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南外生活
分享:腾讯微博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更多复制 返回[南外岁月如歌] 关闭窗口 | 隐藏边栏
17650854
离线
mading_58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09:27 [只看该作者]
63级入校的初一班同学聚会,庆祝她(他)们的60岁生日,看着照片上似曾相识的一张张面孔,回忆46年前的学校和同学们,真象做梦一样。
我也是63年入校的“老校友”,文革前小(5)法班的同学,到外校简单的不能再简单。记得7岁要上学了,考了两所小学,一是小营小学,一是和平路小学(今天的北京东路小学)。爸爸对部队孩子们在学校比爸爸们的军衔十分反感,于是我和后来转学的姐姐以及弟弟先后进入和平路小学读书。63年外校招生,我被外校录取,记得到校报到,又进行了口试,被安排在法班读书。同学大部分是陌生的,我们从入校开始就实行了寄宿制,许多孩子还非常不习惯,好象还有同学尿过床。我感到幸运的是,在学校遇见胡正刚老师,他在来外校前曾在和平路小学实习,我认识他。
我的家那时就在外校对面的和平新村,可能有的同学比我们住的还要近,但一开始就实行的集体生活使我们很快自立起来,这样的生活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友谊。我学游泳就是在胡正刚老师的教练下,在玄武湖东侧的浅水区扑腾出来的。看见前面同学的回忆中讲到大小同学(还有高年级女生)住在上下铺,我们似乎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食堂的水晶包子(猪油丁拌白糖为馅儿),香甜流油的包子让我至今感到留恋。困难时期的渡过可能与学校食堂大师傅们的这个创造也是分不开的。
学校建校开始,就积极的引进许多优秀的教师,教过我们的汪滔、陶佩华老师,后来成为了夫妻,他们的年轻和努力至今还深深烙记在我的脑海里。第一位外籍老师是霍尔曼先生,到机场迎接他的场景,我感到就在眼前。学校让我去给他献花,那时的孩子穿着简朴,除了过年好象难得置换新衣服。妈妈听说这件事花钱给我买了新衣新鞋,我记得是第一次穿了一双皮鞋,白色的衬衣,天蓝色的西装短裤,一身的新衣服倒反而感到无所适从。到机场迎接霍尔曼先生,大家都不认识他,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先生出来,老师赶快领我上前献花,结果不是霍尔曼先生,后面出来的才是他。
学校西侧原来的小池塘,也是我们课余玩耍的地方。记得春季的夜晚,入睡前还能听见蛙叫声。建校初期学校的教室有限,我们小学开始的教室就在学校西北角三排平房的第一幢,后来搬到学校东侧的三层教学楼上课,还着实让我们兴奋了许久。
一转46年过去了,我们都从儿时的天真变的世故了,路过学校时,我有时会想,这就是我曾就读和长大的地界儿吗?如果人生能够退回去,希望再过一次那快乐的时光。祝所有的老师和师哥师姐同学们健康长寿,祝师弟师妹们事业有成,祝所有在外校学习的孩子们幸福愉快!
广告: 珠江路38平小户型美成这样…
17522935
离线
许舍山人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10:46 [只看该作者] 第2楼
请教先生大名?此文平实而动人,南外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这样的笔下清新自然,文采蕴藉(曹白瑞同学的博客就是典型),一时勾起我多少回忆!
霍尔曼先生是我初进南外的六四年秋天来的,记得那天全校师生早操后汇集在操场上,霍尔曼先生由翻译陈卓姝老师领着来到大家面前,我们三个语种的学生用英德法语齐喊早上好,年青的霍尔曼先生好象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震住了,有点手足无措的样子,也用法语回了一句早上好,然后大家就散了。听说后来有老同学在海外寻找过霍尔曼先生、莎耶太太(应是瑞士的),无果。王允道老师陈卓姝老师曾赴法,也说没有找到。四十多年过去,霍尔曼先生今年应该有七十上下了,但愿有一天能再看到这些故人。
法语德语都有外籍教师,我们就问周校长(1927年芝加哥大学毕业的)为何我们没有英国老师教?他说我们国家的英语是强项,好多中国人还在英美教英语呢。这当然,那时的南大副校长范存忠先生就是少有的英文一级教授,连英美学界也很敬仰他。再后来,我听说国务院外国专家局为南外聘请的一对英国夫妇抵达上海了,文革炮响,他们来不及到南京就又回去了,这件事不知确否。
17650854
离线
mading_58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11:26 [只看该作者] 第3楼
我是小(5)法的冯丁,文革停课离开学校,被爸爸要求在空3师的许多地方帮助劳动;196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当了兵(因为当地的百姓多患血吸虫和血丝虫。故接兵的同志到机场带走了我们6个个子较高的孩子),部队是现在霍霍有名的空降兵。我离开学校可能是最早的同学之一,在部队艰苦的训练和生活中,还经常梦到学校和同学,醒来才感到惆怅和孤独。
我们后来的法语外教是年轻漂亮的米士林丹,是瑞士人。班上还有两个南大外教的孩子和我们一起上课,男孩子应该是达威德,记得在踢足球时,被我的大脚踢破过鼻子。那时他比我们小两岁,现在也应该在五十三、四岁了。
文革让学校成了疯狂的海洋,我永远记得有同学揪下了老师的一撮头发,许多孩子后来自己也因为父母被运动波及而下放或郁郁不得志,但是人性的良知应该永远是我们不能舍弃的根本。记得“王金事件”后,我陪妈妈来学校找姐姐,校园里长满了杂草,人去楼空毫无生气。对老师的伤害大家能忏悔,对所有人的心灵伤害应该被中国人所铭记。
版上常看到您的文字,借问先生称谓,祝安好!
17522935
离线
许舍山人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14:56 [只看该作者] 第4楼
回复 第3楼 的 mading_58:
我比你虚长几岁,高二英的许树铮是也。
“文革让学校成了疯狂的海洋,我永远记得有同学揪下了老师的一撮头发,许多孩子后来自己也因为父母被运动波及而下放或郁郁不得志,但是人性的良知应该永远是我们不能舍弃的根本。记得“王金事件”后,我陪妈妈来学校找姐姐,校园里长满了杂草,人去楼空毫无生气。对老师的伤害大家能忏悔,对所有人的心灵伤害应该被中国人所铭记。”
你说得好极了。现在还没有这样认识的,不是我们南外的学生!我闻听新设了南外论坛,初来时,贴了几个帖子,后觉得论坛质量不高,跟金陵中学、南京四中等老三届的论坛不好比,这就是南外水平?一度没兴趣再来,近日发现越来越好,从暴风骤雨的文革南外过来的人,一字不提当年,没有觉悟,没有反省,没有认识,这个国家就很危险。小学部的同学,素质是很好的,果然。冯兄有博客么?
17650854
离线
mading_58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16:13 [只看该作者] 第5楼
许学长的赞许使我很汗颜,我们这些文革前的小学生基本没有文化背景,真是愧对老师的教育和学长们的夸奖。我们文革前的少先队辅导员就是高中的学长,我依稀记得卞长锦学长的模样,在我们的心中学长们就是师长了。
文革从根本上是把中国人骨子里的封建意识给激发出来了,一面是对于“对立面”的凶残,另一面又是对“膜拜者”的谄媚,人性的恶发挥的淋漓尽致,直到今天仍在许多场合和事情中隐现。我把文字的事情看的极紧,不愿误己,更不愿误人,因此没有博客之类的文字,不好意思了。
17900820
离线
jingdianyang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16:28 [只看该作者] 第6楼
文革十年不堪回首,但也是回避不了的历史。我引用我的回忆录里曾引用的一段话:
在那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相互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无论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起这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哪怕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强制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则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文革”浩劫留下的则是难易数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
17491605
离线
woshiyuguang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17:33 [只看该作者] 第7楼
以下是引用 第3楼 mading_58 的话:
对老师的伤害大家能忏悔,对所有人的心灵伤害应该被中国人所铭记。...
说得好极了!
于光
17522935
离线
许舍山人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20:36 [只看该作者] 第8楼
解放后数不清的政治运动,有升天的,有置渊的,得益的,受害的,整人的,被人整的,搞得中国人关系很复杂,你看舒芜之死引起的各方评论就是一例,没有哪个国家弄得人性这么复杂的。南外也不例外,这个论坛,如果只说软软的甜甜的,就没意思了,只有在厘清从前的基础上,才能达成共识,真正的和谐起来。因为文革的影响仍在,还深得很。余光同学、冯丁同学,安澜兄,Jingdianyang(抱歉我不知是哪位校友)、钟建华同学。。近日发文,都说得很深刻,路子是对的,旧事重提并非要给人以难堪,只是使大家分清对错,这才有真正的今后的友谊。
17522935
离线
许舍山人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20:41 [只看该作者] 第9楼
回复 第5楼 的 mading_58:
教育是终身的事,你自学得很好。兄知否,卞长锦学长去世已很多年了,我去给他送过行。
17900820
离线
jingdianyang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21:28 [只看该作者] 第10楼
我是高三德班的杨振球也!许老弟,你好!
17650854
离线
mading_58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21:34 [只看该作者] 第11楼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学校的生活都成为只字片语的回忆。记得学校组织春游去玄武湖,老师同学相互簇拥,欢声笑语一路,我们的队伍里有外籍教师。其他学校的同学也在玄武湖游玩,孩子们嬉笑打闹,突然发现我们队伍里的外教,围拢过来看个稀奇。有孩子大声的叫着:大鼻子、大鼻子。外教一脸的困惑,问陪同的老师他们说什么?老师告诉他,孩子们是在问候他,外教笑的一脸灿烂。我想如果再有几年,不用老师的翻译,霍尔曼先生也一定会知道孩子们的意思。文革初始,波及的老师不仅仅是我们的教师,连外教也受到影响,印象中德语外教中就有在学校相互对立的冲突,更别说尚未到校的其他外教。
学校建立时,没有现成的外语教材,老师们就自编讲义,那时没有印刷条件,许多教材是老师用钢板刻出来的。学习的内容也非常有趣,贸易、银行、甚至是轮盘赌都有入课的。记得米士林丹小姐的幻灯片中许多内容都让我们这些孩子兴奋和好奇,那时的氛围与接踵而来的文革截然不同。文革中复课,把语录本弄出来背诵,也算是世界教育史上浓重的一笔。
17650854
离线
mading_58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8 21:39 [只看该作者] 第12楼
我知道卞学长的去世,不愿在版上提及这些。这些年大家都不容易,对于早逝的学长,还有离去的同学,我们都深切的怀念。
17494557
离线
cal710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9 01:33 [只看该作者] 第13楼
回复 第10楼 的 jingdianyang:
振球仁兄,终于在此见到阁下。那天初三同学寿庆,酒宴阑珊时才听说阁下也来了,小弟到处找你,偏是人都散了,又不知你这些年长成啥样了,怕是错过了也未可知,殊感遗憾!说起来至少四十年没有见到了,记得在校时你我上下铺,我那时很小,你该是大我5岁。冬天实在太冷,你我的被子都不厚,我俩干脆睡一个被窝,两床被子,籍以相互取暖。你常在被窝里用你温热的手捂着我的冰冷的脚,力图使它暖和过来,这一幕,迄今不敢忘矣!
今天与几位同学聚会,还听说仁兄的消息,说是仁兄办了个外语班,极为成功,教学质量极好云云,小弟真为你高兴则个!哪天得闲,定要见见,好好喝他妈的的一通才是! 安澜
17494557
离线
cal710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9 01:54 [第2版 11-09 01:54] [只看该作者] 第14楼
回复 第4楼 的 许舍山人:
仁兄须添些中和之气呀!既都是南外学子,巴不得把论坛搞好,岂能说走就走,炒股票?哈哈!
纵使“炒股票”,这无疑是绩优股呵,短线进出不合适,须长线投资,有阁下新股加入,市值立马飙升!你要是沉不住气,就亏大发了。
17900820
离线
jingdianyang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9 09:55 [只看该作者] 第15楼
回复 第13楼 的 cal710:
怎么和你联系?
17900820
离线
jingdianyang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1 20:19 [第3版 11-11 20:19] [只看该作者] 第16楼
以下是引用 第8楼 许舍山人 的话:
因为文革的影响仍在,还深得很。余光同学、冯丁同学,安澜兄,Jingdianyang(抱歉我不知是哪位校友)、钟建华同学。。近日发文,都说得很深刻,路子是对的,旧事重提并非要给人以难堪,只是使大家分清对错,这才有真正的今后的友谊。...
旧事可以重提,对错无须分清,经过岁月冲刷,公道自在人心。
引用我回忆录里的小诗的一部分:
《那时候……》
那一本语录,叫思想;
那一段历史,叫荒唐;
那一番经历,叫难忘;
那一双眼神,叫无奈;
那一脸表情,叫彷徨;
那一群袖章,叫小将;
那一阵打砸,叫造反;
那一场批斗,叫文攻;
那一伙文人,叫老九;
那一句嘀咕,叫翻案;
那一部法律,叫徒然;
那一堆文章,叫批判;
那一溜口号,叫武装;
那一声叹息,叫迷茫:
那一些组织,叫骨干
……
……
17522935
离线
许舍山人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9 10:41 [只看该作者] 第17楼
回复 第13楼 的 cal710:
同床暖足之缘,五百年所修。振球兄为人豪爽,又聪明绝顶,如今是名不虚传的教育家,安澜兄自小得其熏陶,无怪乎后来有亿万身价。
17900820
离线
jingdianyang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9 13:30 [只看该作者] 第18楼
回复 第17楼 的 许舍山人:
许老弟不要过奖,有关我的教育之传言有过其实,有一点成绩,只证明我没有误人子弟而已。有机会我们俩可以长谈。可否,请留电话给我,侯君佳音!
17522935
离线
许舍山人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0 00:48 [第3版 11-10 00:48] [只看该作者] 第19楼
谢兄来电,千载同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贵客来时,蓬荜生辉。
17700940
离线
hll1963y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9 22:04 [第2版 11-09 22:04] [只看该作者] 第20楼
以下是引用 第3楼 mading_58 的话:
但是人性的良知应该永远是我们不能舍弃的根本。。。。。。对老师的伤害大家能忏悔,对所有人的心灵伤害应该被中国人所铭记。...
文章写得很好,真的是平实而动人。有思想。
17897530
离线
caobairui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9 22:57 [只看该作者] 第21楼
无比亲切的文字,我们共同经历过的岁月!我曾经写过一篇有关法国少年达威德的文章,回忆了那时的校园生活。
17897530
离线
caobairui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09 22:58 [只看该作者] 第22楼
回复 第2楼 的 许舍山人:
诚谢学长的鼓励!
17900820
离线
jingdianyang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0 10:52 [只看该作者] 第23楼
回复 第19楼 的 许舍山人:
昨夜女儿从国外来电,不礼貌地挂了你的电话,相信你会谅解。你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是个热心的人,也是我们大家都欢迎的人。可惜,这样的人要是都一些就好了。我们可以约个时间好聚一次,畅谈一回。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那天都行,多少人都行。
17494557
离线
cal710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0 11:48 [第2版 11-10 11:48] [只看该作者] 第24楼
回复 第15楼 的 jingdianyang:
17494557
离线
cal710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0 10:58 [第2版 11-10 10:58] [只看该作者] 第25楼
17522935
离线
许舍山人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0 22:42 [第2版 11-10 22:42] [只看该作者] 第26楼
回复 第23楼 的 jingdianyang:
杨兄如晤,
过誉,过誉!小弟哪里当得起“社会活动家”?不过组织了几次知青回乡而已。弟一向钦佩高三德法班同学,六六届的高中生知识就是丰富,虽说是文革可恶,那时大字报上写得才气横溢的必定是高三同学。很可惜啊,我们南外的学生大都学无所用,高三德法班好多人都是连11中起学了六年德语或法语的,全都付之东流。我看了校友通讯录上冯丁小弟他们63年进校的小校友,可怜后来一个班只有两三人是搞外语的,全都分配得乱七八糟,当年国家投入的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就这么弃之如敝履!谁之罪?
17528958
离线
xiaomeng_710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0 14:47 [只看该作者] 第27楼
回复 第26楼 的 许舍山人:
是金子总会发光,天下我才必有用!我所知道的许多南外学子都非常出色,很是难得呀。再说了,在学校学到的知道不仅仅是语言,还有学习方法、做人、交往等等,都会受用终生的。很多领导干部也是专业出身,但舍专业而从事国家管理工作,也不失为一种贡献啊。
17667073
离线
xxb_66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0 15:57 [只看该作者] 第28楼
xiaomeng言之有理.
17499467
离线
逢君拂晓中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0 17:50 [只看该作者] 第29楼
我纠正一点,当年去机场接霍尔曼老师,妈妈给弟弟买的短袖衬衫是淡粉色的,让我们女孩子都着实羡慕了很久.
当年王金事件轰动南京,大字报铺天盖地都贴到了芜湖,我们转到小丹阳去劳动后被规定不可以写信回家,妈妈在家焦急万分,硬是冒险带着弟弟到学校来找,得到甄荣光老师的关心和安慰,其实那时候哪个老师不在危难中呢?甄荣光老师的声誉在外校也是非常高的,老人家文革后转到广东教学,一直是当地的特级教师,三十年校庆时由小克陪伴回过南京,今年年初患病康复,但是从照片上看已经老迈了许多,我们应该找机会常去看看他.
17494557
离线
cal710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1 00:14 [第4版 11-11 00:14] [只看该作者] 第30楼
甄荣光老师教过我们德班生物课,其中解剖、显微生物、昆虫等课恍若隔日。记得他第一次来教我们上的是昆虫课,之前同学已传奇着他的经历,使我已有崇敬之心。他是在课间休息时来到教室的,微笑着,对每一个同学,都是微笑着,尽管许多同学并不认识他,礼貌的对他报以微笑,但我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甄老师,他的微笑在我看来极具学养,把我看懵了,我坐在桌前看着他,竟忘了要去外间活动一下。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一些线条和圆圈,最后勾勒了几下,竟是画得一只蝗虫,硕大的,占了黑板三分之一,线条极准确生动。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回到教室,看见黑板上的图画都惊叫起来,太漂亮了!太像了!!
他微胖,有一条残腿,广东人,说话是“广普”,特有韵味,据说他是华侨,早年抱着报效家国的愿望从印尼还是什么地方回国的,他的经历,小克和冯小军该是知道的更多一点。他在九十年代初曾回来过,当时大家条件都较差,接待能力无法与今天比,有同学联系到我,恰值我在成贤街一个叫长康里的地方买了一个旧式洋房的二楼,虽说是洋房,厕所也没有,安排甄老师屈居在那里,迄今都觉得愧欠他,更是当时我急于出差,虽说是安排了,竟连甄老师的面也没见到,实在是遗憾。
我和甄老师几十年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他或许记不住我这个学生,但,他曾教育过我,我就是幸福的!
他还健在,这消息简直就是喜讯!
2004年11月于甄老师家中

bjzxz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0 22:01 [第2版 11-10 22:01] [只看该作者] 第32楼
甄荣光老师在同学中留下的印象太多太深,31楼的照片勾起我对甄老师许多回忆。请楼上是否另开辟新帖,容易他人搜索,也请了解他老人家近况和有其照片的老校友提供新情况,这样跟贴的内容也集中。我相信专题的回忆一定很精彩。建议多开出几个专栏性的贴,便于同学们后续补充。
请斑竹借当前这股热气,商量一下网页的发展,请 许舍山人: 是你出山的时候啦!
17522935
离线
许舍山人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0 22:39 [只看该作者] 第33楼
回复 第32楼 的 BJZXZ:
煦智兄笑话我呢,制作网页我是一窍不通,立人兄绝顶聪明,听说他赋闲在家后一直在网上冲浪,现在开论坛,组织合唱团,策划初三英法班六十寿辰,跟安澜兄一样,搞什么像什么,你的开专贴的建议我很赞成。甄荣光老师是南外又一难得的高级老师,学生物的,却画得一手好画,英语流利又标准,是我高一时的班主任,使我一进南外就对学校的高水平师资印象很深。我曾几次给他打过电话,每回他都非常高兴,他在广州定居,对南外很有感情。同学们应当经常跟他通通电话,以慰高龄恩师。
17900820
离线
jingdianyang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1 09:07 [第2版 11-11 09:07] [只看该作者] 第34楼
回复 第33楼 的 许舍山人:
强烈赞成搞专帖,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浏览的时间,节省回帖的时间,还能扩大大家的视野,引凤筑巢。
如表现校友活动的《动态栏》、对老师回忆的《师生情》、对世界和中国大好河山游览的《旅游乐》、对学校生活回忆的《小浪花》、对人生认识的《谈感悟》、对摄影作品展示《谈摄影》、对失去联系的老师校友《寻访栏》等等,让我们的《南外岁月如歌》这个总枢纽站,开出一趟又一趟豪华专列,通向千家万户,通向世界各地,通向每一个南外老校友的心田。
17906097
离线
bjzxz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1 17:32 [只看该作者] 第35楼
回复 第34楼 的 jingdianyang
杨兄出语定有高见,仍见昔日风采。
17528958
离线
xiaomeng_710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1 17:40 [只看该作者] 第36楼
回复 第34楼 的 jingdianyang:
好的,我来帮你们做吧
17900820
离线
jingdianyang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1 20:34 [第2版 11-11 20:34] [只看该作者] 第37楼
以下是引用 第35楼 BJZXZ 的话:
出语定有高见,仍见昔日风采。...
回复 第35楼 的 BJZXZ:
熙智老弟,不要过奖。拜读了你的文章和诗歌,煞是精彩!足见老弟道行之深,文笔之非凡,涉猎面之广博,让我羞颜!还记得我们在句容东门口的几次见面吗?你到北京后,回过句容吗?甚念……
11135625
离线
tomyi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1 20:38 [只看该作者] 第38楼
回复 第34楼 的 jingdianyang:
参照杨兄和其他校友的意见,我们又设置了师生情深栏目,外语学校的老师们一直是非常优秀的,初三英班的每个同学都深深地怀念班主任储我英老师、数学杨佩祥老师,也深深感谢其他任课老师。相信其他各年级的校友们也永远忘不了恩师们对我们的培育之恩。这个专栏就是给大家抒发我们的谢师情。至于其他专栏,和我们已有的栏目大同小异,将来根据讨论热点的转移,还可以进行调整。
为了办好南外学友这片共同的家园,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17900820
离线
jingdianyang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2 20:23 [第4版 11-12 20:23] [只看该作者] 第39楼
回复 第38楼 的 tomyi:
闻过则喜,闻风而动,雷厉风行,你们真是好样的!佩服,敬礼!当以多上网,多参与的实际行动,共同耕种好我们自己的园地!谢谢!!!
17341220
离线
bonsaifrank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9-11-12 21:47 [只看该作者] 第40楼
回复 第36楼 的 xiaomeng_710:
这个 xiaomeng_710 了不起,豪爽!
如此则拜托了。分门别类,这个建议是很好,很好!望斑竹采纳。
http://www.xici.net/d102971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