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聊篇
( 1967年7月22日)
为了增加一点脂肪,他……
阳光已照到身上,
吃饭的钟声已经敲响,
他还在床上,
睡得正香。
吃过早饭,
转悠了几下,
他又爬上了床,
呼噜噜又入了梦乡。
为了增加一点脂肪,
吃了睡,
睡了吃,
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和猪有什么两样?
( 1967年7月23日)
方块,老K,
纸牌纷飞,
疾呼狂舞,
沉缅于纸醉金迷中。
光阴似水,
任其流逝,
问君青春有几何?
如此消磨。
(1967年10月16日)
一个热血沸腾,求知欲望强的青年陷于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境地中是多么的痛苦啊!
这里有的是狂笑声,打扑克的叫喊声,或者睡觉,或者看小说,青春的时光象江水一般地流逝,这种生活和时代是多么的不相称啊!
这种无聊的生活,纵然你有满腔热血也容易冷却,变得心灰意冷。
最可怕的是安于这种生活,每日千方百计来消遣光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是连钟都不撞了),天天玩耍,心安理得,悠哉游哉,这是最可怕的啊!这无异于自杀。
有热血的青年应该前进,应该冲破这种无聊的境地,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 1967年10月23日)
听说上面有文件要复课闹革命了,大家都很高兴,停课闹革命已经一年半了,在每日无聊的生活中,同学们都盼望能早点复课。
即便从现在开始复课,但从闹革命转入正式复课至少还得几个月,能真正上课学习的时间最多也就1年半,再实习一年就要毕业离校。
时间过得真快,剩下在校的时间太短促了,然而我们基本上还是个医学门外汉,剩下的时间真是比黄金还要宝贵啊!
可是,这黄金般的宝贵时间却一天天地在身旁流淌,你挡也挡不住,象潮水般奔腾而去,一个人的光阴是有限的啊!
时光在笑声中过去了,在扑克牌中过去了,在街上无目的徘徊中过去了…… 我多么希望我有魔力能将时光的翅膀抓住,让它不要飞去,或者慢一点飞走也好!然而,时光老人挣脱我的瘦弱无力的手无情地扬长而去。
光阴在流逝,不停地流逝,不容许我们犹豫和仿偟了。
(1967年10月27日)
党中央来了复课闹革命的通知,今后凡是与复课闹革命无关的事情,我一律不参加,内战更不参加,因为它严重干扰了斗争大方向。
今天下午把人解教研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今后又能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看标本,看显微镜,过紧张又活泼的学习生活了。一年多没上课,对于上课的思念是多么的迫切啊!这种企盼的心情就象初进大学时向望着上课一样。
一切准备妥当了,很久没看讲义,在课前要复习一下停课前学过的内容,这样对上课接受新的东西更有利。
紧张的而又愉快的学习生活要来临了,我们时刻期望它,要珍视它,还要好好保护它。.
(二)动荡篇
(1967年10月25日)
今天学院也到外面贴标语“砸烂8.24,保卫省革筹”之类,公社委员会发表声明,目的是表明医学院与“8.24”无关,然而有的高校却怀疑医学院与“8.24”有关。
奇怪的是有些人不同意砸烂“8.24”,认为“炮打程世清”不是把矛头对准“省革筹”,又说““8.24”不是一小撮,而是很多人,” 这些人说这种话不是脑子糊涂,便是站在“8.24”的立场上去了。
反右倾是正确的,然而“8.24”以反右倾为名行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之实,这是一小撮极左分子企图反夺权阴谋的大暴露。
极左反动思潮,北京有,东北有,南昌亦有,“8.24”便是南昌的“5.16”。“反右倾,反倒底”是反革命夺权的宣言书,必须迎头痛击,切莫等闲视之。
(1967年10月29日)
今天医学院门口特别热闹,辩论的人很多,争争吵吵,弄不好会发生武斗。年级要组织武卫队,我不参加。这样去打,没什么意思,死了好比死了一只狗。
晚上,医学院森严壁垒,个个手忙足乱,据说晚上三中的人会来进攻医学院。
我不管这些,我要复课闹革命!
(1967年10月30日)
三中的人终于没有来,昨天晚上虚惊了一场。
今天上午上课,大家很早便进了教室,可见大家对上课的愿望是多么的迫切。生化课复习了代谢一节,老师采用概括性提纲挈领的讲法,要求很低,这种低要求,比以前医专的水平还低,如此,学生的负担确实是大大减轻了。
讨论学外语的问题,有的同学不愿学,有的同学愿学,我看最好是各随已愿,愿学的就学,不愿学的就不学。学英语的编个班,学俄语的编个班,各得其所。我打算继续学英语,外语是一种武器,我们必须多掌握一些武器,将来才能攻克科学的堡垒。
(1967年11月1日)
今天是一个血的日子,下午3点多钟,三中一伙学生对我南北两院展开了全面进攻,损失国家财产无数,不少同学倒在暴徒的棍棒和铁棍下,躺在殷红的血泊中,其惨状不忍目睹。
人身安全得不到保护,随时都可能被抓、被打、被杀,真理究竟在哪里?
晚上,众情激愤,个个义愤真膺,手持棍棒埋伏于北院,准备他们(三中的人)来了便关门打狗。这一仗打起来不知又要多少人流血,多少人送命!一直等到凌晨一点半钟,三中的人没来才撤回。
武斗是个十分可恶的东西,血,都是我们红卫兵的血,都是学生的血,为什么我们要互相厮杀,相视如仇敌?为什么?为什么?究竟为什么?我要大声喊:“真理在哪里?”
(1967年11月2日至11月6日)
5天过去了,好似过了5年。
5天,这血与火的5天。11月2日师院井四野、江工等学校聚集数千人围攻医学院,江医井冈山人怒火在燃烧,手持棍棒奋力抵抗,井岗儿女热血在飞溅!
5天.这悲惨的5天,没有阳光,没有温暖,阴风阵阵,乌云蔽日,从虎口中逃出,在街头流浪,流浪,举目无亲,欲往何方?
5天,这仇恨的5天!校园被摧毁,东西被抢走,有书不能读,有家不能归,满目淒凉惨景,怒火从心头起!
还我战友,还我血债,还我民主和自由,还我复课闹革命,还我红色的江医!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只有仇恨满胸膛!黒暗不会久长,让我们满怀希望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曙光!
(1967年11月8日)
消息传得真快,5号家里便知道11-2事件,父母亲又要提心吊胆了。做儿子的在外面生活,一切无所谓,不耽心家中的事情,却不知父母亲在家中遥望北方,耽心儿子的安全。
当今武斗盛行,父母亲要渡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啊!相隔千山万水我似乎看见父亲凝望的眼睛和母亲焦急不安的心。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内战,内战,青年在流血,在流浪,国家财产遭毁坏…… 内战,可恶的内战象恶魔夺取了多少生命与财产,耗费了多少宝贵的光阴!内战应该立即制止!武斗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青年们要赶快坐下来,听毛主席的话,复课闹革命!
(1967年11月12日)
明天要继续上课,我心里很高兴,现在我真正体会到上课的乐趣。现在上课真不容易啊,我们迫切需要上课,但现在上课竟是如此的难,得随时提防暴徒的突然袭击。课也不能多上,每天2节课,其余时间也没很好安排,让宝贵青春时光付之东流!啊,上课难!我们青年的求知欲多么强烈啊,这火焰般的欲望,一定会把困难烧成灰烬!
(1967年11月13日)
学院暂时恢复了平静,老师又讲起了课,同学们打开了教科书,拿起了解剖镊和标本,上课的铃声又响起来了……
平地一声闷雷,一阵狂风送来一个危险的消息:工学院又要来攻打医学院,此消息象一块冰冷了同学们愉快火热的心。
沉寂的两院又开始沉寂了,东西不断运出去,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学院,宿舍里廖廖无几的灯光,校院内一片淒凉……
不少同学打起背包离开了学院,向茫茫的路上走去,此行何处?欲往何方?何日才能回学院欢聚一堂?
(1967年11月17日)
一轮园月高挂在空中,大地、树丛和房屋披上了一层浪漫的轻纱,微风轻拂着树枝,掀起夜行人的衣襟,带来丝丝的凉意。
校园里静静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没有往昔悠扬的歌声和宛转的笛声,也没有同学的笑语声,若大的教学大楼,透几点微黄的灯光,曾经喧闹的校门披着月光,静静地躺在那里……
啊!沉寂的校园,你遭受过多少屈辱和摧残,9.6-9.7,12.6,1.12,11.2一次一次的围攻,一次一次的血洗,你伤痕累累,你血迹斑斑!你经受了如此多的暴力冲击和苦难煎熬!
啊!沉寂的校园,你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是革命的总部,战斗的堡垒,云聚过井岗山儿女,激荡过革命风雷!
如今你沉默了,你蒙上了一层耻辱!啊!沉默,可怕的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
啊!沉默的校园,不能再沉默了!江医井冈山人不能再沉默了!再扬起奔腾的浪花吧!把蒙在身上的耻辱洗刷干净,还我英雄的红色江医!
(三) 砺志篇
(1967年8月1日)
男儿岂能做井蛙,
壮志凌云怀天下。
柔情似水付东流,
青春如火放光华。
梅花雪里吐芬芳,
劲松雪里披青纱。
天生我才必有用,
东风一吹开鲜花。
(1967年9月28日)
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一个人一生所获的知识只不过沧海一粟,如果连这点知识也没有,那一个人来到世上是为的什么呢?
知识在于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滴水,无以成江河”,让空余的时间里多看看书吧!多写点文章吧!
我愿做一个知识宝库的发掘者,虽然每天挖的只是那么一丁点,但我要不停地挖下去……
(1967年10月6日)
“愿中国青年人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点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
人生的道路上有胜利,成功,愉快和骄傲,但也有失败、挫折以及随之而来的丧气、颓唐、悲苦和忧伤,这些就是冷空气。
在这种冷空气下,是前进还是后退?是发热放光还是寂然无声?前者走向光明,后者无异于自杀!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勇敢地摆脱冷空气,不自暴自弃,有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决不在路上徘徊仿偟,消极悲伤,而要保持时刻向上!
(1967年10月8日)
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平静的水就会泛起波纹,人的思想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的思想决不可能是很平静的,因为生活在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会触动它。
当生活中有东西触动了自己的思想该怎么办呢?是熟视无睹,不发一点声音,不起一点波纹?是故意回避,有意掩盖这种波动,装出平静的样子?是5分钟的狂热,一下子波涛滚滚,喧哗连天,一下又寂然无声?
都不是,也都不应该,我们应该有波澜,但决不是浊浪;我们应该有光有热,但决不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真正有希望的人是那些善于思考的人。
(1967年10月15日)
人在黑暗的迷途中感到长夜漫漫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忽然,前面夜空中出现一丝亮光,升起了一盏红灯,照亮了前进的路程,这时人是多么的高兴啊,这大概就是希望吧!
人皆有理想,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和理想是相同的吧!有了希望,在四顾周围心茫然时不会犹豫、仿偟乃至绝望。他会想着希望,有了勇气,继续前进,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
鲁迅先生说过:“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见,不一定每个人都怀抱着希望,希望是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决不属于那些庸庸碌碌的小辈。
希望是光明,是热,是美丽幸福的象征,我应该拥有希望。
(1967年10月18日)
青春,
不应该是一支蜡烛,
透出昏暗的光,
既没有热,
更没有隆响,
只有吱吱的低吟。
青春
应该是一颗核弹,
轰隆一声巨响,
发出震撼大地的声音,
闪着强烈的光,
能沸腾四海的热。
(1967年月11月15日)
在这动荡的青年时代,有风有雨,有雷有电,有急流有险滩……生活里有波涛和浪花,有酸甜苦辣。青年人在这动荡的年代里,在生活的激流中成长。
勇敢的人不怕风雨雷电,不畏急流险滩,踏碎了波涛和浪花,尝尽了酸甜苦辣,他们从不泄气,从不气馁,眼光永远向前,迎着朝阳,不停地前进,没有终点。
无用的懦夫在风雨雷电中停滞不前,在激流险滩中仿偟不安,悲观失望,失去了前进的勇气和信心,这种人只会葬身于生活的激流中。
青年人,未来世界是我们的,我们胸怀壮志,信心百倍,前进,永远前进,一刻不停!美好的远景在向我们招手致意。
(四)情感篇
(1967年7月20日)
夜幕降临了,
明月上了柳树的枝头,
叮咚的琴声在银色的世界荡漾,
是美丽的夜晚。
微风轻轻地吹拂,
掀起我的衣襟。
树叶飒飒地响,
好象轻声地问我:
“你好!悠闲的朋友,
今天有什么新的收获?”
我红着脸低着头,
时光在我身旁不停地流。
(1967年7月21日)
小鸟,
飞回来了,
绿树浓阴中,
又闪现出它美丽的翅膀。
小鸟,
飞回来了,
在宁静的夜晚,
又响起它宛转的歌声。
小鸟
飞回来了,
带来了欢乐,
它是生活的讴歌者。
我爱生活,
我爱小鸟。
(1967年7月29日)
月亮揭开了她的面纱,
露出美丽的脸庞。
星星狡猾地眨着眼睛,
对谁耍什么把戏?
微风吹拂着树叶,
演奏着动人的音乐。
两只小鸟在枝头上,
唱着动人的歌。
两人在林阴中漫步,
时而传来愉快的笑语。
是文化大革命的喜讯,
使你们如此欢欣?
是革命的战斗友谊
使你们这般亲密?
步伐如此一致
脚步如此有力。
年青人,
祝福你们的青春,
更加灿烂美丽。
https://club.kdnet.net/dispbbs.asp?id=9881479&boardid=5&page=3&uid=&usernames=&userids=&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