园》 李继凯  282-286
29  探讨:在不断超越中进行——读《<子夜>的艺术世界》 丁亚平  287-291
30  拓荒之功——评《新格律诗研究》 钱伟明  292-295
31  炼狱灵魂:抗战及其后知识者的心理现实——20世纪中国小说的社会——文化批评之四 陈继会  296-297
32  创作是一种燃烧——评胡风的创作论 潘以骥  297-298
33  论巴金的赎罪意识 魏建 李书生  298-299
34  论“五四”小说中“孤独者”的文化心理 叶中强  300-301
35  二十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接受与借鉴 杨淑媛  301-302
36  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述评 韩凌轩  303-304
37  论人生派批评观 刘锋杰  304-305
38  泛神问题与郭沫若的后期诗作 周成平  306-307
39  文明与传统的交战——论沈从文的道德观 赵学勇  307-308
40  童心与世俗的对立——论现代中国作家对自然人性的探索之三 罗成琰  309- 310
41  巴人学术讨论会综述 戴光中  311
42  陈则光教授逝世 吴定宇  312-313
43  《新编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秋水  313
44  编后记  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4期
1  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凌宇  1-22
2  论艾青诗的审美特征 陆耀东  23-42
3  试论李健吾在中国现代风俗喜剧中的地位 张健  43-55
4  精神分析学派对徐訏三、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程亦骐  56-61
5  现代文学史研究漫谈 丸山昇 李岫  62-72
6  中国美学的现代行程 邹华  73-93
7  中国20世纪文学与现代主义思潮论纲 陈厚诚 尹鸿  94-110
8  “五四”抒情小说与时代精神 何锡章  111-132
9  谈郭沫若的运思方式、青春膜拜和历史癖——读三本郭沫若研究专著的感想和联想 刘纳  133-153
10  《中国文学家辞典》5—6卷平装本及1—6卷精装本出版  153
11  《女神》与太阳崇拜 沈光明  154-167
12  谈郭沫若的“人民本位”观念 蔡震  168-180
13  此声真合静中听——怀念陈则光先生 陈平原  181-186
14  老舍与学校风潮——以《赵子曰》为中心 杉野元子 董炳月  187-207
15  韩中新文学史之分期比较 许世旭  208-219
16  陶晶孙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活动 刘平  220-236
17  近十年废名研究述评 刘秉仁  237-245
18  郭沫若的原配夫人张琼华 廖彬  246-252
19  新编《丁易杂文》的校勘问题 朱金顺  253-257
20  缔结人与城的精神契约——评赵园的《北京:城与人》 王家平  258-264
21  汪应果《科学与缪斯》读后 葛文军  265-271
22  老舍研究的一个收获——读《老舍创作论》 曾广灿  272-275
23  读龙泉明的《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合点上》 江锡铨  276-280+286
24  读王光东《关于“浪漫”的沉思》 宋益乔  281-286
25  蔡清富《冯雪峰文艺思想论稿》读后 侯江  287-288
26  试论巴金在中西文化交汇点上的矛盾心态 刘慧贞  289-290
27  东北沦陷时期的乡土文学与关内乡土文学 逄增玉  290-291
28  鲁迅乡土小说的理性批判意识和悲剧意识 丁帆  291-292
29  论叶圣陶建国前的散文创作 朱文华  292-293
30  茅盾与俄国文学、尼采思想和新浪漫主义——茅盾艺术美理论建构描述之一 钱诚一  294-295
31  跨文化语境中的郭沫若前期小说——兼谈西方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初期接受 杨洪承  295-296
32  茅盾文艺观的发展及其作家作品评论 昌切  296-297
33  论中国现代情爱文学 贾玉民  297-298
34  蛮性的遗留与悲剧的生成 邹红  298-299
35  实际与幻想的冲突——中国现代作家人生态度略论 龙泉明  300-301
36  香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讨会综录 陈炳良  302-310
37  惊喜后的沉思——《中国新文学发展史》讨论会综述 赛斧  311-313+310
38  编后记  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1期
1  沦陷区文学鸟瞰 黄万华  1-24
2  沦陷时期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基本轨迹 逄增玉  25-36
3  予且小说论 吴福辉  37-51
4  苏青论 胡凌芝  52-66
5  梅娘论 徐迺翔  67-80
6  袁犀论 范智红  81-103
7  毕基初论 张泉  104-120
8  试论梁山丁的乡土小说 岳玉杰  121-133
9  燕京校园诗人吴兴华 余凌  134-148
10  谈成弦和金音的诗 李春燕  149-155
11  谈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期刊 冯为群  156-163
12  华北沦陷区文艺期刊钩沉 封世辉  164-183
13  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 叶文  184-189
14  读《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新论》 金训敏  190-192
15  沦陷区文学研究要目 华  193-195
16  唐弢的杂文和杂文理论 姚春树 郑家建  196-212
17  唐弢杂文的独特风格 张梦阳  213-218
18  唐弢文学史观的构成及表现特征 刘中树 张福贵  219-229
19  三十年的敬意——念唐弢同志 吴子敏  230-236
20  金钱和衣裳 秋水  236
21  晚景照人梦依稀——悼念唐弢先生 黎湘萍  237-244
22  《猫城记》与西方“反乌托邦小说” 史承钧  245-255
23  梁遇春:摆脱旧话语的一种途径 李庆西  256-260
24  我所理解的高长虹 陈改玲  261-271
25  评徐志摩的戏剧活动 刘炎生  272-282
26  首届国际老舍学术讨论会综述 董炳月  283-291
27  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讨论会述略 豫人  292-297
28  纪念马宗融诞辰百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王雨  298-299
29  叶圣陶文学活动研讨会综述 叶妍蕙  300-301
30  论文选目  302-304
31  闻一多研究述评 秋水  304
3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2年总目录  305-313
33  编后记  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2期
1  稿费制度的确立与职业作家的出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之一 栾梅健  1 -15
2  鲁迅与中国现代新诗 李怡  16-35
3  鲁迅与浙东经史文化 陈方竞  36-52
4  “灵魂奇遇”与整体审美——论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温儒敏  53-69
5  学者之剧:徐訏戏剧创作的独特风格 盘剑  70-84
6  但娣,生之悲歌的吟唱者 马伟业  85-94
7  凌叔华小说“温婉淡雅”的艺术风格 李奇志  95-108
8  《雷雨》冲突结构模式论辩 廖安厚  109-116
9  心境小说:郁达夫早期小说的叙述形式和意义 王晓初  117-123
10  狮吼社刍论 张伟  124-132
11  有人味儿的爪牙——老舍笔下的巡警形象 舒乙  133-148
12  新月诗派与维多利亚诗 许正林  149-163
13  同处二十世纪风雨中——《围城》与《洪堡的礼物》的比较研究 刘新华  164-173
14  鲁迅、冯雪峰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接受(一)——水沫版、光华版《科学的艺术论丛书》版本、材源考 芦田肇 张欣  174-195
15  有声的呐喊与无声的呐喊——关于老舍对北路慰劳团的态度 杉本达夫  196- 205
16  佐藤春夫与郁达夫 伊藤虎丸 刘平  206-215
17  路的哲学——论冯至的十四行诗 W.顾彬 张宽 卫东  216-225
18  构筑新的时间与空间——关于藤井省三的中国文学研究 董炳月  226-238
19  半个世纪的脚印——1936年至1989年国外丁玲研究巡礼 韩日新  239-249
20  写进灵魂的底层——宋益乔现代作家传记三人谈 魏建 李玉明 王光东  250- 255
21  评税海模著《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 杨均照  256-259
22  现代中国小说的文化寻绎与阐释——评陈继会新著《拯救与重建》 凯声  260- 265
23  开拓现代讽刺小说研究的新思路——评吴福辉的《戴着枷锁的笑》 龙泉明  266- 270+265
24  历史的探索与沉思——评《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 陈改玲  271-276
25  评徐瑞岳著《刘半农评传》 刘小中  277-281
26  扎实研究 锐意求新——评许志英著《五四文学精神》 李文平  282-284
27  独到而深刻的心理剖视——读丁亚平的《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 萧梅  285- 289
28  文化学研究的新启示——读朱晓进《历史转换期文化启示录》 黄乔生  290-294
29  巴金与彼得罗夫 刘麟  295-304+284
30  “全身”、“全喉”与“全生”——老舍《马裤先生》的一处异文探讨 史承钧  305- 307+289
31  《朱自清全集》第五卷校读记 刘玉凯  308-311
32  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 秋水  313
33  编后记  314
34  1992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推荐目录  312-3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3期
1  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 支克坚  1-22
2  巴金与宗教 吴定宇  23-40
3  鲁迅、周作人“失和”原委探微 杜圣修  41-54
4  直觉的意象 脱俗的性灵——读林徽因的小说 赵凌河  55-68
5  “乱写”与颠覆:《莫须有先生传》的叙事解读 倪伟  69-86
6  从“散文化”到“纯诗化” 吴晓东  87-105
7  选择与效应——二三十年代的诗歌流派竞争 王维燊  106-116
8  论沙汀的文化意识与现实主义创作 黄曼君  117-137
9  关于艾芜《山峡中》的通信 吴福辉 王晓明  138-145
10  徐訏与中外文化渊源——《徐訏论》之一 吴义勤  146-161
11  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张爱玲小说散论 王枫  162-174
12  王秋萤创作论 申殿和  175-181
13  鲁迅、梁实秋杂文比较论 袁良骏  182-197
14  从李渔的望远镜到老舍的近视眼镜 王润华  198-209
15  横看成岭侧成峰——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内在文化形态比较 宋伟建  210 -219
16  郭沫若世界的深湛探索——张毓茂著《阳光地带的梦》序言 高擎洲  220-225
17  我这十年研究——《精神的炼狱》序 钱理群  226-249
18  路翎的文学技巧:《饥饿的郭素娥》中的神话和象征 邓腾克 张达  250-260+40
19  莎菲女士的普遍性 青野繁治  261-270
20  人格和人生的契合——读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 戴翊  271-277
21  一部有价值的史著——评卢玮銮的《香港文纵》 田本相  278-280+209
22  十字街头的塔——读李今的《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 董炳月  281-286
23  徐志摩的英文硕士论文 傅光明  287-293
24  聂绀弩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侧记 计蕾  294-299+293
25  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摘编 胡天  300-310
26  1993年1—3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推荐目录  312
27  编后记  314
28  火热的小说世界 秋水  116
29  《中国现代文学》 秋水  3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4期
1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现代性 李杨  1-20
2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发展过程论析 张学义 李寅虎  21-39
3  鲁迅与基督教文化 王家平  40-53
4  伊藤虎丸访问文学馆 秋水  53
5  周作人与佛教文化 肖方林  54-65
6  男权与丁玲早期小说创作 董炳月  66-82
7  从“惘然”到“惆怅”:试论《上元灯》中的感旧篇章 陈国球  83-95
8  曹禺在中国和世界悲剧史上的地位 胡润森  96-106
9  袁牧之和两个角色的喜剧 张健  107-114
10  生命的风旗——论冯至《十四行集》 张同道  115-136
11  林徽因:澄明的生命之灯 刘思谦  137-162
12  延安文艺精华鉴赏 秋水  162
13  杂文家的聂绀弩 姜振昌  163-182
14  论钟敬文及其隐居纪游之作 姜静楠  183-200
15  钱钟书与比较诗学 胡亚敏  201-208
16  台湾葡萄园诗社访问文学馆 秋水  208
17  从一个窗口看田仲济先生 蒋心焕  209-220
18  鲁迅加盟“左联”的动机——几个论点的商榷 王宏志  221-233
19  中国文艺研究会 青野繁治  234-237
20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釜屋修  237-240
21  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研究会 西野由希子  240-243
22  战友&#8226;文友&#8226;畏友——苏曼殊与陈独秀 王建明  244-260
23  沈从文谈《现代评论》 马光裕  261
24  庐隐致王礼锡的一封佚函 杨玉峰  262-264
25  关于《也谈叶鼎洛》的补充 柯文溥  265
26  稳健与拓新:一代学者的历史品格——读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 吴健波  266-271
27  纵横驰骋 勇于探索——《现代文学纵横谈》略评 杨占升  272-275
28  中国现代诗论要略 京  275
29  评张建生著《艺术创作的深度表现》 吴小美  276-282
30  整合&#8226;还原&#8226;沉潜&#8226;思变——评朱德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 张清华  283-287
31  论中见史 史中识诗——评《中国现代诗论40家》 鲁原  288-291
32  刷新与循环——二十年代新小说研究 京  291
33  一部鲁迅研究的力作——评卜召林著《鲁迅的文学批评》 姚健  292-295
34  一种“长时段历史研究”的思路——评《觉世与传世》 朱晓进  296-301
35  归纳法的得与失——读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 吕京  302-306
36  田仲济杂文研讨会综述 鲁文  307-310
37  1993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推荐目录  311-312
38  编后记  313-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1期
1  作为文学(商品)生产的海派期刊 吴福辉 1-15
2  论山西作家群流变中的精神演化 傅书华 16-30
3  现代小说自然描写的类型及艺术功能 刘海军 31-47
4  论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学 王泽龙 48-62
5  痛苦:富有力感的情绪表达——论七月派的文学性格(之一) 王庆福 63-74
6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政治功利观念发生论 高文平 75-83
7  瞿秋白三十年代文艺思想的内在理路 昌切 84-94
8  艺文志派四作家论 黄万华 95-112
9  关永吉论 范智红 113-133
10  黄军简论 张泉 134-141
11  张秀亚沦陷时期作品浅析 侯江 142-152
12  华东沦陷区文艺期刊概述 封世辉 153-173
13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山药蛋派”这——《“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导论 朱晓进 174-183
14  试论沙汀的川西北小说 沈光明 184-193
15  沈从文创作的民俗构成 赵学勇 194-202
16  钱歌川散文创作论 杜学忠 203-213
17  论苏雪林散文的艺术风格 谢昭新 214-223
18  杨刚: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人的生存烦恼 江山幸子,李家平 224-247
19  “将道德的眼光抛开”——论李劼人的情爱观念和写作姿态 赵洪泽 248-255
20  对后期浪漫派小说的文化考察 李宪瑜 256-264
21  “上帝的梦”解读 余峥 265-272
22  《新青年》与易卜生 谢会昌 273-279
23  阿Q与未庄 闵抗生 280-285
24  略谈施蛰存小说创作的艺术积累与准备 李惠彬 286-290
25  读《新文学考据举隅》 彭斌柏 291-293
26  《穆木天研究论文集》评介 谌倞 294-298
27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新收获和——读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 萧元 299-304
28  1993年7—9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选目  305
2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总目录  306-312
30  编后记  3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2期
1  中国现代喜剧观念初论 张健 1-24
2  协畅与拗峭:中国现代新诗的音韵特色——民族文化与中国新诗的本文结构之二 李怡 25-49
3  论三十年代散文的“返祖”现象 范培松 50-63
4  诗与小说:读冯至创作《伍子胥》 卞之琳 64-72
5  在梵语诗学烛照下——读冯至《十四行集》 黄宝生 73-86
6  苦闷的莎菲与莎菲的苦闷——兼评莎菲形象的“再评价” 箭鸣 87-100
7  睡眠、死亡、同性恋——对丁玲早期作品中新女性生存状况的探讨 胡彦 101-106
8  “女性的笔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风格谈 王晓琴 107-110
9  铁与温雅——论周作人的气质及其变迁 顾琅川 111-130
10  周作人汉奸行为之心理剖析 叶振忠 131-142
11  我读梁公文,以其文笔好——也谈梁实秋 刘远 143-153
12  人生寻梦——论徐訏三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冯奇 154-169
13  台静农乡土小说论 董炳月 170-185
14  怪诞&#8226;梦幻&#8226;象征——论聂绀弩神话历史题材小说 王维燊 186-206
15  论“恶魔派”诗人于赓虞 夏爵蓉 207-221
16  论王实味的小说创作 黄昌勇 222-227
17  从民俗学角度解读《祝福》 万建中 228-232
18  中国语教室里的鲁迅——大正时期和昭和初期的汉语教育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 藤井省三,王静涛 233-249
19  混乱,还是一致?——佐藤春夫《田园的忧郁》与郁达夫《沉沦》三部曲 黎德机,白岚玲 250-274
20  张兆和、汪曾祺谈沈从文——访张兆和、汪曾祺两位先生谈话笔录 巨文教 275- 283
21  郁达夫早年佚事数则 陈福康 284-289
22  台湾的“文坛往事辨伪案”与“文化汉奸得奖案” 古远清 290-294
23  新书林 广隶 294
24  “探索复杂性”——读汪晖《反抗绝望》 许振敏 295-302
25  “湘西情绪”:一颗艺术魂灵的勾画——读《沈从文评论》 赵宪章,天雨 303-307
26  评邢富君的《从荒原走向世界》 王卫平 308-311
27  ‘93曹禺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林安 312-314
28  面对经济大潮的困惑与选择——江苏省现代文学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丽华 315-319
29  1993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选目  320-321
30  编后记  32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3期
1  现代诗人的玄想思维与文化结构——再谈重建中国现代解诗学 孙玉石 1-26
2  论二、三十年代我国的“纯诗”观念 许霆 27-35
3  从原型现象看郭沫若前期诗歌及其“轰动效应” 邓继焦 36-55
4  论艾青早期诗作 张晋业 56-67
5  盗火神悲剧的渊源及其在小国的嬗变 王为之 68-89
6  1934—1949中国现代比较文学概述 徐志啸 90-116
7  “向尼采致歉”——林语堂对《萨拉图斯脱拉如是说》的借用 冯铁,王宇根 117- 126
8  叶圣陶小说的中和之美 罗成琰 127-143
9  开拓我国童话创作的路——《稻草人》漫评 商金林 144-157
10  叶圣陶与外国文学 刘启先,郝亦民 158-170
11  冰心与基督教——析冰心“爱的哲学”的建立 王学富 171-189
12  《云雀》:独标一帜——关于现代戏剧的一种考察 张耀杰 190-204
13  “不是‘兵变’,而是恋爱的喜剧”——析《兵变》兼评三十年代的一种评论 胡德才 205-213
14  林语堂早期的文学观 吴禹星 214-224
15  终身不忘,唯此一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8226;代前言 黄修已 225-233
16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韩译本序 温儒敏 234-236
17  致孔另境旧札 柯灵 237-241
18  孔另境著作版本小识 孔海珠 242-247
19  “自由人”再认识 刘炎生 248-257
20  王独清的文学道路 宋玉玲 258-274
21  郁达夫祖籍新说 蒋增福 275-283
22  读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冯光廉 284-291
23  把握当代“显学”的脉搏——评袁良骏著《当代鲁迅研究史》 黄育新 292-300
24  评范培松著《中国现代散文史》 汤哲声 301-306
25  徐訏研究的第一本专著——读《漂泊的都市之魂——徐訏论》 岳建景 307-314
26  《沙汀艾芜生平与创作展览》在京隆重开幕 小京 315
27  大型摄影图片展览《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巴金》在京展出 李家平 316
2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第六届年会在西安召开 刘慧英 317-321
2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名单  322
30  1994年1—3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选目  323
31  编后记  32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4期
1  论“五四”新文学悲剧意识的历史生成 陈咏芹 1-16
2  论中国小说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李宗刚 17-32
3  女性文学的嬗变与发展 游友基 33-56
4  论萧红创作中的童年母题 谭桂林 57-76
5  从生命的荒原到初始的伊甸——论萧红小说中的“世界”与世界中的萧红 唐利群 77-90
6  揭示被隐埋的女性历史的主题 刘慧英 91-100
7  莎菲与丁玲的悲剧 张永泉 101-107
8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异化 李继凯 108-119
9  读《结婚十年》 丁晓萍 120-128
10  留在记忆中的 樊骏 129-133
11  半纪交情忆杨犁 王景山 134-136
12  杨犁和中国现代文学馆 舒乙 137-139
13  刚正&#8226;律己&#8226;敬业——悼老杨(杨犁) 吴福辉 140-144
14  追悼杨犁先生 刘纳 145-146
15  “感伤的行旅”——郁达夫的女性观 孟悦朴 147-159
16  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的艺术渊源 荣挺进 160-175
17  老舍文化心理的运行轨迹 石兴泽 176-195
18  重读鲁迅《离婚》 秦林芳 196-205
19  关于“鲁迅风”杂文论争的几个问题———兼与卢豫冬先生商榷 沈永宝 206-224
20  梁实秋与人文主义 小岛久代,丁祖威 225-239
21  《苦闷的象征》与弗洛伊德学说的传人——厨川白村研究之一 梁敏儿 240-257
22  碧野谈自己的创作 余宗其 258-293
23  求实求深的新诗本体研究——评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 吕家乡 294-298
24  历史沉思中的探索——读蒋心焕《中国现代小说的历史沉思》 海波,光东 299- 302
25  张天翼研究的新收获——读《张天翼的文学道路》 周靖波 303-306
26  《巴金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兴民 307-314
27  第六次全国老舍学术讨论会综述 古世仓 315-317
28  1994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选目  318
29  编后记  319-32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1期
1  新时期十五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严家炎 1-12
2  十五年来的现代小说研究 吴福辉 13-28
3  十五年来新诗研究的回顾与瞻望 孙玉石 29-53
4  十五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之断想 李怡 54-77
5  话剧研究之回顾 田本相 78-92
6  现代戏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朱栋霖,张鹰 93-120
7  现代散文研究评述 汪文顶 121-140
8  现代杂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华 141-152
9  中国现代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的回顾 黄修己 153-168
10  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述评 刘增杰 169-195
11  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回顾 黄曼君 196-223
12  文学一文化批评研究实践的个案考察 陈继会 224-240
13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乐黛云,吉令旭 241-253
14  通俗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范伯群 254-267
15  1994年7—9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选目  268-270
1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总目录  271-27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2期
1  鲁迅研究的传统与当代发展 高远东 1-6
2  近年来青年鲁迅研究学者的研究趋向 朱晓进 7-19
3  郭沫若文学研究十五年 魏建 20-35
4  茅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叶子铭,丁帆 36-53
5  结束与开端:巴金研究的跨世纪意义 陈思和 54-67
6  开创“老舍世界”诠释与研究的新局面 吴小美,古世仓,李阳 68-92
7  曹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袁国兴 93-109
8  沈从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凌宇 110-135
9  艾青研究十五年 陆耀东 136-151
10  丁玲研究述评 陆文采 152-166
11  十五年来赵树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董大中 167-179
12  学科的尴尬与学者的自觉 杨义 180-191
13  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正在走向成熟 樊骏 192-230
14  学会十五年工作的回顾 钱理群 231-236
15  印度文学对郭沫若思想的影响 周红 237-243
16  试论丁西林剧作的唯美倾向 孔庆东 244-251
17  理想人格追求中的生命形态——论林语堂小说创作的人物构成 阎开振 252-262
18  穆旦诗《五月》分析兼论穆旦诗思 冯金红 263-270
19  编后记  271-27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3期
1  世界反法西斯叙事文学的几种创作模式和中国抗战文学的特点 徐文欣 1-19
2  战时东南文艺运动之历史描述与评估 王嘉良 20-34
3  抗战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往 苏光文 36-51+35
4  《野草》中的声音意象——《野草》诗学研究之一 张闳 52-72
5  复仇与埋葬——关于鲁迅的《铸剑》 丸尾常喜,秦弓 73-93
6  鲁迅仙台时代思想的探索——关于“退化”意识的问题 阿部兼也 94-106
7  《阿Q正传》的叙述句法 川本荣三郎 107-124
8  关于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问题 温立三 125-138
9  陈独秀论中国小说 钟扬 139-149
10  《骆驼祥子》中《黑暗的心》的结构——老舍与康拉德比较研究 王润华 150-166
11  从缺失中引出生命传奇——由被腰斩的《连环套》和一次争论看张爱玲的小说世界 乔向东 167-179
12  文本、言说与生活——《上元灯》再探 陈国球 180-190
13  茅盾的政治与文学的侧面观——《子夜》的国际环境背景 桑岛由美子,袁暌 191- 210
14  汪曾祺四十年代两种不同调子的小说 杨鼎川 211-224
15  周文论 张大明 225-238
16  关于学衡派和新青年派论争的再认识 徐传礼 239-253
17  论“现代评论派”的创作 倪邦文 254-269
18  一部填补中国现代文学史空白的学术著作——《桂林抗战文学史》评介 魏华龄 270-274
19  一个重拾的历史话题——评《战时东南文艺史稿》 何勇 275-277
20  评范伯群、朱栋霖主编的《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 吴义勤 278-283
21  读《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 宋剑华 284-287
22  贺现代文学馆十周年 萧乾 288
23  十年磨剑赖巴金(题词) 邹荻帆 289
24  作家心血 文学宝库(题词) 周而复 289
25  春风和煦 十年有成——贺中国现代文学馆十周年 林海音 290-292
26  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十周年纪念欢呼 周颖南 293
27  1994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选目  294-298
28  《中国现代小品经典》 钱振纲 299
29  编后记  30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4期
1  中国现代新诗审美品格辨析 李夜平 1-26
2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散论 陈学超 27-45
3  新感觉派文学及其在中国的变异——中日新感觉派的再比较与再认识 王向远 46 -62
4  论近代日本戏剧对我国早期话剧创作的影响 黄爱华 63-80
5  俞平伯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 杜玲玲 81-91
6  泰戈尔与冰心笔下的儿童 陈文颖 92-108
7  巴金与萨珂、樊塞蒂事件 山口守 109-126
8  试论吴伯箫散文创作的特点 甄立 127-146
9  民间原型的再造——对沈从文《边城》的原型批评尝试 李继凯 147-161
10  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 艾光辉 162-182
11  启蒙神话的坍塌和殖民文化的反讽——《围城》主题与文化策略新论 张清华 183 -202
12  智者千虑 或有一失——试论《围城》的缺陷与不足 叶振忠 203-212
13  戴望舒研究综述 张林杰 213-234
14  郁达夫研究综述 黄德志 235-260
15  关于叶鼎洛的卒年及其他 艾以 261-266
16  台静农一篇被遗忘的序文 陈元胜 267-273
17  世俗的文人 人文的世俗——读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 曹云 274 -279
18  在接受理论框架的内部和外部——读王卫平《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成健 280-283
19  追寻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意识新方法——评《中国观代文学历史比较分析》 秦天 284-289
20  曹禺研究在文化深层次上的突破——评宋剑华《困惑与求索—论曹禹早期的话剧创作》 龙泉明 290-293
21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纵横论——评昌切《思之思——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论》 王达敏 294-299
22  一个边疆人的怀念与歉疚 李光荣 300-301
23  命若红烛照人间——北京举行“纪念靳以诞辰85周年暨逝世35周年座谈会” 计蕾 302-304
24  编后记  305-30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1期
1  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 汪晖 1-7
2  建立多元化的文学史观 吴晓东 8-15
3  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 旷新年 16-24
4  “言”与“不言”之间——《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总序 钱理群 25-35
5  试析沦陷区改编剧的盛行 朱伟华 36-48
6  陈隄:无边暗夜里的追寻者 马伟业 49-55
7  反驳与偏离——张爱玲小说对于新文学的反抗 乔向东 56-70
8  张爱玲小说结构艺术 林亦修 71-80
9  《茉莉香片》解读 宋家宏 81-89
10  张爱玲:压抑处境与歇斯底里话语的文本 林幸谦 90-103
11  卢梭与老舍的小说创作 董炳月 104-121
12  老舍与革命和政治 汤晨光 122-135
13  论路翎小说主人公的“疯狂” 王志祯 136-149
14  周作人与基督教文化 王本朝 150-159
15  林语堂与小品文 周质平 160-171
16  沈从文与基督教文化 王学富 172-188
17  作家政治思维定势与话剧结构形态 陈咏芹 189-203
18  论周作人的个性主义文学思想 胡有清 204-215
19  鲁迅《铸剑》新探 姚新勇 216-224
20  关于周作人研究的几个问题 王福湘 225-241
21  人本主义文学史观质疑——与朱德发先生商兑 葛红兵 242-256
22  林志浩先生生平  257
23  他实现了他的追求和人生价值——悼念林志浩先生 阎焕东 258-263
24  林志浩的《鲁迅传》“情结” 钟轩 264-267
25  新文学报刊版本考述 张伟 268-276
26  评《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 孔庆东 277-282
27  读《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 封世辉 283-288
28  《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漫谈 舒敏 289-294
29  1995年1—3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295-307
30  《中因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总目录  308-314
31  编后记  315-3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2期
1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吴晓东 1-16
2  重审中国新诗发展的启端———初期白话诗研究综述 李怡 17-19+21-31
3  论作为新诗评论家的唐湜 张欣 32-39
4  诗坛的智者与顽童——诗人杜运燮论 余峥 40-54
5  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王富仁 55-78
6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概论 慧 78
7  我们的教学与科研的格局 范伯群 79-89
8  中国社会转型期大都市生活的浮世绘——对本世纪一、二十年代社会——言情小说价值的思考 谢庆立 90-102
9  中国武侠小说创作的“现代”走向——民国时期武侠小说概述 徐斯年,刘祥安 103 –111
10  等待超越:侦探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 汤哲声 112-119
11  渔樵话里成兴废——中国近现代通俗历史小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轮廓 陈子平 120-127
12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审美论 慧 127-128
13  近代通俗话剧及其历史价值 陈龙 129-138
14  俞平伯:人世无常与刹那主义——现代文学主题的佛学分析之一 谭桂林 139- 145
15  表现主义与林语堂的文学观念 周可 146-160
16  论三十年代散文三派 王爱松 161-182
17  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 慧 182
18  《围城》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联结 王卫平 183-196
19  聂绀弩的创作 姚锡佩 197-213
20  王礼锡研究资料 今 213
21  论陈楚淮的话剧创作 丁敏 214-225
22  凡宰特致巴金的信凡宰特致本社黑浪同志信——殉道者遗书之一 山口守 226- 231
23  1927年7月23日凡宰特致巴金的信 李今,山口守 232-239
24  新发现的废名四篇著作 吉贞杏 239-246
25  选择与理解——五四时期译介日本文学的一种现象 秦弓 247-259
26  关于熊式一 龚世芬 260-274
27  一部立体的诗意的流派史——评柯文溥《中国新诗流派史》 王毅 275-280
28  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的现代文学史——评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 秋山洋子,刘晴 281-287
29  中国现代戏剧研究:走向新世纪——读田本相主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 张健 288-300
30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研讨会纪要 姚丹 301-305
31  俞元桂教授逝世 汪文顶 306-307
32  1995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308-317
33  读者来信摘登  318
34  编后记  31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3期
1  “茅盾传统”:值得深入讨论的历史命题——对深化茅盾研究的一点思考 王嘉良 1-14
2  茅盾内在的文化矛盾 曹万生 15-23
3  论《虹》——试探茅盾作品的“非写实”因素 是永骏 24-39
4  上海:媒介与语境——读《子夜》 铃木将久,李家平 40-61
5  在茅盾研究的边缘 黄继持 62-69
6  写史偏多言外意——从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看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建构 罗岗 70-93
7  父亲雕像的倾斜与颓败——谈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亵渎父亲”母题 贾植芳,王同坤 94-99
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民族形式论争”研究 金会峻 100-121
9  女权/女性主义——重估现代性的基本视角 刘慧英 122-127
10  错位的对接——漫谈中国文学现代化 宋剑华 128-136
11  “颓加荡”的耽迷:十里洋场上的艺术狂欢者 解志熙 137-166
12  从《新青年》到《新潮》——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 沈卫威 167-183
13  虽希求光明 却惧怕血腥——林语堂“转向”原委辨析 杜运通 184-198
14  《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作品选》 竹寺 198-199
15  论苏金伞的诗歌语言及其诗意生成机制 张俊山 200-216
16  重读《伤逝》 周伟鸿 217-226
17  文化的“混血儿”——陶晶孙与日本 滨田麻失 227-235
18  重读张爱玲《金锁记》 邵迎建 236-252
19  试论海派小品的多重文化意识 景秀明 253-265
20  只求实证写心声——俞元桂先生的治学风范 汪文顶 266-271
21  徐树铮与新文化运动——读书札记二则 陈思和 272-287
22  《七月文丛》全目考略 朱金顺 288-292
23  《赵清阁文艺生涯年谱》补正 陈学勇 293-297
24  新视角的独特魅力——简评《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 胡善顺 298-301
25  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新的添加”——读《迟到的探询》 张先飞 302-306
2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开拓——读《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秦川 307 -312
27  “文化”“文学”双重意识的直面渗透——评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 席扬 313-318
28  走向成熟 走向经典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学术讨论会综述  319-326
29  1995年7月—9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327-336
30  编后记  337-33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4期
1  《野草》的空间意象与文明颓败意识 张闳 1-17
2  “生死场”——鲁迅生死观的文化哲学意蕴 吴小美,肖国庆 18-29
3  论《药》的叙事结构 郭树竞 30-43
4  论艾青诗的宗教意识 汪亚明 44-56
5  艾青与波德莱尔 常文昌 57-73
6  关于《龙须沟》和《茶馆》 于是之 74-85
7  文学批评对老舍创作的影响 石兴泽 86-98
8  “五四”雅俗小说并存格局的历史生成 吴秀亮 99-119
9  意象性与中国现代诗艺 吴晓东 120-132
10  江湖之忧更潇洒——论郁达夫及其纪游文学 姜静楠 133-147
11  我志谁与亮 赏心唯良知——论俞平伯散文之“洒脱” 傅瑛 148-161
12  论郭沫若对中国小说艺术模式的革新 季桂起 162-178
13  抗拒的神话和转向的启蒙——对沈从文文化策略的一个再回顾 张清华 179-197
14  张爱玲的《传奇》与绘画艺术 王喜绒 198-218
15  方鸿渐论 胡尹强 219-232
16  评新时期的冰心研究 李玲 233-250
17  梁实秋与中国新人文主义 马利安&#8226;高利克,张林杰 251-275
18  女权批评:解构与比较——评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 李继凯 276-281
19  探寻那渺茫的民族心路——评宋益乔《十年心路渺茫》 段从学 282-285
20  1995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286-291
21  编后记  29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1期
1  不怕颠覆 只怕误读 严家炎 1-3
2  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随想 赵园 4-6
3  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几点建议 丁帆 7-9
4  回应新儒学的挑战 张永泉 10-15
5  危机主要不在于“人满为患”和“空间狭小” 范伯群 16-19
6  要猛进,尤须扎扎实实 陆耀东 20-24
7  当前的文艺思潮与现代文学研究 支克坚 25-29
8  历史的反思,直逼“五四” 黄修已 30-35
9  现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对策 朱德发 36-41
10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与现代品格 易竹贤 42-45
11  批评的偏至──近年来的解放区文学研究 刘增杰 46-54
12  “现代化”视野与现代文学“新”的特质 黄曼君 55-60
13  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纲 钱理群 61-66
14  学术史上的“现代文学” 陈平原 67-73
15  “古典化”与“平常心”──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若干断想 解志熙 74-90
16  “叙述”与“描写”──四十年代小说艺术论之一 范智红 91-115
17  论抗战时期的社会言情小说 孔庆东 116-131
18  近代小说理论浅探 王德禄 132-141
19  晚年林纾与新文学运动 刘克敌 142-152
20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芽期研究──从晚清到“五四” 孙永丽 153-168
21  “五四”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转型 王泉根 169-180
22  论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 张宇凌 181-195
23  走向学院派──关于《文学新思维》的思考 朱栋霖 196-201
24  形式批评三题 刘祥安 202-209
25  “中国视角”与现代文学研究 陈子平 210-217
26  自传性:现代女作家“女性写作”的途径 陈龙 218-227
27  叙事学与中国现代小说 方忠 228-235
28  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杨新敏 236-243
29  现代通俗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 朱志荣 244-250
30  新历史主义对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启示 李勇 251-258
31  郑敏诗论 张同道 259-273
32  论穆木天五四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 陈方竞 274-288
33  朱光潜早期美学观探索 周义 289-296
34  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盂建煌 297-304
35  文学思潮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刘钦伟选编《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作品选》 蓝棣之 305-309
36  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的科学品格──评庄钟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与实践》 周可 310-314
37  解读诗史 建构诗学 展望诗坛──1996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阿川 315-319
38  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召开第七次学术研讨会  320-32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2期
1  民国10年(1921)日记 王统照 1-34
2  文言小说五篇 王统照 35-58
3  王统照研究的概述与反思 杨洪承 59-75
4  回忆父亲王统照 王济成 76-81
5  鲁迅旧体诗新论 李怡 82-101
6  时间与空间的象征性形象──茅盾初期小说中的象征性研究之一 沈惠英 102- 115
7  生存边界性的话语意义──《生死场》的叙述策略 王本朝 116-126
8  论鲁迅对海派文化的批判 陈建新 127-141
9  湘籍现代作家创作中的精神特质 陈一辉 142-154
10  也论鲁迅与王国维 裴毅然 155-161
11  论徐訏的“诗化之剧” 盘剑 162-176
12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阶段性特征 王毅 177-192
13  新诗的主体、载体与受体 章亚昕 193-204
14  “战国策派”和“日本浪漫派” 王向远 205-216
15  “五四”人文精神寻踪 吴秀明 217-230
16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特征分析 李杭春 231-242
17  沈从文《看虹录》研读 贺桂梅,钱理群 243-272
18  韩国的中国新文学研究近十七年的情况简析 朴宰雨 273-297
19  谈谈沦陷区文学研究中的历史感问题──以《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中的华北部分为例 张泉 298-312
20  发掘乡土文学独特的文化审美意蕴──杨剑龙《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读后 黄健 313-317
21  跨越古今文学的桥梁工程──评汤哲声著《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转型》 杨新敏 318-322
22  走向对作家的“真知”──读《沈从文评传》 贺兴安 323-327
23  鲁迅文化思想研究的新硕果──评高旭东著《文化伟人与文化冲突》 龙泉明 328 -332
24  检阅新成果的又一次聚会──郁达夫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 蒋增福 333-337
25  王瑶学术思想讨论会在京举行 晓里 338-339
26  编后记  34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3期
1  坚持实践标准 进行新的综合 汪应果 1-6
2  现代文学学科体系的艰难整合 赵江滨 7-11
3  现代文学的四个层面及其现代性 沈义贞 12-16
4  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主体性的反思 吕周聚 17-22
5  正确估价新儒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冲击” 夏德勇 23-27
6  《茅盾──“人生派”的大师》 黄侯兴 27
7  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整体性问题看学科危机 徐清 28-31
8  新感觉派和二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 李今 32-56
9  《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 魏建,贾振勇 56
10  《异秉》、《职业》两种文本的解读 王枫 57-78
11  试论余华小说中的后人道主义倾向及其对鲁迅启蒙话语的解构 耿传明 79-92
12  都市的线条: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笔下的上海 张英进,冯洁音 93-109
13  《胡适与中国文化转型》 宋剑华 109
14  中国杂文由古典向现代嬗变的历史文化合力 姚春树 110-119
15  徐懋庸和“鲁迅风”杂文 袁勇麟 120-133
16  《中国现代诗潮与诗派》 游友基 133
17  重现的时光──论鲁迅的回忆性散文 郑家建 134-146
18  渗透童心的女性世界──苏雪林散文集《绿天》 李玲 147-153
19  论沈从文游记体散文的文体特征 哈迎飞 154-164
20  试论上海沦陷区女性散文的审美取向 吕若涵 165-176
21  对自我失落的反思──端木蕻良和他的姊妹篇《初吻》和《早春》 孔海立 177- 189
22  《左联五烈士评传》 郑择魁,黄昌勇,彭耀春 189
23  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 闻敏 190-206
24  周扬与胡风: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影响的不同接受 陈顺馨 207-217
25  论胡风编辑思想的几个特征 鲁贞银 218-234
26  忆念:一片遥远的风沙──我的抒情诗 唐湜 235-265
27  萧乾研究述评 王嘉良 266-284
28  郁达夫早年家庭经济状况及其成员关系 袁庆丰 285-296
29  刘大白姓名的由来 金溥人 297-298
30  冯望岳《郭沫若的文学世界》读后 刘纳 299-306
31  新方法的内化与本土批评的重构──评《文学新思维》 杨新敏 307-311
32  填补空白 破解谜团──评介《高长虹评传》 陈景春 312-316
33  编后记  322-32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
1  文学研究会文化历史形态的还原──现代中国文学社群文化形态的个案研究 杨洪承 1-26
2  关于白话文运动的几点追问与思索 杜素娟 27-39
3  小城镇意识与中国新文学作家 栾梅健 40-54
4  女性的洞察──论萧红的《马伯乐》 艾晓明 55-77
5  论萧红“越轨的笔致” 杜玲 78-88
6  直面新的文化挑战 吴晓东 89-94
7  现代文学研究与坚持“五四”启蒙精神 孔庆东 95-102
8  论“现代性”在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阐释有限性 刘海斌 103-107
9  知堂小品散文的文体研究 黄开发 108-128
10  再释孙犁 张景超 129-141
11  冯至、穆旦四十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 姜涛 142-156
12  穆旦诗歌的性格 金素贤 157-166
13  论林语堂的文化涵养与文化家庭小说 朱东宇 167-186
14  《王贵与李香香》与三边民歌 张器友 187-193
15  论克罗齐对朱光潜思维方式的影响 王攸欣 194-207
16  无治主义&#8226;油滑&#8226;杂文──鲁迅研究札记 徐麟 208-223
17  写出人性深处的原始悲怆──谈张爱玲的家庭题材小说《金锁记》和《创世纪》 谭桂林 224-231
18  时代的负荷者──七巧论 吴敏 232-242
19  现代“新女性形象”小说叙事的诗化特征 李树槐 243-253
20  论欧阳予倩话剧结构艺术的民族化特色 周国良 254-260
21  回旋的诗情──试论林徽因的诗 松浦恒雄,吴俊 261-278
22  书讯  279-28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1期
1  1912─1919:终结与开端 刘纳 1-26
2  尴尬的叙述者──苏曼殊《碎簪记》细读 余杰 27-36
3  浮士德精神的中国化审美诠释 张辉 37-53
4  谢六逸与日本文学 张嘉谚 54-64
5  解读老舍:他的文化启蒙主义的特点 孔范今 65-84
6  老舍在“十七年”间的创作 孙洁 85-102
7  鲁迅的“夜间经验”与写作 张闳 103-118
8  张爱玲的“背后” 倪文尖 119-138
9  小说家周立波的开端 王培元 139-148
10  林语堂小说论 孙凯风 149-166
11  沈祖棻创作论 姚丹 167-177
12  庐隐的情爱世界──兼与郁达夫比较 常立霓,吴小美 178-188
13  熊佛西的定县农村戏剧实验 王少燕 189-202
14  构筑历史与人生的诗境──现代历史小说的一种解读 叶诚生 203-215
15  传统叙事母题的现代语义──《寒夜》人物论 辜也平 216-225
16  生命意识的浪漫色彩──读无名氏的小说 赵凌河 226-235
17  无名氏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汪应果,赵江滨 236-243
18  后期浪漫派小说漫说 皇甫晓涛 244-248
19  新发现的废名佚诗40首 吴晓东 249-260
20  华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中的史实辨正问题 张泉 261-270
21  老向的创作与年表 田青 271-282
22  丰村传略与创作年表 袁桂娥 283-292
23  黑婴早期创作与年表 巫小黎 293-30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2期
1  巴金致凡宰特第三函 山口守 1-4
2  巴金致萨凡援救委员会的信 山口守 5-7
3  巴金和凡宰特往来书信编目 山口守 8
4  巴金在一九五八年 周立民 9-28
5  论女性自我生命选择──也谈《寒夜》 张沂南 29-40
6  论胡适五四时期对“团圆”观念的否定 钟军红 41-54
7  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 邱岭 55-73
8  钱钟书讽刺意识新探 金泰万 74-86
9  “不忍的爱”与“不忍的恨”──鲁迅笔下的“亲人之间互爱互害”情结 沈庆利 87-97
10  老舍与中国现代幽默思潮 王晓琴 98-112
11  “经济破产”作为叙事来源 金宏宇 113-123
12  论萧红《商市街》四个重要的空间意象 陈洁仪 124-134
13  周作人与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 赵京华 135-155
14  周先生 武者小路房子,董炳月 156-159
15  周作人致长岛丰太郎 董炳月 160-161
16  周作人与《新村》杂志 董炳月 162-168
17  双重意义的女性文本:张爱玲的女性主体论述 林幸谦 169-188
18  世俗闪耀出智慧──张爱玲散文品格论 罗华 189-202
19  “灰色化”:新文学中知识分子向民众认同的三种过程 张福贵 203-214
20  庐隐家世与生平事迹拾遗 王维燊 215-230
21  “竭力推动着抗战运动”──胡山源主编的《申报&#8226;自由谈》 唐纪如 231-244
22  现代散文家易君左 李达轩 245-251
23  识徐志摩的一段佚文 陈学勇 252-256
24  《昨日丛书》总序 贾植芳 257-258
25  《新文学散札》发微 冉云飞 259-270
26  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 刘安海 271-277
27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的新开拓──读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 李怡 278 -281
28  读《创造与选择──论前期创造社的文化艺术精神》 贾振勇 282-286
29  阐释与整合的实绩──评《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 李金涛 287-290
30  编后记  29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3期
1  关于田汉南国戏剧的再思考──为纪念田汉诞辰百周年而作 宋宝珍 1-18
2  苦难时代的蚀刻──中国现代文学一瞥 萧乾,傅光明 19-49
3  周氏兄弟《随感录》考证 汪卫东 50-62
4  五四作家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的译介 尹康庄 63-74
5  徐志摩研究综述 李掖平 75-95
6  理想与希望之孕──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文学 孙晶 96-121
7  出版史上的赵家璧 赵敬立 122-139
8  从“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之争看新感觉派的文艺观 李今 140-170
9  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与自由主义文学 刘川鄂 171-186
10  闻一多与鲁迅文学传统 江锡铨 187-205
11  论孙犁和平时期的小说创作 傅瑛 206-214
12  曹禺:出走情结与戏剧创作 李光荣 215-226
13  批评话语与叙述话语──茅盾小说中的批评者 马云 227-239
14  试论周作人研究民俗文化的立场和态度 罗兴萍 240-250
15  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识 李福熙 251-272
16  陈思和的现代文学作品授课 裴毅然 300-305
17  从文化视角看鲁迅的文学观──读朱晓进《鲁迅文学观综论》 稂诗曳 306-310
18  战后50年的一个最好的小结──评铃木正夫的《郁达夫在苏门答腊》 丸山升,霍士富 311-314
19  走进郁达夫的心理迷宫──读《郁达夫:挣扎于沉沦的感伤》 巫小黎 315-317
20  民族精神的烛照──评《东北现代文学史论》 查振科 318-320
21  编后记  327-32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4期
1  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 杨联芬 1-29
2  穿越城市文明的三次精神还乡──沈从文小说创作心理阐释 王友光 30-47
3  晚清狭邪小说的男主人公形象 赵爽 48-62
4  张恨水的报人角色 张涛甫 63-72
5  沪港洋场中的苍凉梦魇──论张爱玲的前期小说创作 范伯群,季进 73-91
6  徐訏喜剧论 张健 92-105
7  诗性的呈现与导演的二度创造──试论焦菊隐的导演美学思想及其实践 邹红 106-125
8  中国现代诗剧:坠落的“欧福里翁” 张时民 126-143
9  陈铨《野玫瑰》浅议 万安伦 144-153
10  郑振铎前期的文学观 郑振伟 154-172
11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传统人文精神 马俊山 173-189
12  三十年代报告文学理论的“拿来”与创造 丁晓原 190-203
13  历史:合谋与批判──略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王侃 204-216
14  论徐志摩的性灵自由 许世旭 217-235
15  老舍与冯玉祥的交往和友谊 张桂兴 236-273
16  评刘洪涛著《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 高恒文 274-281
17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评杨洪承著《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 吴言 282 -284
18  评李标晶《中国现代散文诗艺术论》 黄爱华 285-28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1  开幕词:近年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向 严家炎 1-4
2  开放学科边界与人才训练 赵园  5-8
3  从《文学兴国策》看晚清与新文学的关系 袁进 9-15
4  写作以疗伤的“小女子”──读黄碧云小说《失城》 刘绍铭 16-25
5  宗教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谭桂林 26-39
6  关于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的思考──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想到的 何西来 40-56
7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三十年代文学 朱晓进 57-66
8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 吴晓东,倪文尖,罗岗 67-80
9  京剧与电影文学研究对于现代文学学科的意义 袁国兴 81-95
10  闭幕词:我们的收获与期待 陆耀东 96-97
11  老舍的文化批判与文化理想 汤晨光 98-111
12  中西文化的聚光镜──老舍《二马》论 沈庆利 112-125
13  现当代文学与大学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序 钱理群 126-143
14  西南联大中文系、外文系和校园里的新文学创造 姚丹 144-161
15  新式印刷、租界都市与近代出版资本的形成──商务印书馆创立的前前后后 王中忱 162-174
16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 杨扬 175-187
17  新文学传播中的开明书店 叶桐 188-209
18  论鸳蝴小说的无意义特征──现代无意义写作研究之一 李荣明 210-228
1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产生  228-229
20  红卫兵诗歌时空意象的神话原型 王家平 230-242
21  论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性意识 申东顺 243-250
22  何其芳的小说《浮世绘》浅析 李夫泽 251-258
23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以《批评空间的开创》为中心 余凌 259-274
24  文学史家的想象与宿命──文学史制度与“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孟繁华 275-280
25  文学史意义的失构──“新写实”与“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赵学勇 281-297
26  孙昌熙先生生平简介  298
27  秋风秋雨悼吾师──孙昌熙先生与现代文学 高旭东 299-304
28  编后记  319-32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2期
1  胡适与白话文运动 旷新年 1-39
2  吴宓的“好梦”及其“难圆”──《学衡》存在期吴宓文化启蒙蓝图剖析 苏光文 40-57
3  硝烟中的迷失──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话语 李新宇 58-79
4  论萧红《马伯乐》对“抗战文艺”的消解方式 陈洁仪 80-90
5  抗战时期的文艺批评 李葆琰 91-101
6  端木蕻良和他小说(1933—1943)中的自我形象 孔海立 102-115
7  端木蕻良小说的叙事特点 秦弓 116-132
8  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黎湘萍 133-150
9  关于当代小说早期流向的背景分析 董之林 151-164
10  论鲁迅与墨子的思想联系 高远东 165-181
11  鲁迅《故乡》新论 王学谦 182-189
12  迷人而难启的“黑箱”──评废名的诗 罗振亚 190-204
13  徐志摩诗艺的内在结构分析 毛迅 205-219
14  陈敬容:在新鲜的焦渴中沉思与创造 蒋登科 220-234
15  湿漉漉的生命“隐喻”──张爱玲论 王巧凤 235-240
16  时代、女性关怀与女性文本──关于萧红《生死场》等著作的思考 曾利君 241- 246
17  郑振铎散文的文化内蕴 黄科安 247-256
18  《离婚》重读 白杨 257-264
19  传统品格的坚守与重塑──论老舍小说中的女性观 王桂妹,郝长海 265-275
20  《羊》的版本及其他 赵国忠 276-278
21  新的可能性──读近年出版的几本现代文学史的笔记 钱理群 279-296
22  “映现出一个完全的老舍先生”──读张桂兴《老舍年谱》和《老舍资料考释》 王晓琴 297-300
23  1998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301-30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
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商务印书馆 王中忱 1-14
2  社团、势力及其它──从一个角度介入五四文学史 刘纳 15-26
3  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80周年座谈会综述 沈庆利 27-36
4  郑择魁生平简历  36
5  “青春,美,恶魔,艺术……”──唯美一颓废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戏剧(上) 解志熙 37-63
6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问题 支克坚 64-89
7  “新月派”的文学策略──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群体的“亚政治文化”特征之一 朱晓进 90-105
8  四十年代诗歌写作中的“摄影主义”手法研究 姜涛 106-134
9  德国文学在中国(1915-1949)──在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的讲演 陆耀东 135- 143
10  “第三条抒情的路”──新发现的几篇穆旦诗文 姚丹 144-158
11  本文所论穆旦佚诗、佚文目录:  159
12  “他死在第二次”(书评) 穆旦 160-163
13  慰劳信集(书评) ──从《鱼目集》说起 穆旦 163-167
14  一九三九年火炬行列在昆明 穆旦 167-170
15  伤害 穆旦 170-171
16  春 穆旦 172
17  在动乱中庄严跳动的心 武者小路实笃 173-174
18  展示儒者与佛教的固有形态 周作人 174-176
19  译者附记  176-177
20  巴金与丽尼 纪申 178-185
21  体验的艺术──论冯至四十年代创作 冯金红 186-206
22  个性&#8226;情感与气质──论陈学昭的创作 钟桂松 207-214
23  丁玲与人称代词的定型化倾向 袁世全 215-218
24  一个不应被忽略的创造社诗人──邓均吾 吕进,蒋登科 219-234
25  鲁迅人生体验中的《故事新编》 李怡 235-252
26  价值中心的损失、替代与现代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 王毅 253-267
27  大后方戏剧现象概观 胡润森 268-283
28  杨义治学的特点与经验 樊骏 284-298
29  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史料建设的圆满终结──《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评介 张泉 299-308
30  1998年7─9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309-317
31  编后记  318-31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4期
1  “五四”接受史和“五四” 吴福辉 1-3
2  80─90年代对“五四”的重构 贺桂梅 4-9
3  论新诗草创期诗思意识的觉醒与现代诗境的开拓 骆寒超 10-35
4  近现代文体演变的历史鸟瞰 孙宝林 36-57
5  三十年代的三种戏剧运动 张健 58-73
6  回到原初──解放区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刘增杰 74-87
7  祭祀仪式:鲁迅小说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张全之 88-104
8  物理&#8226;人情&#8226;原型──张爱玲小说的“镜象”描写 刘锋杰 105-125
9  庐隐的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的叙事分析 奉仁英 126-136
10  新民之道──梁启超的文学功用观及其对“五四”文学观念的影响 黄开发 137- 160
11  《雪朝》诗人群诗论初探 张洁宇 161-174
12  伴和着生命的潮浪──现实主义与陈敬容诗歌创作 李媛 175-196
13  丁西林剧作中的性心理 孔庆东 197-211
14  悄然吟唱着生命的悲歌──论萧红的艺术个性 张志平 212-229
15  曹著《鲁迅评传》引文出处漫评 朱金顺 230-239
16  略论中国新文学研究中的几个版本学问题 蔡军 240-250
17  陆蠡研究述评 贾晓荣 251-259
18  鲁迅研究的新收获──谈刘泰隆著《历史的高峰》 万平近 260-267
19  基督教究竟给了中国现代文学什么 评杨剑龙著《旷野的呼声──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 德明 268-273
20  邮购启事  274
21  1998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275-280
22  编后记  28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1期
1  树立中国文学研究的国际文化意识 严绍璗 1-10
2  “荒原”与“古城”──30年代北平诗坛对《荒原》的接受和借鉴 张洁宇 11-27
3  “青春,美,恶魔,艺术……”──唯美一颓废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戏剧(下) 解志熙 28-52
4  家族生活和新旧代替之际的人──以四部现代长篇家族小说为中心 梅雯 53-75
5  20世纪学者随笔略论 喻大翔 76-89
6  论《故事新编》的绘画感 郑家建 90-108
7  鲁迅《故乡》的阅读史与中华民国公共圈的成熟 藤井省三 109-128
8  论杨晦的文艺思想和文学批评 孙玉石 129-162
9  郁达夫文类选择及其文学理想 洪焌荧 163-191
10  穆旦的诗歌想象与基督教话语 吴允淑 192-210
11  老舍小说融中西诗学的实践 徐德明 211-222
12  张我军与沦陷时期的中日文学关联 张泉 223-236
13  五四前后的林纾 王枫 237-251
14  待圆的梦──关于编撰《文学副刊主编辞典》和痖弦的通信及说明 王景山 252- 270
15  历史的意义与学术的魅力──读刘纳《嬗变》 李怡 271-276
16  不可重复的解读──谈蓝棣之和他的《现代文学经典:症侯式分析》 李今 277- 282
17  回忆我当“保姆”的日子 严家炎 283-290
18  本刊无故事,仅留下脚印 吴福辉 291-293
19  第五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周立民 294-29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2期
1  《丛刊》:又一个十年(1989—1999)———兼及现代文学学科在此期间的若干变化(上) 樊骏 1-16
2  继往开来,迈进新世纪——纪念《丛刊》创刊20周年座谈会综述 王晓琴 17-20
3  人性的贫困和简陋——重读沈从文 刘永泰 21-36
4  “新浪漫派”文学的“黑夜情调” 耿传明 37-51
5  论凌叔华的女性故事 刘新华 52-64
6  《雷雨》:一部男性话语语境中的人性忏悔录 白薇 65-72
7  辛笛诗歌的艺术手法解析 蒋登科 73-81
8  郭沫若的辩解 何尔光 81
9  巴金的无政府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刘慧英 82-92
10  20世纪中国巴金研究掠影 李存光 93-98
11  中国与日本、苏俄老舍研究比较论 石兴泽 99-115
12  老舍与萧乾 杉野元子 116-130
13  “在我们贫瘠的餐桌上”:50年代的台湾《现代诗》季刊 奚密 131-161
14  香港文学的“现代”之探寻 张慧敏 162-190
15  “打架”,“杀开了一条血路”——重评创造社“异军苍头突起” 刘纳 191-216
16  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潜在影响 陈国恩 217-229
17  论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运动 宋剑华 229-242
18  关于“文明戏”的再思考 常彬 243-251
19  我看韩国学院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研究 李宝暻 252-263
20  陈子善的“文人事” 为松 264-268
21  评《林语堂的文化情怀》 王智慧 269-271
22  “20世纪中国文学与语言问题”座谈会纪要 赵稀方 272-274
23  钱钟书眼里的周作人 何尔光 274
24  王瑶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 王晓琴 275-276
25  提倡写《补白》 黄修己 277
26  编后记  27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3期
1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王富仁 1-36
2  新书林  36
3  鲁迅的《破恶声论》及其现代性 乐黛云 37-48
4  书讯:日本人编译《中国现代文学精粹选》出版 秦弓 48
5  《野草》情爱道德主题辨析 李天明 49-85
6  废名谈玄 哈尔克 85
7  施蛰存同鲁迅的交往与交锋 杨迎平 86-96
8  文学的重新定义 旷新年 97-124
9  “左联”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记述 张小红 125-131
10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洪子诚 132-145
11  论中国现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轨迹 戴光中 146-154
12  百年中国文学“史诗性”的个例分析与重估 凌云岚 155-166
13  周作人的“国家”与“文化” 董炳月 167-188
14  胡适批评陈寅恪 哈尔克 188
15  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是“鸳鸯蝴蝶派”的刊物吗? 柳珊 189-207
16  棋局已残,吾人将老——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老残游记》 余杰 208-227
17  《茶馆》:文学本与演出本之比较 李学武 228-244
18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农村宗法社会 万直纯 245-262
19  重读《我在霞村的时候》 叶立文 263-269
20  姜德明《书衣百影》略评 朱金顺 270-273
21  施蛰存的旧体诗 哈尔克 273
22  读刘增人著《王统照传》印象 杨洪承 274-280
23  悲观主义的启蒙思想家和散文文体大家周作人——读黄开发的《人在旅途》 吴成年 281-287
24  文学史写作的焦虑与期待——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研讨会综述 汪云霞 288-302
25  编后记  303-30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4期
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开幕词 严家炎 1-3
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纪要 秦弓 4-12
3  中国左翼文学运动中的高尔基 李今 13-40
4  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在苏州大学举办 苏新 40
5  对左联和左翼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逄增玉 41-52
6  新文学面临的挑战 张中良 53-64
7  经典的流动 朱栋霖 65-71
8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人气质》中译本 英溪 71
9  也谈新文学评价的标准 杨剑龙 72-74
10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下) 王富仁 75-109
11  异名剧作《鸣不平》与《黄金塔》 袁国兴 109-122
12  彷徨于文化血统与生理血统之间——从《断鸿零雁记》看苏曼殊独特的文化心理冲突 沈庆利 110-122
13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小说《二马》(1997年6月在荷兰国际比较文学大会上的发言) 温儒敏 123-128
14  “家”的拆解——巴金、张爱玲家庭小说之比较 朱育颖 129-143
15  苍凉中的超越——试论张爱玲小说《怨女》的艺术价值 胡光璐 144-158
16  论十四行诗式的中国化 北塔 159-188
17  论新诗在40年代和90年代的对应性特征 张桃洲 189-202
18  高长虹诗论 郝雨 203-225
19  李金发研究述评——纪念李金发诞辰一百周年 巫小黎 226-252
20  清末民初北京的报馆与早期京味小说的版本 于润琦 253-258
21  《丛刊》:又一个十年(1989—1999)——兼及现代文学学科在此期间的若干变化(下) 樊骏 259-281
22  任访秋先生生平  282-285
23  作家出任公使 英溪 285
24  那一片火红的枫叶——访秋师杂忆 刘增杰 286-291
25  好大一棵树——悼念任访秋先生 关爱和 292-294
26  深恩厚泽忆渊源 解志熙 295-301
27  日本的中国30年代文学研究会 英溪 301
28  先父任访秋教育思想与治学精神的师承及其他 任光 302-306
29  读《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 李继凯 307-311
30  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评程光炜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王德领 312-315
31  评龙泉明的新著《中国新诗流变论》 罗振亚 316-320
32  论文索引  321-325
33  编后记  326-32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1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王风 1-8
2  现代“文学”在中国的确立以文学教育为线索的考察 罗岗 9-25
3  建立“文学史学”的思考 郑家建 26-31
4  背着“语言的筏子”——废名小说《桥》的诗学解读 吴晓东 32-42
5  鲁迅鲜谈北京风土 何尔光 42
6  鲁迅小说的音乐式分析 张箭飞 43-71
7  《边城》与牧歌情调 刘洪涛 72-93
8  顾颉刚的感叹 哈尔克 93
9  论1946—1948年平津文坛“新写作”的形成 段美乔 94-117
10  论五四时期对俄国文学的接受 林精华 118-137
11  抗战时期的“集体创作” 孙晓忠 138-156
12  密语写作与新政治构建的日常生活的冲撞 胡风精神苦旅之一 刘宏伟 157-171
13  陈翔鹤两篇历史小说在六十年代的命运 张慧文 172-202
14  文学与麻将 哈尔克 202
15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红卫兵诗歌的精神特质之一 王家平 203-220
16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跋 顾农 220
17  《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 高远东 221-233
18  《背影》里的“背影”解读 蒋济永 234-239
19  刘半农对民歌俗曲的借鉴与研究 陈泳超 240-253
20  美丽的毁灭 闻一多的死亡意识 孔庆东 254-259
21  再读《我在霞村的时候》 秋山洋子,陈苏黔 260-264
22  方鸿渐的“围城” 周献 265-270
23  1998-199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王攸欣 271-298
24  历史观念、文化心态与文学研究 评姚丹《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 赵璕 299-304
25  “现代评论派”研究的新拓展 叶世祥 305-309
26  编后记  310-3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
1  “五四”批“黑幕派”一解 严家炎 1-6
2  不必羞愧的缪斯女神──我看通俗文学 钱谷融 7-8
3  能否换个角度来看 樊骏 9-14
4  文学现代化:多渠汇流的世纪大潮 范伯群 15-16
5  通俗文学与海派文学 吴福辉 17-18
6  传统与现代:且说《玉梨魂》 章培恒 19-20
7  近代翻译与通俗文学 李欧梵 21-22
8  妓女与城市文学 叶凯蒂 23-24
9  论民族主义文艺派所主张的民族主义的二重性格 钱振钢 25-45
10  几位现代中国诗人的文学史意义 王毅 46-59
11  试论海派小说的性叙事及其颠覆性 金秀妍 60-83
12  审美阐释的理论期待视野──关于现代文学评价标准的思考 朱德发,贾振勇 84 -90
13  《申报》与中国近现代报刊文学 鲁湘元 91-113
14  论四十年代上海“方型刊物” 汤哲声 114-126
15  论戴望舒晚年的创作思想 王文彬 127-144
16  巴金在朝鲜战场 周立民 145-162
17  “杨朔模式”漫议 李永建 163-174
18  《财主底儿女们》:苦吟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诗 秦弓 175-192
19  两种文化的隐喻──鲁迅的“狂人”与尼采的“超人” 姜玉琴 193-205
20  行为上的“暴民”与思想上的“顺民”──关于《原野》复仇行为和意识的批判 张富贵 206-215
21  张爱玲小说的文化模式 郭晓鸿 216-227
22  林语堂对现代小品文理论的建设与探索 黄科安 228-239
23  马凡陀:中国现代讽刺诗写作的重镇 杨四平 240-256
24  穆旦研究综述 陈林 257-282
25  阿Q思想的一个例证 一土 282
26  朱自清日记中的闻一多 商金林 283-300
27  日本诗人写给丁玲的诗 刘光宇 301-303
28  对史诗般历史的勾勒──评严家谈教授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 王文彬 304-315
29  胡润森逝世 李怡 315
3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王瑶学术基金管理条例  316-318
3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王瑶学术奖条例  318-319
32  编后记  320-32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1  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 严家炎 1-20
2  《文学周报》“梅兰芳号” 英溪 20
3  论鲁迅的文化论战 薛毅 21-53
4  中日学者合作研究沦陷时期北京文学 英溪 53
5  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 李新宇 54-74
6  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 王风 75-96
7  日本人编译《中国现代文学精粹选》小说3出版 英溪 96
8  对五四白话文学运动的语言学再认识 高玉 97-112
9  中国现代新诗流变与外来影响 陈晖 113-131
10  端木蕻良研究新成果 英溪 131
11  现代女作家乡土作品及其地位 乐铄 132-144
12  “学衡派”与20年代的国学研究 高恒文 145-160
13  清华校园文化与现代文学 张玲霞 161-180
14  曹禺研究述评 刘勇,李春雨 181-204
15  彭寄云女史小考 夏晓虹 205-215
16  谢冰莹与《黄河》月刊 孙晓娅 216-233
17  《骆驼祥子》故事时代考 刘祥安 234-245
18  辜鸿铭评说泰戈尔 英溪 245
19  2000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事记 毛晓平 246-248
20  论穆旦诗歌中的“异化”主题 李荣明 249-259
21  关于冰心“爱的教育”的评价 范紫江 260-269
22  “潜在写作”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李润霞 270-280
23  以细读为基础的诗歌史研究的新收获——评王毅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 龙泉明 281-283
24  读汪应果、赵江滨《无名氏传奇》 郭媛媛 284-287
25  “会通”的研究路向的探索——谈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 吴义勤 288-290
26  编后记  291-29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
1  九叶派诗歌批评理论探源 蓝棣之 1-13
2  论李广田三十年代的诗歌创作 秦林芳 14-27
3  论古今山水诗的衰变 杨志 28-46
4  佛心&#8226;童心&#8226;诗心──丰子恺现代散文新论 王泉根,王蕾 47-60
5  论林语堂的闲谈散文 谢友祥 61-74
6  吴宓与《大公报&#8226;文学副刊》 刘淑玲 75-93
7  重庆复旦大学的校园文学活动考略 李本东 94-111
8  晚清小说“现代性”一解 杨联芬 112-124
9  章太炎的白话文 英溪 124
10  道德优越感中的堕落《留东外史》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沈庆利 125-135
11  对郁达夫初期创作的叙事学解读 侯丽华 136-149
12  论郭沫若的小说艺术 程国君 150-159
13  六十年代小说艺术的探索与演化 董之林 160-184
14  胡适对整理国故的反思 英溪 184
15  论50~7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 程光炜 185-202
16  《林海雪原》与传统小说 李杨 203-217
17  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 邓利 218-229
18  论《苦闷的象征》对钱杏邨30年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王烨 230-239
19  徐訏的现代主义理论 赵凌河 240-251
20  2000: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李恰 252-270
21  学衡派研究述评 张贺敏 271-290
22  编后记  295-29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1  断岩深处的历史 旷新年 1-9
2  初入商务时沈雁冰的工作与待遇 李继凯 9
3  左翼文学话语的性质和功能 冯奇 10-14
4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文学史叙事 萨支山 15-22
5  关于左翼文学的几个问题 王富仁 23-29
6  《中国新文学大系&#8226;文学论争集&#8226;导言》资料出处有误 英溪 29
7  前期左翼文学的历史经验 张大明 30-34
8  苏共文艺政策、理论的译介及其对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 李今 35-60
9  另类的台湾“左翼” 黎湘萍 61-67
10  书讯 英溪 67-178+191-230+239-259+285
11  左翼文学是如何被消解的 王培元 68-73
12  左翼文学与当下中国文学 孟繁华 74-77
13  左翼文学资源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张梦阳 78-89
14  论《秦香莲》的改编——五六十年代戏曲改革的个案研究 张炼红 90-105
15  中学语文教材(1950~1977)中鲁迅作品的选录与解读 董奇峰,苗杰 106-124
16  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刊物比较 杨早 125-148
17  《青鹤》研究──三十年代上海旧式文人的生存和创作空间 魏泉 149-163
18  新感觉派小说与现代派诗歌的互动与共生──以《无轨列车》、《新文艺》与《现代》为中心 葛飞 164-178
19  为农民的写作与农民的“拒绝” 赵树理模式的当代境遇 范家进 179-191
20  《伍子胥》的西方资源与创变 张慧文 192-221
21  论施济美的小说创作 左怀建 222-230
22  唯美主义剧作《黑衣人》解读 兼论陶晶孙其人其文 宋伟华 231-239
23  深刻的历史反思的深刻与反思思维(上) 从支克坚先生的革命文学研究说开去 解志熙 240-259
24  丁玲受害之谜考辨 邢小群 260-285
25  2001年1-3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286-291
26  2001年1-4期《从刊》总目录  292-296
27  编后记  297-30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2期
1  “写实主义”下的文学阅读 中国文学史经典的生成 戴燕 1-28
2  “校”与“刊”相结合的北京大学透视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萌生根基的再认识 陈方竞 29-44
3  1948-1949:《大众文艺丛刊》 曾令存 45-69
4  若干重要诗集创作与评价上的理论问题 蓝棣之 70-90
5  旧体诗词与现代文学的啼笑因缘 黄修己 91-99
6  “向日葵”——一个诗歌意象的文化分析 张天佑 100-113
7  郁达夫诗出自唐诗考 刘麟 114-122
8  关露的新诗观 王芳 123-130
9  上演税与剧作家的职业化 马俊山 131-144
10  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说 冷露 145-155
11  20世纪初中国女权启蒙中的救国女子形象 刘慧英 156-179
12  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状况与巴金的《寒夜》 河村昌子 180-190
13  激情叙述下的革命言说 蒋光慈小说创作简论 王智慧 191-207
14  沦陷区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张泉 208-219
15  深刻的历史反思与矛盾的反思思维 从支克坚先生的革命文学研究说开去(下) 解志熙 220-241
16  中国现代诗学研究的可能性探索 评郑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 席扬 242-248
17  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 刘增杰,武新军 249-254
18  评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汪文顶 255-257
19  评《浙江20世纪文学史》 王思焱 258-264
20  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 杨洪承 265-268
21  读《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 张传敏 269-272
22  评《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 谈凤霞 273-276
23  田仲济先生生平 杨洪承 277-279
24  求真务实的学人风范 朱德发 280-284
25  田仲济先生与中国现代文学 蒋心焕 285-288
26  左联会址纪念馆修复后正式开馆 张小红 288
27  缅怀田老对我的教育 吕家乡 289-291
28  “穆木天先生学术思想讨论会”综述 蔡清富 292-296
29  “吴奔星先生70年文学道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周新萍 297-299
30  2001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300-304
31  编后记  305-30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1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 陈平原 1-31
2  “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 李宪瑜 32-44
3  戏剧性讽刺──论萧红小说文体的独特素质 艾晓明 45-64
4  路翎的文学世界与疯狂主题 金彦河 65-92
5  论钱钟书与形式批评 季进 93-110
6  重建家庭与女性的关系──以冰心、陈衡哲为中心 崔银晶 111-126
7  周作人对泰戈尔的误解 英溪 126
8  大众话语:生成之史──三四十年代的文艺大众化描述之一 文贵良 127-140
9  真实性&#8226;倾向性&#8226;时代性──中国现代主流文学批评话语中的几个关键词 黄开发 141-161
10  知性理论与三十年代新诗艺术方向的转变 李媛 162-181
11  陈独秀的泰戈尔观 英溪 181
12  早期新诗的“阅读问题” 姜涛 182-197
13  “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鲁迅的《秋夜》破译 胡尹强 198- 210
14  涓生的思路──《伤逝》重读 罗小茗 211-222
15  全球化、多元化与现代文学研究 袁进 223-233
16  作为视野和方法的文化研究 倪伟 234-240
17  全球化状态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主体的建构 袁盛勇 241-244
18  20世纪新诗史料工作述评 刘福春 245-272
19  《何其芳全集》佚文考略 朱金顺 273-281
20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 张大明 282-287
21  “私典探秘”的独创与偏至──评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 裴春芳 288-296
22  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的回顾与总结──读李岫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 吴成年 297-301
23  2001年7~9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302-308
24  编后记  309-31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
1  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杨联芬 1-28
2  “小说笔法”:林纾古文与“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 吴微 29-37
3  翻译文学: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 高玉 38-53
4  刘呐鸥的新感觉小说翻译与创作 王志松 54-69
5  试论周扬等延安文人的思想“突变” 吴敏 70-86
6  文艺奖金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 郭国昌 87-100
7  中国话剧百年述论 张健 101-125
8  论中国话剧的市民身份及其自我认同 马俊山 126-146
9  论老舍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 谢昭新 147-164
10  背负旧传统的“五四人”——苏雪林 黄忠来,杨迎平 165-179
11  《霜叶红似二月花》与茅盾的矛盾 何希凡 180-187
12  “荫蔽”与传统束缚 “五四”女性创作母爱书写的成因与意义 乐铄 188-198
13  商业与文化的同构《小说月报》创刊的前前后后 谢晓霞 199-209
14  诗意的私语《小说月报》散文的话语类型 丁晓原 210-226
15  2001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杨洪承 227-248
16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二) 张大明 249-262
17  政治涡流中的延安文人 王培元 263-270
18  走向整合转型的鲁迅研究 评冯光廉主编《多维视野中的鲁迅》 姜振昌,吕周聚 271-274
19  评吴小美等人《鲁迅与东西方文化》 程金城 275-280
20  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彭慧诞辰95周年纪念会暨学术讨论会” 李娟 281-283
21  “现代中国文学的中国古代文学资源”会议综述 蒋济永 284-289
2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290-294
23  编后记  295-29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期
1  胡风的理论问题解析(上) 王丽丽 1-26
2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在昨天和今天 支克坚 27-45
3  革命文学话语权的建立和发展 冯奇 46-66
4  四十年代的诗人节及其争论 王家康 67-86
5  战时香港文学:“中原心态”与本地化进程的纠结 黄万华 87-102
6  悖离现代文学传统的“大东亚文学”作家 张曦 103-115
7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下) 陈平原 116-155
8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原生态文学史图景 雷世文 156-166
9  一份不应忘记的现代派重要诗刊——论《大公报&#8226;文艺&#8226;诗特刊》 曹万生 167-176
10  周作人与尼采 曾锋 177-199
11  论师陀的“果园城世界” 马俊江 200-213
12  唐湜的长诗写作 崔勇 214-223
13  作为评论家的唐湜 孙良好 224-231
14  重读冰心 汪卫东,张鑫 232-241
15  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互补关系 范伯群 242-256
16  现代学者的三位女性文学史考察 林树明 257-265
17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三) 张大明 266-277
18  读李怡《七月派作家评传》 孙晓娅 278-281
19  寻找被遮蔽的真实 读《文事谈旧》 乔世华 282-284
20  2002年1~3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285-292
21  2002年1~4期 《丛刊》总目录  293-297
22  开拓性的散文研究专著──评《当代汉语散文交流变论》 李安东 297
23  编后记  298-29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开幕词 严家炎 1-5
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闭幕词 钱理群 6-10
3  易卜生剧在中国何时开始上演 英溪 10
4  新世纪“学术坚持”的象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综述 岳凯华 11-16
5  重返市民社会 建设市民戏剧──论40年代的话剧创作 马俊山 17-37
6  四十年代文学期刊扫描 刘增人 38-50
7  “延安文艺”与“当代文学” 萨支山 51-59
8  五十年代作家对旧作的修改 杨义 60-65
9  亚非作家会议与中国作家的世界认识 王中忱 66-84
10  今日研究胡风与沈从文的意义 吴福辉 85-91
11  胡风在四五十年代文学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严家炎 92-97
12  胡风的理论问题解析(下) 王丽丽 98-117
13  关于胡风与茅盾的交往、冲突及比较 李继凯 118-132
14  沈从文的“反现代性”──沈从文研究 杨联芬 133-150
15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刘勇 151-156
16  首届王瑶学术奖获奖名单  157
17  评奖委员会对获奖著作、论文评语  158-163
18  文生社对屠格涅夫六大名著的重译 李今 164-184
19  易卜生剧作的早期中文译介 英溪 184
20  关于胡风的两则史料 王景山 185-187
21  关于汪曾祺40年代创作的对话──汪曾祺访谈录 杨鼎川,汪曾祺 188-201
22  从通俗化研究会到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兼及东西总布胡同之争 苏春生 202 -206
23  黑婴、叶紫与《无名文艺》 巫小黎 207-210
24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四) 张大明 211-219
25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概述 王向远 220-232
26  八十年代以来现代叙事诗研究 普丽华 233-244
27  评东方蝃蝀的《绅士淑女图》 左怀建 245-252
28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之关系研究中的两点不足 刘丽霞 253-259
29  彝族歌舞与闻一多《悬解》的诞生 李光荣 260-262
30  关于《弟兄》隐喻的解读 李明 263-265
31  三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重叠与磨合──评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 吴小美,李向辉 266-271
32  评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 王小平,李继凯 272-276
33  评王景山“鲁迅五书心读丛书” 李春雨 277-283
34  评王本朝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 高玉 284-289
3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产生  290-291
36  第六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潘超青 292-295
37  2002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296-300
38  编后记  301-30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1  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获奖名单  1-2
2  评奖委员会对获奖论文评语 李今,解志熙,李存光,钱理群,王世家,王信,孙郁,刘慧英,王培元,吴福辉,张中良 3-15
3  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思考 邵宁宁 16-36
4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 钱理群 37-62
5  三四十年代的易卜生翻译 英溪 62
6  现代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形态分析 刘洪涛 63-76
7  文事沧桑话端木 端木蕻良小说论(上) 王富仁 77-97
8  “事实契约”与“虚构契约”──从作者角度谈《林海雪原》与“历史真实” 姚丹 98-117
9  论“刹那主义”与朱自清的人生选择和文学思想 段美乔 118-138
10  卞之琳的贡献──《卞之琳文集》的阅读和思考 王文彬 139-153
11  文字对声音、言语的遗忘和压抑──从鲁迅、莫言对语言的态度说开去 葛红兵 154-165
12  论何其芳的异性情结及其文学表现 江弱水 166-175
13  易卜生研究的两种著作 英溪 175
14  论《寒夜》中婆媳关系的描写及其社会文化内涵 江倩 176-189
15  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晚清诗坛的新变 张永芳 190-209
16  文学话语的血统化与知识分子意识的退却──对20世纪左翼叙事文学的一种观照 方维保 210-227
17  红色恋人的天路历程 叶李 228-238
18  《家》的版本源流与修改 金宏宇 239-256
19  《子夜》版本探微 朱金顺 257-262
20  首届王瑶学术奖揭晓 冯为慧 262
21  拓展与沉寂近十年的老舍研究述评 吴小美,古世仓 263-281
22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五) 张大明 282-289
23  第二届胡风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 文贵良 290-296
24  2002年7~9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297-305
25  编后记  306-30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1  二元对立与矛盾绞缠 中国现代文学发难理论以及历史流变的复杂性 刘纳 1-22
2  40年代文学史家如何塑造“新文学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史论”札记之一 温儒敏 23-39
3  绿波社与20年代新诗坛 聂志强 40-59
4  解放区小说的审美特色 王利丽 60-70
5  “新诗集”与“新书局”:早期新诗的出版研究 姜涛 71-90
6  《甲寅》月刊: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思想先声 李怡 91-100
7  于现代市民文化变迁中安身立命——论上海小报的文化定位、生存境遇和策略 李楠 101-122
8  文事沦桑话端木 端木蕻良小说论(下) 王富仁 123-148
9  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 邹红 149-163
10  从“游民”向“流氓”的歧变 阿Q形象的“游民文化”视角解读 沈庆利 164-175
11  梦中道路的迷离 早期何其芳的“神话情结” 张洁宇 176-190
12  家的解体与人的失落 《财主底儿女们》新论 曹书文 191-202
13  《无名书》的人文关怀及其对宇宙心灵的探索 耿传明 203-216
14  《娜拉》在中国舞台的初演 哂溪 216
15  历史批判的启示:性别与政治的话语变奏 以《“三八”节有感》和《丽萍的烦恼》为例 郭力 217-225
16  萧红小说中的女儿性 徐妍 226-242
17  《沁园春&#8226;雪》的故事 诗之毛泽东现象 木山英雄,赵京华 243-260
18  从一篇佚文看钱玄同文学观的坚执与变化 孟方 261-277
19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六) 张大明 278-286
20  文化/审美与图文互涉 读杨义的图志本《京派海派综论》 李燕芬 287-292
21  2002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293-300
22  编后记  301-30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1期
1  关于新一代研究者的观察与思考 在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会上的讲话 钱理群 1-20
2  “价值”的大小与“白心”的有无 也谈现代文学研究新空间的开创 郜元宝 21-32
3  重建反思性的学术立场 吴晓东 33-36
4  破碎的语言,“现代”的焦虑 杨联芬 37-41
5  现代性与现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张光芒 42-47
6  可能的拓展 以新诗研究为例 张桃洲 48-51
7  当代性与现代文学研究 王毅 52-57
8  西方文学影响研究浅议 张先飞 58-63
9  抗战时期农民战争历史剧写作与现代中国政治 王家康 64-107
10  文学想象与现代散文话语的建立(1925-1935)(上) 洪焌荧 108-126
11  形式探索的延续──“格律诗派”以后的诗歌形式试验 王光明 127-149
12  新诗格律探索的历史进程及其遗产 龙清涛 150-174
13  日据台湾的语言殖民和语言运动 计璧瑞 175-200
14  语言的转换与文学的进程 关于台湾文学的一种解说 汪毅夫 201-217
15  《师陀全集》编校余墨 兼及现代作家文集编辑中的若干问题 刘增杰 218-238
16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七) 张大明 239-251
17  历史、现状、趋向:2002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陈方竞 252-287
18  另一种“上海摩登” 旷新年 288-296
19  2003年1~3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297-305
20  2003年1~4期 《丛刊》总目录  306-310
21  编后记  311-31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1  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 赵园,钱理群,洪子诚,吴晓东,贺桂梅,赵京华,吕晴,秦弓,田禾,范家进,赵稀方,杨联芬,段美乔,牧阳一 1-37
2  试论40年代延安文坛的“小资产阶级”话语 吴敏 38-66
3  新月派前期的“文学梦” 胡博 67-88
4  1945~1949年的香港文学 黄万华 89-104
5  “故事”与“抒情”:五六十年代短篇小说的两种可能性 萨支山 105-115
6  文学想象与现代散文话语的建立(1925-1935)(下) 洪焌荧 116-134
7  鲁迅与现代随笔观念的探索与构建 黄科安 135-150
8  有意遮蔽的现代性体验 《两地书》与其手稿之比较 郭艳 151-161
9  同质因素的“反复”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话语分析 裴春芳 162-185
10  论沈从文《月下小景》集对佛经故事的重写 龚敏律 186-206
11  家园彷徨:《憩园》的启蒙精神与文化矛盾 邵宁宁 207-215
12  第七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陆帆 216-223
13  蒋蔚祖之死:父子关系中“精神奴役底创伤” 陆少华 224-237
14  疲惫的终点《呼兰河传》叙述中的时间悲剧 施久铭 238-245
15  现代中国文坛对芥川龙之介的译介与接受 秦刚 246-266
16  《一觉》中“并不熟识的青年”是谁? 龚明德 267-274
17  阿英原名、笔名考 吴家荣 275-277
18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资料目录(八) 张大明 278-290
19  2003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291-296
20  编后记  297-29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3期
1  刊海寻书记——《于赓虞诗文辑存》编校纪历兼谈现代文学文献的辑佚与整理 解志熙 1-44
2  现代文本的文献学问题有关《废名集》整理的文与言 王风 45-64
3  老舍资料研究与史料学 张桂兴 65-81
4  重视史料的“独立准备” 钱理群 82-91
5  建立现代文学的史料学 刘增杰 92-96
6  初版本的特别价值 朱正 97-101
7  “未刊稿”及其他 陈平原 102-106
8  积极倡导 努力落实 孙玉石 107-116
9  编校经典作家文集应采用汇校的方法 王世家 117-121
10  我的意见 王得后 122-123
11  回到当初 高恒文 124-126
12  删改,也可以作为一种史料 李书磊 127-129
13  民间收藏与史料整理 孙郁 130-132
14  建立健全中国现代文学资料的目录索引体系及机制 李今 133-136
15  辑佚&#8226;版本&#8226;“全集不全”读“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论文随想 朱金顺 137-148
16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共识述要 解志熙 149-153
17  二十五年学科发展的历史缩影百期《丛刊》几组数据的动态分析 辜也平 154-168
18  《丛刊》往事杨占升先生访谈录 杨占升,吴晖湘 169-174
19  愿《丛刊》在创新中永葆青春 陆耀东 175-176
20  学术与情感的双重升华兼谈《丛刊》的学术品位和特点 刘勇 177-183
21  我与《丛刊》及中国现代文学 叶振忠 184-192
22  意志化之路上的梁宗岱诗歌与诗论 李怡 193-205
23  话语与结构:言说的双主体论《狂人日记》的内结构及其叙事策略 曹禧修 206- 220
24  废名小说的“文字禅”《桥》与《莫须有先生传》语言研究 张丽华 221-240
25  周作人的文学观与功利主义 黄开发 241-257
26  大陆文学史上的梁实秋身份问题 张中良 258-270
27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精神现象学阐释 孙先科 271-284
28  传统叙事方法的重现与再造——关于五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董之林 285 -299
29  2003年7~9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300-309
30  编后记  310-31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4期
1  我们所走过的道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00期回顾 钱理群 1-67
2  祝贺《丛刊》出版百期兼怀王瑶、杨犁二同志 王景山 68-71
3  万寿寺西院的幸福生活 董炳月 72-76
4  吴奔星先生逝世  76-231
5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及其在现代文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价值——为纪念李何林先生百年诞辰而作 田本相 77-89
6  从《离婚》看老舍的小说叙事艺术 徐德明 90-102
7  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 宋剑华 103-117
8  新文学对市民小说的三次批判及其反思 汤哲声 118-132
9  陈白尘喜剧论 张健 133-156
10  冯雪峰文艺思想的历史启示——兼论现实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两种形态 邹华 157-180
11  新时期文学研究向三四十年代溯源 英溪 180
12  二三十年代倡导乡土文学的三种理论视角 罗关德 181-192
13  徐瑞岳先生逝世  192
14  论四十年代小说理论的时代性演进 谢昭新,李丽 193-203
15  文化的华文文学的观念及其方法论意义 彭志恒,赵顺宏,刘俊峰 204-216
16  境外的新文学园地——五四时期南洋地区文艺副刊《新国民杂志》研究 李志 217-231
17  阿左林作品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刘进才 232-248
18  施蛰存的翻译工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杨迎平 249-262
19  作家生活史与文学史的交集——从几封作家书简谈起 王中忱 263-274
20  文学研究会创办的书店——上海朴社始末 商金林 275-288
21  台湾《中国现代文学季刊》创刊 英溪 288
22  “当作一部史书写”的人物传记——读韩石山著《徐志摩传》 刘纳 289-297
23  为革命先驱者树立的丰碑——钟桂松著《沈泽民传》评介 程中原 298-301
24  台湾现代派源于上海现代派 英溪 301
25  2003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302-309
26  2003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 英溪 309
27  2004年1~4期《丛刊》总目录  310-314
28  编后记  315-31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1  关于20世纪40年代大文学史研究的断想 钱理群 1-23
2  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 谢保杰 24-45
3  “革命文学”历史谱系的构造与争夺 程凯 46-62
4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异化”理论——“物化”概念的发现及其对论争分野的重构 赵璕 63-91
5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全国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 王烨,李晓林 92
6  非常时期的“平常”取向——张爱玲与苏青的生存观与文学观剖析 刘晓虹 93-115
7  历史重建中的迷失——梅娘作品修改研究 赵月华 116-138
8  日中两国文学家的“交流”—— 佐藤春夫和郁达夫 祖父江昭二,杉村安几子 139- 148
9  20世纪20年代瞿秋白之“市侩”观——以与高尔基之关系为中心 白井澄世 149- 165
10  “齐鲁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 毕绪龙 166
11  鲁迅与近代思想——围绕尼采思想的接受 李珠鲁 167-183
12  “个人”、“精神”与“进化”: 鲁迅早期文言论文的三个关键观念 汪卫东 184-200
13  拒绝重量的飞升意志——《野草》的想象力 梁敏儿 201-211
14  “鲁迅研究2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大学召开 刘增人,崔云伟 212-213
15  阿英的史料学思想 陆成 214-231
16  “第五届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翟兴娥 231
17  五四爱情故事的另一种叙述——介绍冰心未收集的短篇小说《惆怅》等佚文 方锡德 232-250
18  2003年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魏建,卢国华 251-284
19  重视对中国现当代作家晚年的研究——闫庆生《晚年孙犁研究》序 王富仁 285- 291
20  从起点处“正名”——读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 李怡,张武军 292 -297
21  《2002年鲁迅研究年鉴》问世 曲辰 297
22  穿越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迷雾 ——评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 蔡可 298-301
23  杨占升先生逝世  302
24  2004年1~3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303-314
25  编后记  315-31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2期
1  朱自清现代解诗学思想的理论资源——四谈重建中国现代解诗学思想 孙玉石 1- 36
2  汉诗现代革命的理念是为何与如何确立的——论白话—自由诗学的生成转换逻辑 解志熙 37-75
3  2003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 英溪 75
4  “花一般的罪恶”——四十年代中国诗坛对波德莱尔的译介 张松建 76-100
5  诗人徐迟:积极前行途中的犹疑与反顾 刘继业 101-119
6  “‘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无政府主义与钱玄同的激进主义语言观 孟庆澍 120-146
7  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吕碧城文学创作的矛盾性之解析 刘洁 147-166
8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创刊号要目  166
9  文学革命中的另一种声音——潘大道的新文学主张 王海霞 167-178
10  台湾现代派源于上海现代派 英溪 178
11  生命的微光 人间的智慧——谈李霁野的散文 杨联芬,刘伟 179-193
12  知识分子、革命与自我改造——丁玲“向左转”问题的再思考 贺桂梅 194-210
13  台湾《中国现代文学季刊》创刊 英溪 210
14  贞贞是个“慰安妇”——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解析 董炳月 211-219
15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汇校和校记问题 王得后 220-226
16  文献研究与理论观照 张梦阳 227-238
17  新时期文学研究向三四十年代溯源 英溪 238
18  新文学版本研究的角度 金宏宇 239-247
19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涛 248-254
20  “赵树理模式”与“当代语境”的复杂关系——关于《为农民的写作与农民的“拒绝”》一文的几点商榷 席扬 255-266
21  报刊、女性与晚清社会图景的重绘——评《晚清女性与现代中国》 陈馨 267-272
22  探索通往现代随笔研究的成熟之路——评《中国现代随笔研究》 杨义 273-278
2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会议综述 王志彬 279-286
2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王瑶学术奖条例(2004年修订)  286-288
2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青年学者研讨会述要 刘东方 289-291
26  欲哭无泪——悼杨占升先生 王富仁 292-297
27  2004年4~6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298-305
28  用整体性思路研究两岸文学 英溪 305
29  编后记  306-30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1  “党的文学”:后期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 袁盛勇 1-25
2  大陆戏剧对台湾戏剧的影响 英溪 25
3  对旧秧歌的改造与利用——“新秧歌”形态探讨之一 安荣银 26-48
4  论杨逵日据时期的文学书写 朱立立,刘登翰 49-65
5  从《麒麟》杂志看东北沦陷时期的通俗文学 刘晓丽 66-84
6  上海沦陷时期《女声》杂志的历史考察 涂晓华 85-104
7  《万象》杂志中的师陀的长篇小说《荒野》 钱理群 105-138
8  论师陀书信日记的文学史价值 刘增杰 139-152
9  《无望村的馆主》的版本问题—— 从“福建本”增加的“跋”谈起 刘进才 153-163
10  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学衡派 乐黛云 164-177
11  以艾青与青年诗人的关系为例重评“朦胧诗论争” 李润霞 178-202
12  从《良友》看左翼思潮在大众层面的传播 郑绩 203-216
13  法国启蒙思想与陈独秀的文学观 乔国强,姜玉琴 217-228
14  从“野人山”到“森林之魅”——穆旦精神历程(1942-1945)考察 易彬 229-245
15  从《鸭嘴涝》到《山洪》的版本修改演化看吴组缃文学思想的发展 谢昭新 246- 255
16  解读《铁木前传》的深层意蕴 李永建 256-265
17  论张恨水小说的若干特点 温奉桥,李萌羽 266-277
18  长篇小说版本研究的一部力作——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读后 朱金顺 278-285
19  现代戏剧史料学的重大拓展——评《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 杨新宇 286-291
20  独特视角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 ——评《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 杨霞 292-298
21  饱满而又简洁的诗人评传——读北塔著《雨巷诗人——戴望舒传》 蒋登科 299- 304
22  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举行第五届年会暨“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的反思”学术研讨会召开  305-307
23  梁实秋与中西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 贾蕾 308-310
24  王鲁彦作品研讨会在北仑召开  311-312
25  编后记  313-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
1  论日据时期台湾小说的民族认同主题 刘勇,杨志 1-17
2  英雄主义的叙事模式和喻义阐释 王寰鹏 18-31
3  七月派的救亡姿态与启蒙精神 周燕芬 32-41
4  新时代与旧文学——以民初《小说月报》刊登的诗词为中心 张晖 42-56
5  论鸳鸯蝴蝶派侦探小说的叙事探索 杨剑龙 57-70
6  西南联大文学教育与新文学传统 李光荣 71-84
7  冯雪峰与王瑶对新文学“性质”的界定 柳传堆 85-97
8  “梦中的女孩”——鲁迅《在酒楼上》细读 张直心 98-104
9  《离婚》、《懒得离婚》、《中国式离婚》——一份现代中国文化启示录 吴小美,古世仓 105-123
10  化骈入散抒性灵——论俞平伯抒情散文与六朝骈赋、晚明小品文的关系 李清宇 124-137
11  时代的“大风歌”与个人的“忏悔录” 杨新刚 138-143
12  郭沫若《凤凰涅槃》与莎士比亚《凤凰和斑鸠》 彭耀春 144-146
13  “心忧”与“告别”——关于《多余的话》的一种理解 王强 147-161
14  略论何其芳在延安时期的“批评的自由”观 吕晴 162-176
15  论沈从文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承接 杜素娟 177-189
16  从《蜕变》的审改看抗战时期国家认同的歧义性 马俊山 190-194
17  林语堂与阿部知二的《北京》 王成 195-211
18  林语堂笔下的美国形象 以《唐人街》和《奇岛》为中心 孙良好 212-230
19  “大公报文艺奖金”及其他 王荣 231-240
20  《鲁迅风》的风骨 王国绶 241-249
21  关于前期《万象》的考察 张厉冰 250-260
22  于平静里寓波澜 读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 刘增杰 261-266
23  评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张光芒 267-274
24  龙泉明教授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陈国恩 275-283
25  “回顾与展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津召开 李玉兰 284-287
26  “中国现当代文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李震 288-289
27  各界知名人士追思吴奔星逝世一周年《别——纪念诗人学者吴奔星》首发 黄宁 290-291
28  2004年7~8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292-298
29  编后记  299-30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1  从《新世纪》到《新青年》: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文学革命 张全之 1-26
2  作为鲁迅“思想故乡”的《新青年》 朱寿桐 27-40
3  报刊研究莫入误区 反思两个热门话题:“公共领域”与“想象的共同体” 郝庆军 41-47
4  应当重视当代文学史料建设 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中的史料运用问题 吴秀明,赵卫东 48-55
5  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 郭国昌 56-76
6  “桥”的意象与京派文学 阎开振 77-88
7  “革命文学”论战中的报刊阵营与文人集团 以《文化批判》的诞生为例 刘震 89- 101
8  早期普罗小说“革命+恋爱”模式的青春特质 李蕾,凤媛 102-115
9  当代文学中日常性叙事的消亡 重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张鸿声 116-127
10  新时期的老作家散文创作 陈亚丽 128-140
11  20世纪50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 中国新诗世纪回顾的一个重要问题 李怡 141-160
12  世纪之交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新进展 乔以钢 161-177
13  女高师校园文学活动与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王翠艳 178-196
14  五四时期湖南女性作家的生存空间 凌云岚 197-215
15  郁达夫小说研究在日本 大久保洋子 216-235
16  论朱湘《石门集》的诗体实验 程国君 236-260
17  学科的由来、困惑与出路 读温儒敏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高旭东 261 -266
18  评李继凯《全人视境中的观照——鲁迅与茅盾比较论》 赵学勇,崔荣 267-273
19  张恨水抗战作品研究述评 谢家顺 274-285
20  “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漳州召开 邱春晖 286-287
21  2004年9~10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288-295
22  编后记  296-298
23  投稿须知  29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1  《从牯岭到东京》的发表及钱杏邨态度的变化——《〈幻灭〉(书评)》、《〈动摇〉(评论)》和《茅盾与现实》对勘 赵璕 13-40
2  饶孟侃初译《十二个》 英溪 40
3  新文学书话叙考 朱金顺 41-57
4  作为“纪程碑”的开明版“新文学选集” 陈改玲 58-87
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版本与修改 金宏宇 88-96
6  抗日统一战线话语下的文学空间——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研究 孙倩 97- 121
7  迥然相异的面目:京海格局中的北京(平)小报 李楠 122-140
8  20世纪20—40年代通俗小说在上海小报上的传播 孟兆臣 141-151
9  伪满洲国时期文学杂志新考 刘晓丽 152-169
10  现代文学期刊的景观与研究历史反顾 刘增人 170-184
11  诗闲谈 宗白华 185-187
12  诗神的歌哭 刘延陵 188-193
13  释“象征主义”——致梁实秋先生 梁宗岱 194-201
14  意义与诗 叶维之 202-212
15  现代诗论辑考小记 解志熙 213-231
16  老舍致赵清阁书简四封 老舍,张桂兴 232-235
17  读老舍的四封书简 张桂兴 236-242
18  《国际歌》的中文翻译 英溪 242+248
19  张爱玲给吉田丰子的信 张欣 243-248
20  穆时英年谱简编 李今 249-280
21  新月派的两个支柱:书店、月刊的起讫 倪平 281-291
22  张恨水原名笔名文化内涵考释 谢家顺 292-302
23  巴金笔名中的“巴”字来源巴恩波何许人也? 刘福泉 303-308
24  2004年11~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谢玉娥 309-315
25  2005年1~6期《丛刊》总目录  316-321
26  编后记  322-32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1  “五四”白话之前的多元准备 吴福辉  1-12
2  当下对“五四”的追溯:面对解构 刘纳  13-19
3  新诗发生的传统诗歌资源 许霆  20-24
4  从新文体到“随感录” 丁晓原  25-29
5  文体意识的建构与现代文学的发生——从话剧与现代戏曲的关系谈起 袁国兴  30-34
6  “鸳鸯蝴蝶派”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汤哲声  35-40
7  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关系的重建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旷新年  41-48
8  文学革命的胡适叙事与周氏兄弟路线——兼及“新文学”、“现代文学”的概念问题 王风  49-53
9  想象中的“民族的诗” 陈泳超  54-60
10  “五四”新体白话的起源、特征及其评价 严家炎  61-80
11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 李杨  81-98
12  “普罗”还是“通俗”?——“大众文学”的两副面孔 林韵然  99-110
13  自由、虚无与信仰——青年鲁迅对虚无的体认与反抗 彭小燕  111-140
14  鲁迅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兼及成仿吾的《〈呐喊〉的评论》 潘世圣  141- 157
15  都市漩涡中的多重文化身份与路向——20世纪30年代郑伯奇在上海 葛飞  158- 174
16  虚写革命,实写爱情——左联初期丁玲对“革命加恋爱”模式的不自觉背离 常彬  175-189
17  讣告  189
18  传播方式衍生的负面效应——张恨水报纸连载小说病因分析 刘少文  190-203
19  从《十八春》的修订看解放初期的张爱玲 杜英  204-220
20  怨恨与无名氏创作的文化理想建构 王明科  221-231
21  地方戏的移植改编:从扬剧《百岁挂帅》到京剧《杨门女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戏曲改革运动个案研究 张炼红  232-245
22  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 郭玉琼  246- 259
23  2004年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杨联芬  260-283
24  樊骏《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序言 严家炎  284-289
25  复杂的另一面仍是复杂——读支克坚先生的新著《周扬论》 周景雷  290-296
26  最好的纪念:传承巴金精神,研究巴金作品——第八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福泉 王新玲  297-306
27  关注抗战文学研究中被忽视的现象——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文学&#8226;文化活动研讨会综述 黄葵  307-313
28  编后记  314-31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2期
1  “小资产阶级文学”的政治——作为“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序幕的《从牯岭到东京》 赵璕  1-27
2  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后期创造社“意识斗争”的多重指向与革命路径之再反思 程凯  28-53
3  论东京左联重建后旅日中国留学生的文艺活动 小谷一郎  54-67
4  现代中国的“新妇女”话语与作为“摩登女郎”代言人的丁玲 江上幸子  68-88
5  今天研究左翼文学的意义“中国左翼文学国际研讨会”闭幕词 王富仁  89-96
6  “中国左翼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易崇辉  97-102
7  论巴金的革命叙事与泉州30年代的民众运动 辜也平  103-122
8  巴金——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世纪守望 山口守  123-129
9  关于《穆时英年谱简编》的更正 李今  129
10  研究巴金也要“走出巴金” 周立民  130-140
11  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断——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探源 罗钢  141- 172
12  从古典的“义法”到现代的“结构”——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研究之一 刘涛  173-193
13  从女权主义到无政府主义——何震的隐现与《天义》的变迁 刘慧英  194-213
14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读者群体的转变 栾梅健  214-230
15  青年鲁迅的生命世界观结构及其文化类型分析 王学谦  231-250
16  生活的太“真”与艺术的太“假”——重读叶圣陶童话 杜传坤  251-267
17  三十年代清华四诗人 张玲霞  268-279
18  陈独秀和张恨水关系考略 刘光明  280-285
19  读《闻一多全集&#8226;书信》札记 高恒文  286-298
20  序跋二题 孙玉石  299-310
21  编后记  311-31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1  《海上花列传》:现代通俗小说开山之作 范伯群  1-16
2  晚清女性典范的多元景观——从中外女杰传到女报传记栏 夏晓虹  17-45
3  近代科学小说与灵魂——由《新法螺先生谭》说开去 栾伟平  46-68
4  竹内好的鲁迅论及其民族主体性重建问题——从竹内芳郎对战后日本鲁迅研究的批评说起 赵京华  69-86
5  “文学者”鲁迅——竹内好的两读法 刘堃  87-102
6  “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实践及其成效初析——以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为中心 姚丹  103-123
7  集体创作与后期延安文艺戏剧作品的形成——以《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的创制为中心 袁盛勇  124-141
8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与上海租界——解读《阿丽思中国游记》 李永东  142-158
9  三十年代“国难小说”及旧派通俗小说的历史转型 陈珺  159-182
10  论海派小说中的市意识井 肖佩华  183-196
11  “恶之华”的转生与变异——汪铭竹、陈敬容、王道乾对波德莱尔诗的接受与转化 张松建  197-215
12  自西至东的云雀——中国文学界(1908—1937)对雪莱的译介与接受 张静  216- 237
13  抗战时期的贵州文化与文学 朱伟华  238-248
14  蹇先艾乡土小说新论 陈悦  249-255
15  谢六逸抗战时期的文化活动 康文  256-262
16  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温儒敏  263-270
17  现代文学大学课程教学的几项考察及思考 刘勇 李春雨  271-282
18  文学立场、理论追求、整体观念、创新意识——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特色概述 刘俊  283-289
19  “走出”之后的“返回”——评陈平原近著《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杨联芬  290- 297
20  叶子铭先生的为人和为文 丁帆  298-302
21  忆叶子铭:在北京茅盾故居相处的日子 吴福辉  303-307
22  编后记  308-31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4期
1  赵树理的文学影响力何在 吴福辉  1-7
2  农村舞台上的“丑角艺术家” 李有才形象的意义新解 杨天舒  8-22
3  赵树理小说创作与上党戏曲 郭爱民  23-27
4  农民启蒙的政治遭遇和形式探寻 范家进  28-33
5  赵树理小说的农村想象 萨支山  34-41
6  赵树理小说与“农村工作”意识形态 徐德明  42-48
7  “赵树理与三农文学” 纪念赵树理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爱民 李拉利  49-54
8  论老舍在文协中的领导地位之建立 段从学  55-68
9  老舍的文化理想与《大地龙蛇》 吴小美 冯欣  69-86
10  张恨水抗战小说中的国家意识及其评价 汤哲声  87-94
11  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文坛的三篇“孽债”小说 陈青生  95-99
12  《摩罗诗力说》与中国现代诗学 李震  100-112
13  鲁迅的超越性:在左联与自由主义文学派别之间 刘川鄂  113-123
14  自传视野下的《多余的话》 戴光中 徐琼  124-130
15  文类误读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转型 袁国兴  131-151
16  伪满洲国时期附逆作品的表里 以“献纳诗”和“时局小说”为中心 刘晓丽  152- 170
17  神话重构:沈从文湘西作品中的时间维度 郑薇  171-181
18  在节奏与意象之间起舞 戴望舒诗风转变的艺术辨析 王书婷  182-197
19  《野草》能确证是爱情散文诗集吗? 《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讨论综述 王莹  198-210
20  研究者的想象和叙事 读《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想到的 李今  211-220
21  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体会 孔庆东  221-229
22  以“品”入“史”,以“写”出“史” 文贵良  230-237
23  2005年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段美乔  238-263
24  我们的学科需要这样的志士仁人 读樊骏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支克坚  264- 285
25  评刘增人等纂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 秦弓  286-288
26  评李楠著《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 陈学勇  289-294
27  陈思和看取“五四”文学的新眼光 杨帆  295-298
28  编后记  299-30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1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野草》:鲁迅超越生存虚无,回归“战士真我”的“正面决战”(上) 彭小燕  1-31+324+323
2  人性&#8226;体制&#8226;文本性思想“铁屋子”结构解析 曹禧修  32-47
3  绍兴目连戏原型与鲁迅的主体意识 刘家思  48-68
4  性/政治的转换与张力——早期普罗小说中的“革命+恋爱”模式解析 贺桂梅  69 -92
5  政治文化语境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 朱晓进  93-107
6  从左翼文艺到工农兵文艺——对进入解放区左翼文艺家的历史考察 刘增杰  108 -121
7  章太炎语言文字观略说 金理  122-144
8  论三十年代传记文学理念与自传写作热 谢昭新  145-160
9  茅盾与新疆抗战时期的文学发展 张积玉  161-173
10  从对傅雷批评的辩驳看张爱玲的文艺观 陈晖  174-184
11  周仿溪:一个新文学开拓者的足迹 刘景荣  185-200
12  孤独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 郑振伟  201-229
13  冯至与杜甫诗歌的时空体验比较 杨志  230-253
14  赞美:在命运和历史的慨叹中——论穆旦写作(1938—1941)的一个侧面 易彬  254-271
15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李怡  272-279
16  现代文学教学中的美感教育与历史认知 姜彩燕  280-288
17  有关《河南》几个问题的辨证 黄轶  289-304
18  学术诤友,坚守与宽容:解志熙对我的提醒和我对解志熙的提醒——《〈摩登与现代〉代序》 钱理群  305-316
19  评《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史》 李国平  317-319
20  编后记  320-32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
1  读图时代妄说图 几部现代文学研究著作指瑕 朱金顺  1-15
2  现代书局和三十年代中国新文学 史静  16-40
3  卞之琳《雕虫纪历》版本新探 任湘云  41-52
4  蒋光慈与“同路人”问题在中国的输入 齐晓红  53-62
5  徐志摩的剑桥交游及其在中英现代文学交流中的意义 刘洪涛  63-79
6  穆时英的小说佚作《上海的季节梦》 张勇  80-88
7  开明书店为茅盾作品所作广告 钟桂松  89-91
8  谢冰心与宋美龄 王炳根  92-101
9  我所见到的蒋夫人 谢冰心 虞萍  102-108
10  我眼中的宋美龄女士 谢冰心 虞萍  109-113
11  周作人女性观中的异质性成分 徐翔  114-134
12  学堂乐歌与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 傅宗洪  135-151
13  1942年郭沫若与侯外庐关于屈原思想的论争 黄晓武  152-166
14  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的现代感伤 陈亚平  167-178
15  性爱拯救中的“现代性”追求 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中的性爱意识研究 王巍  179-190
16  清季民初的“政治与文学” 《国风》、《庸言》诗文栏研究 陆胤  191-209
17  桐城派后期文章的现代演变 以现代演变解剖马其昶《抱润轩文集》 孙维城  210 -222
18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野草》:鲁迅超越生存虚无,回归“战士真我”的“正面决战”(下) 彭小燕  223-245
19  “娜拉”的自杀:上海租界的民族叙事与张爱玲的《霸王别姬》 任佑卿  246-264
20  丁玲小说文学语言生成原因的探究 毕玲蔷  265-273
21  “先锋与常态”:建构新的文学阐释模式的需要和可能 王嘉良  274-281
22  从历时到共时:建构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坐标 有关“陈、吴对话”的一些思考 刘勇  282-287
23  文学常态与先锋性的融合 以南社转型为例 栾梅健  288-294
24  “做人生原野上自由的寻问” 辑佚诗三首与林庚先生送行 朱伟华  295-300
25  “中国20世纪文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书婷  301-305
2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大连召开  306-307
2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产生  308-309
28  2006年1~6期《丛刊》总目录  310-316
29  编后记  317-31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1期
1  陈启修在东京的文学活动——关于他的诗论、文学评论和文学作品的翻译、“新写实主义”论等 芦田 肇  3-45
2  巴金与西班牙内战 山口 守  46-61
3  穆旦晚年处境与荒原意识——以《冬》为中心的考察 王攸欣  62-78
4  “人类”的“灾难”与“寂寞”——论废名诗歌的思想内涵与特征 高恒文  79-90
5  论鲁迅对道家的拒绝——以《故事新编》的相关小说为中心 高远东  93-110
6  “我不过一个影”——兼论“避实就虚”读《野草》 王乾坤  111-124
7  章太炎的晚明想象 秦燕春  127-149
8  “引小说入游记”:《三洲游记》的迻译与作伪 张治  150-162
9  战前上海左翼剧团的营业性演出与“大戏院”及影业危机之关系 葛飞  165-186
10  《青白》、《大道》与20年代末戏剧运动 赵丽华  187-212
11  《创造周报》与郭沫若文坛地位的确立 魏建 张勇  215-229
12  抗战前夕大众媒体的西行记 彭春凌  230-249
13  延安文艺座谈会讨论议题形成过程考察 高浦棠  250-263
14  文学会议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 王本朝  264-277
15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发生 武文刚 李利芳  278-288
16  现代文学教学中的“认知”和“能力”问题 袁国兴  291-297
17  挑战与选择: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何锡章 梁红霞  298-304
18  回到起点的意义——评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段从学  307-312
19  编后记  313-31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2期
1  从《杜司克》到《热血》与《热泪》——日中两国早期话剧界对一部法国戏剧的改编 饭塚 容  3-25
2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论胡适“五四”时期的戏剧戏曲观念 安凌  26-39
3  历史的悲剧与人性的悲剧——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叙论 解志熙  40-71
4  田本相和新时期曹禺研究 邹红  72-91
5  从“女学生”到“女作家”——第一代女作家教育背景考述 张莉  95-114
6  学士台风云——抗战初中期内地作家在香港的聚合与分化 王宇平  115-128
7  文化体制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再建立——建国初期对上海小型报的接管和改造 杜英  129-148
8  由古典至现代:晚清诗论的过渡性特征 杨四平  149-160
9  学衡派对模仿说和道德论的重新打造 白春超  161-179
10  接受与质疑:中国现代小说与第一人称叙事 申洁玲  183-196
11  《奔月》的“故事”构造与意义生成 蒋济永  197-208
12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其批评谱系 祝宇红  211-230
13  “胡风派”的鲁迅研究及其与主流派的歧异 吕东亮  231-251
14  还原具体历史情境 拓展社团研究空间——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 宋炳辉  255-259
15  评李今的《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 袁盛勇 阮慧  260-265
16  《曹禺评说七十年》评说 姬学友  266-272
17  释校粗疏自检讨——兼答朱金顺老师的批评 杨联芬  273-281
18  普实克百年诞辰学术座谈会侧记 陈越  285-293
19  中国现代文学馆2006年大事记  294-295
20  编后记  296-29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
1  中国现代审美主体的创生——郁达夫小说再解读 吴晓东  3-34
2  “改造联合”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倾向 潘正文  35-55
3  “五四”:文学与语言关系理论思考的重要开端 付丹 何锡章  56-66
4  资本主义父权制下的多重性别关系——重读《骆驼祥子》的性别化现实 李素贞  69-92
5  《骆驼祥子》和现实主义批评框架 徐德明  93-108
6  “藏原理论”与中国左翼文坛 王志松  111-134
7  上海文化视野中的左翼文化 梁伟峰  135-156
8  在信仰与文学之间——由“信仰”解读巴金的创作 周立民  159-183
9  论1945年前后国统区进步文艺界的内部整合 郭建玲  184-200
10  “无词的言语”——论《野草》的身体言说 李蓉  201-221
11  济南“五三”惨案的文学表现及其意义 冷川  222-234
12  为转型期的中国文学史破解疑案——推介樽本照雄的《清末小说研究集稿》 范伯群  237-247
13  林纾现象与“文化保守主义”——张俊才教授《林纾评传》序 王富仁  248-258
14  新诗成长期对域外资源的译介及其意义 骆寒超  261-282
15  鲁迅与曾今可及其他 巫小黎  283-298
16  关于新月社成立的时间、地点及相关情况的考述 刘群  299-306
17  20世纪中国文学视域中的郁达夫——纪念郁达夫110周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杭春 陈力君 郁峻峰  309-315
18  第二届王瑶学术奖获奖评语  316-322
19  编后记  323-32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4期
1  周作人与松枝茂夫通信(1936—1942) 周作人 松枝茂夫  1-39
2  关于周作人与松枝茂夫通信的说明 小川利康  40-43
3  新文学广告的史料价值——以30年代的三个广告事件为例 金宏宇 彭林祥  44- 60
4  《狗史》&#8226;王新命&#8226;田汉研究 陈青生  61-71
5  巴金三次福建之行时间考 辜也平  72-84
6  2006年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评述 程凯  85-107
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综述 李英姿  108-119
8  全球化浪潮下的知识主体性重构——“新国学”讨论及其向度之观察 刘勇 杨志  120-145
9  国文教学中的文言与白话问题——以三四十年代“中学生国文程度”讨论为个案 刘进才  146-165
10  论胡适现代文体理论的文学史意义 刘东方  166-180
11  左翼对自由人与第三种人的误读 黄德志  181-194
12  论韦丛芜的长诗《君山》 张堂会  195-209
13  《二马》的文化新解 周丽娜  210-220
14  “滇缅公路”及其文学想象 易彬  221-235
15  上海跟香港的“对立”——读《时代姑娘》、《倾城之恋》和《香港情与爱》 邝可怡  236-259
16  《呐喊》、《彷徨》的越南语译本 裴氏幸娟  260-269
17  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陈国恩  270-282
18  谈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的关系问题 谢昭新  283-290
19  评王文彬《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望舒传论》 吴怀东  291-295
20  历史研究、文本细读、理论品格——评“明伦学术书系” 孙先科  296-308
21  乡土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文学探勘——“乡下人进城”:现代化背景下的城乡迁移文学研讨会侧记 徐德明 刘满华  309-313
22  编后记  314-31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5期
1  “本着内心的要求”的激情与困扰——创造社文学选择的特点与问题 李怡  1-17
2  大公报“文艺副刊”与京派散文 陈啸  18-29
3  南社与日本的关系 陈春香  30-43
4  20世纪后期新马华文文学研究述评 朱文斌  44-60
5  周文论——纪念周文诞辰100周年 王晓冬  61-83
6  论周文小说中的野性魅力 钱虹 叶柳青 丁奇  84-94
7  周文小说中人性的坚忍 周翔华  95-109
8  论赵树理与“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之关系 席扬  110-130
9  物质制约下的伦理诉求——以《孤独者》、《伤逝》、《弟兄》为中心 罗华  131-145
10  异质元素的“互观”——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话语分析 裴春芳  146-163
11  《多余的话》:“回家”之歌——论瞿秋白的诗性生命形式 刘岸挺  164-182
12  论邵燕祥40年代后期的诗歌创作 吴思敬  183-195
13  从古典的诗意到现代的诗性——试论中国新诗的“诗意”生成机制 王家新  196- 206
14  从德国浪漫派到存在主义——论冯至对德语文化的接受与消解 杨志  207-221
15  中国新诗传统与朦胧诗的起源 张志国  222-234
16  现当代文学“整体”观念在教学中的建构 卢翎  235-240
17  让文学审美回归课堂 程丽蓉  241-247
18  周作人与松枝茂夫通信(1943—1956) 周作人 松枝茂夫  248-287
19  构建独立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体系——评范伯群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 杨剑龙  288-298
20  文笔化做木兰桡——李岫《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读后 王吉鹏 印然然  299-304
21  从城南走来的纯文学“守望者”——评周玉宁的《林海音评传》 毛夫国  305-309
22  编后记  310-3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6期
1  两个“晚明”在现代中国的复活——鲁迅与周作人在文学史观上的分野和冲突 郝庆军  1-26
2  “重写”什么?如何“重写”?——从陈思和《试论“五四”新文学的先锋性》一文谈起 冯鸽  27-35
3  “摩登”考辨——1930年代上海文化关键词之一 张勇  36-50
4  论老舍小说中的戏剧性元素 陈军  51-64
5  三点感想——在萧军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发言 严家炎  65-68
6  论萧军散文中的文艺思想和文化人格 陈亚丽  69-83
7  精神界的流浪汉——延安时期的萧军 刘忠  84-96
8  《关于〈在医院中〉》(草稿) 丁玲  97-114
9  读丁玲《关于〈在医院中〉(草稿)》 王增如 李向东  115-124
10  冬青文艺社及其史事辨正 李光荣 宣淑君  125-142
11  “甲寅派”考辨 童龙超 黄秀蓉  143-152
12  《绿波传》非章士钊所作 孟庆澍  153-158
13  新月社若干史实考辨 付祥喜  159-180
14  钱钟书两篇英文文章所引起的论争 田建民  181-194
15  胡风书信隐语考 吴永平  195-218
16  新文学书刊广告类书话刍议 赵普光  219-231
17  茅盾不愿编进文集的两本书 钟桂松  232-238
18  巴金生命中的重要一日 陈福康  239-243
19  严文井谈老舍(访谈) 庞旸  244-252
20  周作人与松枝茂夫通信(1957—1964) 周作人 松枝茂夫  253-290
21  “民间”研究的当代意义——读王光东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 朱静宇  291-297
22  “现代性”批评话语的反思与重构——兼评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张德明  298-306
23  历史视野下的文学思潮——读张大明著《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 张传敏  307- 310
24  文本细读、个体价值与历史重构——评王辉、李军《穿越文本: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极阅读》 杨春忠  311-314
25  田仲济百年诞辰纪念会 杨洪承  315-318
26  老舍《茶馆》问世50周年座谈会 刘大先  319-320
27  编后记  321-32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1期
1  沈从文佚文废邮钩沉 解志熙  1-16
2  “乡下人”的经验与“自由派”的立场之窘困——沈从文佚文废邮校读札记 解志熙  17-35
3  沈从文集外诗文四篇 裴春芳  36-48
4  “看虹摘星复论政”——沈从文集外诗文四篇校读札记 裴春芳  49-57
5  从“抒情”到“抽象的抒情”——对作为小说家的沈从文的再研究 陕庆  58-66
6  伤怀善美中的叩问和凝眸——再论沈从文小说的叙述形态 吴效刚  67-74
7  《野草》与佛教 汪卫东  75-85
8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论孔子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重写 祝宇红  86 -96
9  周氏兄弟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新文学的塑造 林分份  97-107
10  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与周作人 木山英雄 赵京华  108-125
11  分道扬镳的方言调查——周作人与《歌谣》上的一场论争 彭春凌  126-136
12  传世意图下的文章经营——《东方杂志》“选报”文本的删改研究 丁文  137-148
13  兼通雅俗,曲线启蒙——《唯一趣报有所谓》的粤语写作 李婉薇  149-160
14  全国冰心文学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水英  160
15  “实际批评”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北平的学院文学批评——以叶公超、瑞恰慈为中心 季剑青  161-169
16  徐志摩就读美国克拉克大学行实钩沉 张宏生  170-177
17  冯沅君《春痕》的初版时间 杨铸  178-179
18  新文学版本问题研究的力作——评金宏宇《新文学的版本批评》 廖久明  180- 183
1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开通网络查询稿件录用信息的启事  183
20  新的课题,史的意识——评刘进才的《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 易晖  184-186
21  有承担的一代学人,有承担的学术——在田仲济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钱理群  187-194
22  许志英教授逝世  195
23  多样而鲜活的形象 “彭慧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学术研讨会”侧记 王树福  196- 198
24  传承民族精神,深化中国现代文化研究——《抗战文化研究》创刊  199
25  “中国现代文学新史料的发掘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名办法  200
26  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中心“学术文库”征集函 陈建功  201
27  来稿须知  202
2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1~6期丛刊总目录  203-207
29  编后记  20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1  现代文学传统及其当代阐释 温儒敏  1-12
2  文学史研究视野中的章回体小说 张蕾  13-21
3  “五四”时期的戏剧论争探源——以《新青年》为中心 孔刘辉  22-31
4  “文学革命”中的一场戏剧论争——1920年《晶报》的“评剧”事件述论 李国平  32-39
5  “我们女子呵”——第一代女作家的现代女性意识片论 张莉  40-47
6  文坛攻战策略及前期创造社的翻译论战——从《夕阳楼日记》谈开去 陈宇航  48-60
7  话里话外:1939年的周作人言论解读 高恒文  61-78
8  梁启超对日本近代志士精神的探究与消化 吉田薰  79-89
9  “主撰”对《新青年》文化方向的引领 张宝明  90-99
10  《呼兰河传》与《回忆鲁迅》的跨文本阐释 皇甫晓涛  100-108
11  自足与自困——张爱玲人生与创作得失简论 胡艳秋  109-120
12  “穆旦”与“查良铮”在1950年代的沉浮 易彬  121-132
13  “群众”的发现与“革命文学”的发生 李音  133-142
14  “突击文化”与延安文学引论 周维东  143-153
15  “一部关于中国变化的小说”——重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袁红涛  154-164
16  老舍:“人民艺术家”与自由作家 傅光明  165-175
17  众说纷纭:关于《骆驼祥子》的结尾及其改编 方习文  176-182
18  作为“现代性工程”的中国现代文学——评罗岗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文学&#8226;文学史&#8226;文学教育》 易晖  183-187
19  如何“现代”,怎样“文学”?——评周海波著《传媒时代的文学》 王金胜  188-191
20  关于开通网络查询稿件录用信息的补充说明  191
21  评张林杰著《都市环境中的20世纪30年代诗歌》 杨洪承  192-195
22  优势互补,寻求学科建设新突破——中国现代文学馆与河北大学合作共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揭牌仪式暨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秋香 阎浩岗  196-199
23  直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第二次变革——“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问题高级论坛”综述 胡景敏  200-204
24  《邵洵美作品系列》出版  204
25  “中国现代文学新史料的发掘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名办法  205
26  编后记  206-208
27  中国现代文学馆唐弢文库版本欣赏  2+20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3期
1  从会馆到公寓:空间转移中的文学认同——沈从文早年经历的社会学再考察 姜涛  1-19
2  “山峡”内外:一个左翼作家的行走、书写与笔名 王毅  20-32
3  1920年章太炎湖南之行:学问与事功 秦燕春  33-43
4  对现代的希求与抗拒——从丁玲小说《梦珂》中的人体模特事件谈起 江上幸子  44-55
5  新书架  55+67+78+178
6  现代家庭的设计与女性/民族的发现:从冰心《两个家庭》的悖论说起 任佑卿  56- 67
7  冰心创作中母性之爱的复杂性 李玲  68-78
8  中国现代女性和香港“才女”小说之比较 钱虹  79-88
9  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 谢昭新 方岩  89-98
10  从“杂歌谣”到“俗曲新唱”——近代中国歌词改良的启蒙意义 李静  99-109
11  论20世纪20年代革命文学的酝酿 陈红旗  110-117
12  论文艺自由论辩中的“同路人”问题 齐晓红  118-126
13  寻找“富于暗示的音义凑拍的诗”——论现代派的“纯诗”艺术探索 王书婷  127 -139
14  纠缠于新的审美原则的合法性——论20年代新诗理论批评 杨四平  140-148
15  “现实”的诞生——再论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 杨慧  149-159
16  重审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性质和地位 高玉  160-170
17  关于“小资产阶级改造”的论争——“主观论”与“香港批判”研究 黄晓武  171- 178
18  胡风理论的错位与遭际 张业松  179-186
19  学术研究的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评沈卫威近著《“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 武新军  187-191
20  评曹万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 王卫平 徐立平  192-195
21  现代中国文学学科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彭涛 叶琼琼  196-201
22  从生命的源头去阐释“幽默大师”——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桂兴  202- 206
23  编后记  207-20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4期
1  中国现代文学馆唐弢文库版本欣赏  2+209
2  论民歌与新诗发展的复杂关系——以三次民歌潮流为中心 贺仲明  1-12
3  论中国现代“歌诗” 刘东方  13-24
4  论40年代的李瑛 段美乔  25-36
5  冯雪峰、胡风与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流派问题 支克坚  37-54
6  赵树理之“助业”与农业合作化运动 杜国景  55-67
7  《话语与生存》  67
8  国语运动视野中的“边疆特殊语文” 郑亚捷  68-75
9  论吴组缃清华时期的新诗创作 孙玉石  76-90
10  吴组缃小说艺术论 袁良骏  91-100
11  吴组缃小说艺术三题 孙芳  101-110
12  摆不脱的“意念沼泽”:林语堂与白璧德主义 朱寿桐  111-119
13  论林语堂的宗教文化思想与文学创作 刘勇 杨志  120-129
14  关于张自忠将军的三种叙事 丁伯林  130-137
15  “笃学学术丛书”  137
16  沈从文“乡下人”自我认同的内蕴新解 罗宗宇  138-145
17  萧红小说中的生命形态及其言说方式 张瑞英  146-154
18  从文学印象主义看张爱玲的《色,戒》 吕国庆  155-162
19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思辨录》  162
20  动荡时代的生活史与心灵记录——读周作人致松枝茂夫信 赵京华  163-175
21  贾植芳先生逝世  175
22  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中译本书目 丸尾常喜  176-177
23  “对话”和“复调”的文学史——读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 杨庆祥  178-180
24  现代主义:“进化”与“被殖民化”的双重书写——读史书美所著《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易晖  181-186
25  如何“文学”,怎样“叙述”——评於可训等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之“现代卷”、“当代卷” 张均  187-192
26  丸尾常喜先生逝世  192
27  2007年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吕晴  193-205
28  “中国散文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莉  206-207
29  编后记  20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5期
1  无政府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漫论 王富仁  1-12
2  个体性革命话语生产的困境与失败——再论“蒋光慈现象” 李跃力  13-20
3  论“革命加恋爱”概念的历史建构 熊权  21-29
4  从“直语”到“曲笔”——论三十年代出版走向与左翼文学形式的审美变化 李玮  30-37
5  早期乡土文学与域外文学理论、思潮之关系 余荣虎  38-45
6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研究述评 赵学勇 朱智秀  46-55
7  晚清报刊诙谐文学与谐趣文化潮流 杜新艳  56-69
8  林纾的翻译和时代 朱瑜  70-77
9  无名氏《北极风情画》细读 沈庆利  78-85
10  近年来《野草》的情感解读与比较研究 田建民 贺莹  86-93
11  朱光潜“静穆”观念与欧洲近代美学思想的关系 许江  94-103
12  柯灵在上海沦陷时期的话剧改编 张理明  104-110
13  俗艳人生:张爱玲的服饰与情感 邓如冰  111-120
14  独立性&#8226;真实性&#8226;批判性——40年代初期丁玲启蒙文艺思想论析 秦林芳  121- 129
15  论丁玲小说的语言变迁 王中  130-138
16  关于《雷雨》首演的深度考证 刘家思  139-148
17  新发现鲁迅《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 张鑫 汪卫东  149-156
18  贾植芳:瘦小的大形象,匍匐的跋涉者 牛汉  157-159
19  新中国比较文学的前驱贾植芳先生 乐黛云  160-161+164
20  饱尝苦难而坚守的贾植芳先生——对他晚年的印象小记 吴福辉  162-164
21  我心中的贾植芳先生(之三) 陈思和  165-170
22  活出来的真正知识分子——章培恒、范伯群、曾华鹏、严绍璗等学者忆贾植芳 李楠  171-181
23  钱谷融先生与外国文学 刘洪涛  182-189
24  钱谷融对曹禺研究的独到贡献 曹树钧  190-198
25  评钱振纲《清末民国小说史论》 李岫  199-201
26  评谭桂林《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研究》 张文初  202-206
27  评袁盛勇《历史的召唤:延安文学的复杂化形成》 黄科安  207-210
28  评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 李继凯  211-215
29  编后记  216
30  启事  5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6期(待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
1  《近代外国文学思潮》  100
2  散文与社会个体性的创造——论周作人30年代小品文写作的审美政治 张旭东;谢俊;1-22
3  《文学课堂与文学研究》  22
4  “反传奇的传奇”及其他——论张爱玲叙事艺术的成就与限度 解志熙;23-37
5  章太炎的“自性”与鲁迅留日时期的思想建构 李国华;38-53
6  古远清《香港当代新诗史》在香港出版  53
7  “驱逐靼虏”之后——谈民国文坛三大满族小说家 张菊玲;54-64
8  历史前进与道德式微的二律背反——从老舍的一些名篇说开去 吴小美;65-74
9  冰心与刘廷芳的文学交游考述 方锡德;75-90
10  冰心旅居日本期间的佚文的发现与美军“占领期”的审查 岩崎菜子;胡明扬;91-100
11  论冰心留美期间的书信体写作 尹玉珊;101-111
12  论冰心早期问题小说的公共性 李勇;112-120
13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论争缘起研究的回顾与重探 咸立强;121-131
14  文人与革命:从“第三种人”问题生发的左翼诸面相 葛飞;132-142
15  《嫩黄之忆》的意义——关于吴组缃与新诗关系的断想 江锡铨;143-154
16  简论孙大雨的“音组”——对新诗格律史上一个重要概念的辨析 龙清涛;155-162
17  延安1938—1942:“都市惯性”支配下的文学生产 程鸿彬;163-172
18  在小说修辞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从峻青《水落石出》看解放区小说“地主”形象的嬗变 沈仲亮;173-181
19  赵树理致徐懋庸信(1944年4月20日)刍议 李拉利;182-188
20  《家国梦影——凌叔华与凌淑浩》  188
21  中西文学对峙中的颓废主义 玛利安&#8226;高利克;王燕;189-201
22  东北殖民地文学的初步探索——读刘晓丽《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 陈思和;202-206
23  读史、谈史、写史——读黄修己著《中国新文学史编撰史》(第二版) 袁国兴;207-210
24  《颓圮的边界与生命的回响》  210
25  厦门大学中文系举办钱锺书学术研讨会纪念“钱学”研究三十年  211
26  编后记  212
27  《郑振铎年谱》  131
28  中国现代文学馆唐弢文库版本欣赏  2+2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2期
1  编后记  212
2  一本“战记”小说的日中转换——从《肉弹》到《旅顺实战记》 藤村裕一郎;44-57
3  老实人做老实学问——《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序 钱理群;208-211
4  “美丽的沉默”与时代的错位——论现代诗人朱英诞的诗歌艺术成就 彭金山;刘振华;183-194
5  交流,方能进步——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给我的启示 严家炎;195-198
6  读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陈福康;199-203
7  背着“十字架”的思考——评税海模的《郭沫若与中西文化撞击》 蓝棣之;204-207
8  冰心的日本之旅与日本的冰心研究 虞萍;108-124
9  冰心文献四则 虞萍;125-131
10  为艺术形式申辩——穆时英的两篇文学评论小议 刘涛;132-137
11  穆时英佚文两篇 刘涛;138-144
12  当年习作不寻常——汪曾祺初期小说校读札记 李光荣;145-148
13  汪曾祺初期小说四篇 李光荣;149-167
14  鲁迅杂文外来词之管窥 赵献涛;168-174
15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鲁迅形象 覃宏勇;175-182
16  晚清语境中的鲁滨孙汉译——《大陆报》本《鲁滨孙飘流记》的革命化改写 李今;1-14
17  桐城文章的“别样风景”——以严复、林纾的翻译为中心 吴微;15-29
18  晚清小说译介中的文类选择——兼论周氏兄弟的早期译作 张丽华;30-43
19  林纾与周作人两代翻译家的译述特点——从哈葛德小说The World's Desire说起 邹瑞玥;58-68
20  一个浪漫诗人的偶像效应——二三十年代中国诗人对雪莱婚恋的讨论与效仿 张静;69-82
21  瞿秋白对现实主义的正名和对自然主义的批评——从《“现实”》的中俄文文本对勘说起 杨慧;83-94
22  重审与辨正——瑞恰慈文艺理论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反应 陈越;95-107
23  新书架  29+94+124+131+167+203
24  中国现代文学馆唐弢文库版本欣赏  2+2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3期
1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一种独特阐释——评宋炳辉的《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 蔡春华;201-204
2  “新传统”资源的利用与当代价值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十届二次理事会开幕辞与闭幕辞 温儒敏;1-5
3  《红楼钟声及其回响——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  5
4  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文学视角与历史化态度 阎浩岗;6-14
5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在哪里? 陈国恩;15-20
6  泰戈尔究竟怎样影响了郭沫若 魏建;21-29
7  浅谈阿不都哈里克&#8226;维吾尔的文学创作 古丽加玛丽&#8226;阿比提;30-33
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反思 张全之;34-44
9  《背影》教学史 赵焕亭;45-56
1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十届理事会二次会议综述 熊权;57-63
11  谁的五四?——论“五四文化圈” 李怡;64-74
12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袁一丹;75-89
13  20世纪初女性政论作家群体的诞生 郭延礼;90-102
14  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的区域分化与主导特征 郝明工;103-111
15  “集纳主义”与30年代海派文学 张勇;112-119
16  《大众文艺丛刊》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转折 侯桂新;120-131
17  九叶诗派对浪漫主义追求的自我超越 蒋登科;132-137
18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下的人与社会——以现代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张堂会;138-150
19  《现代中国》第十二辑  150
20  汪静之的诗到底缠绵否?——《蕙的风》的出版运作与各家序言之校读 郭怀玉;151-160
21  论沈从文文学语言的蜕变 章敏;161-174
22  汪曾祺与五四文学精神 文学武;丁晓萍;175-183
23  《中国雅俗文学研究》第二、三合辑  183
24  文学史研究的中介层次——评“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 程凯;184-189
25  《中国女性写作文化思维嬗变史论》  194
26  潜入民族文化深水区,探究文学多样性——从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谈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问题 黄伟林;195-200
27  《萧军全集》  204
28  “抗战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周毅;靳明全;205-208
29  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第六次年会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赵普光;209-211
30  编后记  212
31  演剧职业化与中国话剧的现代化——评马俊山《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 胡德才;190-194
32  《科学与政治——丁文江研究》  4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4期
1  编后记  212
2  “郭沫若研究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何刚;李畅;210-211
3  用个性化方式响应时代对这一代学者的要求——支克坚先生学术思想和贡献初议 钱理群;197-202
4  郭沫若研究中的文学人类学视野 陈俐;137-142
5  书信文稿中的张爱玲——2008年11月21日在香港浸会大学的演讲 宋以朗;143-159
6  张爱玲“新作”《小团圆》的解读 林幸谦;160-175
7  关于纪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30周年的启事  175
8  现当代文学体制转型研究的新成果——评斯炎伟著《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 赵卫东;176-179
9  评黄修己、刘卫国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 刘增杰;180-184
10  于“相对”中求真——评刘祥安《卞之琳:在混乱中寻求秩序》 王莅;185-188
11  说不尽的《女神》,离不开的文本——评《〈女神〉校释》和《〈女神〉及佚诗》 廖久明;189-194
12  “权威”的陷落与“自我”的确立——对周氏兄弟失和的另一种探讨 林分份;20-32
13  重估《新青年》同人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 宋声泉;33-43
14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唯情主义 王木青;44-48
15  论中国现代戏剧中写实主义的起源及其两个面向 刘子凌;66-75
16  《贺敬之研究文选》(上、下)  75
17  论陈楚淮对新月派戏剧文学的拓展 骆蔓;76-85
18  关于举办“中国现代文学新史料的发掘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启事  85
19  论茅盾对现代历史文学理论建设的贡献 吴秀明;黄健;86-96
20  稍叶——吴组缃先生不了解的一种蚕乡习俗 余连祥;97-103
21  文本裂隙与女性配角的艺术光彩——从一个角度谈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历史剧 倪海燕;104-112
22  革命动员中的文学和青年——从1920年代《中国青年》的文学批判谈起 姜涛;1-19
23  现代视界与传统魅惑——重读郭沫若历史剧《屈原》 沈庆利;113-122
24  《工与悟——中国现当代戏剧论稿》  122
25  新中国成立以来郭沫若研究话语演化简要述评 陈晓春;税海模;123-130
26  《现代文学讲演录》  130
27  秋瑾文学形象的时代风貌——从夏衍的话剧到谢晋的电影 夏晓虹;49-65
28  郭沫若与中国社会史论战研究述评 何刚;131-136
29  “五四”遗产的溯源、建构和反思——“‘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广海;204-209
30  再对老支说几句话 吴小美;195-196
31  支克坚先生生平  203
32  中国现代文学馆唐弢文库版本欣赏  215+2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
1  《王统照全集》  68
2  编后记  211-212
3  钱歌川致剑桥学者奥格顿七封英文书信的发现及价值 谢江南;刘洪涛;195-201
4  “宏大叙事”中的细节瑕疵——《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侯殿魁描写”献疑 秦林芳;177-183
5  证与非证:张爱玲遗稿《小团圆》价值辨析 陈晖;171-176
6  在中国传统文化规约下的生命“追寻”主题——论张恨水小说的文化思想价值 谢昭新;163-170
7  路翎的欧化:语言创伤与生命开放 文贵良;149-162
8  论郭沫若早期小说的叙事策略 武继平;140-148
9  戴平万小说创作论 杜运通;杜兴梅;131-139
10  “茅盾与时代思潮”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迪强;钱振纲;207-210
11  襁褓中的社会主义文学——评董之林《热风时节——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 易晖;202-206
12  河流&#8226;湖泊&#8226;海湾——革命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略说 王富仁;1-12
13  “五四”前期周作人人道主义“人间”观念的理论辨析 张先飞;13-25
14  “舍予”+基督=“赴死”? 傅光明;58-68
15  是“扬弃”,不是“转变”——评李何林的鲁迅思想发展观 姬学友;49-57
16  试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暴力叙事”现象 宋剑华;黎保荣;35-48
17  安徒生童话的翻译与中国现代儿童观的建立 王蕾;26-34
18  《“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  130
19  周作人与1930年左翼文学批评的对峙与对话 丁文;118-130
20  普罗文学的建构焦虑与创作主体的再造 方维保;109-117
21  论老舍1956年前后的文学反思——兼及《茶馆》的写作准备 孙洁;100-108
22  《茶馆》文本深层结构的再解读 曾令存;90-99
23  从《赵子曰》看老舍对现代“学生”形象的解构 孙芳;78-89
24  论老舍小说的叙事伦理 王本朝;69-77
25  惨淡经营、执著追求中的隐忧——就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性与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所做的三省六校调查分析 陈啸;184-19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6期
1  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 胡梅仙;1-13
2  “白马湖作家群”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考辨 朱晓江;14-24
3  肉欲迷狂中的身体转向——以“灵肉观”为中心看《幻洲》 李蓉;25-34
4  论“革命+恋爱”小说的原型置换 史元明;35-46
5  以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为例简论1930年代左联的矛盾处境 吴敏;47-56
6  “张看”与“张腔张调”——张爱玲四十年代小说美感论 徐妍;孔晓音;57-67
7  借助身体、爱欲与革命的书写来认同自我——丁玲早期小说新论 郭冰茹;68-77
8  现代作家资料的搜集编纂及研究——编辑《王统照全集》的断想 杨洪承;78-85
9  简论《小说月报》的译诗 熊辉;86-94
10  现代艺术团体决澜社与《现代》杂志 胡荣;95-103
11  《天下》杂志与京派文学英译传播 严慧;104-114
12  几近被忘却的“荒鸡文艺丛书之一:天堂的地板” 吴永平;115-128
13  《中国新文学史稿》的版本变迁 谢泳;129-136
14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98年版)的瑕疵及补订 付祥喜;137-145
15  陈独秀编著过《革命文学史》吗? 徐改平;146-151
16  认真公允 广博厚实——读陆耀东的《中国新诗史》(第二卷) 陈卫;152-155
17  评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图志》 张剑;156-162
18  新书架  162+203
19  《边缘识小》:独特的文学史视点和考证功夫 袁洪权;163-166
20  文学研究者的本分——读张业松《文学课堂与文学研究》 张莉;167-172
21  新文学与农民:一个不尽的话题——评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 王爱松;173-177
22  2008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萨支山;178-188
23  近代有多现代?——“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楠;徐金柱;189-199
24  编后记  204
2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1—6期丛刊总目录  205-212
26  重庆“文学史料与抗战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学振;200-20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
1  “新诗的再解放”:抗战及40年代新诗理论中的抒情与叙事之争 张松建;1-15
2  关于“两个口号”论争的重新检讨 田刚;16-28
3  30年代北平小报与革命文艺青年 马俊江;29-41
4  “支那”之痛:现代留日作家的创伤性记忆 苏明;42-52
5  中国现代文论的重估与民族话语重建 王本朝;53-61
6  “黄皮书”出版的政治文化语境 李琴;62-74
7  “渊默”而“雷声”——《野草》的否定性表达与佛教论理之关系 汪卫东;75-88
8  《野草》修辞艺术细说 王彬彬;89-101
9  鲁迅书信的征集与择取 程振兴;102-111
10  海外华文文学不能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陈国恩;112-117
11  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 李怡;118-124
12  现当代文学作品复述的“信度”问题 黎保荣;125-137
13  瞿秋白“苏俄形象”的跨文化建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新论 陆克寒;138-145
14  关于寄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的启事  146+117
15  《雷雨》最初文本的结构、叙事和主题 王晓枫;147-153
16  文学家在革命中的位置——蒋光慈与托洛茨基文学思想 吴述桥;154-161
17  都市文化的早期图像记忆:1935年的三毛漫画——兼谈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未完成的探索 陈恩黎;162-169
18  《艺文杂志》事件中的张深切 王申;170-184
19  知堂表彰禹稷臆说 袁一丹;185-200
20  评范伯群著《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 陈舒劼;袁勇麟;201-209
21  古典与现代互动中的文学思潮——评刘增杰、关爱和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史》 刘海洲;210-214
22  编后记  215-21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2期
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三十周年暨《丛刊30年精编》出版座谈会”发言录 陈建功;温儒敏;贺圣遂;严家炎;李志强;范伯群;吴小美;孙玉石;朱德发;刘增杰;王信;陈子善;金宏达;汤哲声;杨义;陈福康;杨洪承;田建民;陈学勇;杨帆;1-21
2  一九四○年代延安“文艺政策”演化考论 赵卫东;22-36
3  新华书店与解放区文学出版体制的形成 郭国昌;37-48
4  《解放日报&#8226;文艺》与解放区文艺的转折 李军;49-60
5  苏菲亚形象的传入与晚清侠义小说创作的转变 田露;61-74
6  最初的拜伦译介与军国民意识的关系 罗文军;75-84
7  早期《小说月报》与旧文学改良的终结——一个基于数据统计和文本比较的分析 侯运华;85-93
8  新书架  93
9  论“革命话语”对情爱伦理的重构及其本质 李跃力;94-104
10  爱与善的两难——论《伤逝》 毕新伟;105-114
11  论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三部曲” 卢晓蓉;115-129
12  双层建筑的卓越尝试——闻一多的诗歌建筑美新论 肖学周;130-138
13  通向感悟:梁宗岱对西方纯诗理论的醇化 欧阳文风;139-147
14  强化史料意识 穿越史料迷宫——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几点思考 张志忠;148-160
15  新史料的发掘与抗战文学史观之变革 张武军;161-173
16  郁达夫1936年底的日本之行与郭沫若归国关系考 廖久明;174-182
17  关于《摘星录》考释的若干商榷 商金林;183-191
18  老舍佚文三篇辑校 刘涛;192-196+129
19  老舍的基督教信仰与救世观及其他——从最近发现的三篇老舍佚文谈起 刘涛;197-204
20  中国现代文学新史料的发掘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易晖;205-215
21  编后记  21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3期
1  “可见的女性”如何可能:以《青春之歌》为中心 贺桂梅;1-15
2  “劳动”:妇女解放及其限度——以赵树理小说为个案的考察 董丽敏;16-28
3  性别政治和社会主义美学的危机——从《女篮5号》的房间说起 毛尖;29-37
4  女性在20世纪初期的文学翻译成就 郭延礼;38-50
5  女子问题与五四新文学的现代转型 张文娟;51-59
6  被建构的第一代女作家的经典 张莉;60-68
7  晚清的女性教化与女性想象——以《孽海花》为中心 刘堃;69-77
8  《霸王别姬》与《马嵬驿》的女性主义历史叙事 陈婵;78-86
9  竹内好:凭借鲁迅的历史反省 靳丛林;李明晖;87-96
10  进化论在鲁迅后期思想中的位置——从翻译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谈起 周展安;97-106
11  “家”与“街头”——巴金叙述中的“五四”意象 周立民;107-118
12  花园:往事追忆与革命姿态——重读巴金的《家》 张宇;119-131
13  老灵魂/新青年,与张恨水的北京罗曼史 宋伟杰;132-142
14  前期创造社疾病书写与现代人的建构 黄晓华;143-149
15  “诗界革命”的新阵地——清末《大公报》诗歌研究 郭道平;150-161
16  《小说星期刊》与香港早期新诗的次源性传播 梁笑梅;162-169
17  《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  169
18  沈从文佚文废邮再拾 解志熙;裴春芳;陈越;170-192
19  遗文疑问待平章——新发现的沈从文佚文废邮考略 解志熙;193-203
20  沈从文《给小莹的信》补释 陈建军;204-206
21  发扬五四新文学传统 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05周年暨第九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福泉;王新玲;207-211
22  多维文化视域中的鲁迅——“中日视野下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王初薇;212-215
23  编后记  216
24  更正  8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4期
1  演说与中国话剧之发生考论 马俊山;1-12
2  中国现代文学和早期中国电影的文化关联——以1922~1936年国产影片为例 袁庆丰;13-26
3  “直译”的“文艺大众化”——左联“文艺大众化”讨论的日本语境 王成;27-40
4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8226;现代卷》 段美乔;40
5  论现代北派市民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汤哲声;41-50
6  不期然的先锋性——浅草-沉钟社文学的开拓性价值 丁亚芳;51-58
7  突破集体主义的理论藩篱——论“革命文学”实践对理论的悖离 王智慧;59-65
8  《动摇》中的国民革命叙事之细读 梁竞男;66-75
9  重读郁达夫的《过去》和《迷羊》 张屏瑾;76-83
10  工藤贵正著《中文世界的厨川白村现象》 英溪;83
11  《寒夜》与巴金的“创伤性记忆” 翟应增;84-91
12  以译代作:早期中国新诗创作的特殊方式 熊辉;92-102
13  含混与现代汉诗写作:以卞之琳30年代诗歌为例 陈卫;103-114
14  论沈从文新诗中的苗文化因素 张桃洲;115-123
15  文学性、历史性和现代性——北美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三种趋势 王晓平;张清芳;124-137
16  经验的匮乏与阐释的过剩——评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 孙桂荣;138-145
17  语言的操演性与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流向——以胡缨的《翻译的传说》为例 吕黎;146-154
1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梳理 赵伟;155-159
19  200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冷川;160-180
20  他在不停地重写文学史——黄修己教授访谈录 吴敏;181-192
21  评温儒敏等著《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 陈尔杰;193-198
2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四次青年学者研讨会综述 郭洪雷;李诠林;199-203
23  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熊飞宇;204-213
24  工藤贵正著《鲁迅与西洋近代文艺思潮》 英溪;213
25  钱钟书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志琴;214-216
26  讣告  217
27  编后记  21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5期
1  《甲寅》与《新青年》渊源新论 孟庆澍;1-9
2  论“五四”新文学的自由品格 何锡章;董华;10-17
3  乡愁小说的“做旧故乡”和“城里想象” 袁国兴;18-25
4  清末民初短篇小说叙事初探 张勐;26-33
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奖励考察 万安伦;34-42
6  白璧德人文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想象 周佩瑶;43-49
7  论曹禺戏剧对现代广播剧的影响 刘家思;50-60
8  曹禺研究的心路历程 曹树钧;61-70
9  艾青诗歌的英文翻译 北塔;71-82
10  鲁迅《故事新编》的启动及其意义 程丽蓉;83-90
11  李长之《鲁迅批判》对竹内好《鲁迅》的影响 刘伟;91-101
12  “孤独”的个人与鲁迅作品的自省精神 罗晓静;102-110
13  许地山与粤讴 朱水涌;曹小娟;111-121
14  新书架  121
15  论《意外集》在丁玲文学道路中的意义 秦林芳;122-129
16  本土立场与东方视野——吕赫若日记初探 沐昀;130-138
17  《女神》与《死水》两诗集艺术精神结构比较论 刘殿祥;139-146
18  “80后”这样解读《过客》 李楠;王毓婷;周敏颖;徐俪成;沈梦怡;袁一月;147-158
19  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 孙建国;159-166
20  《新青年》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 王黎君;167-176
21  安息吧,陆耀东先生! 易竹贤;177-178
22  陆耀东先生与他的《中国新诗史(1916—1949)》 陈国恩;178-182
23  诗人气质与史家风范:陆耀东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王本朝;183-189
24  第二代学者对于现代文学研究的巨大贡献——冯济平编《跋涉者的自白》序 温儒敏;190-193
25  一部接近文学发生原生态的文学史——评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杨剑龙;194-201
26  评杨爱芹《〈益世报〉与中国现代文学》 周海波;202-205
27  比较文学史观的建构与比较模式的新探索——评朱栋霖《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 赵小琪;张晶;206-208+212
28  评李继凯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 袁盛勇;209-212
29  “百年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吴秀明;王国英;213-216+219
30  “2009北京大学现代作家全集(文集)整理编纂”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芳;217-219
31  编后记  22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1  中国现代文学馆唐弢文库版本欣赏  2+221
2  近代来华传教士译介成长小说述略 宋莉华;1-14
3  在“现代性”理论框架中的“晚清”——对近代小说研究近况的考察 唐宏峰;15-22
4  杜甫诗歌在五四前后的命运 吴中胜;23-31
5  新书架  31+200
6  王统照与《文学旬刊》 叶永胜;32-40
7  郁达夫与黄仲则 郑薏苡;41-49
8  两个人的《山乡巨变》:从连环画看原著 蔡小容;50-58
9  政治型现代文学史书写的沉重反思 朱德发;59-74
10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吴小美;75-85
11  浙东学术、师爷气与鲁迅——从“越文化”观察鲁迅思维与文风的形成 王晓初;86-95
12  论鲁迅文学观念的复杂性——兼及鸳鸯蝴蝶派的评价问题 栾梅健;96-111
13  网络中的鲁迅传统 葛涛;112-123
14  沈从文的“习作”意识 刘志华;124-133
15  1979—2009:沈从文研究的几个关键词 赵学勇;魏巍;134-149
16  中国现代文学的汇校本问题 金宏宇;杭泰斌;150-161
17  郁达夫南洋时期的人格转变及南洋经历关系之考辨 金进;162-169
18  从桂林抗战文学研究看史料发掘和思路拓展 李建平;170-179
19  张爱玲《亦报》佚文与电影《太平春》的讨论 巫小黎;180-188
20  1950年代台湾文学新探——从应文婵文学案谈起 毛海莹;189-200
21  评王嘉良著《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论》 杨云芳;201-204
22  读祝宇红著《“故”事如何“新”编》 张蕾;205-210
23  编后记  211-212
24  投稿须知  213
2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1—6期总目录  214-220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705484/?_i=214639729dY2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5 13:43 , Processed in 0.1390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