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六七暴动反英抗暴反迫害斗争周恩来港澳工委斗委会六七暴动前因后果原始文献
-
0条回复,79次浏览1967香港六七暴动反英抗暴反迫害斗争周恩来港澳工委斗委会六七暴动前因后果原始文献 吳荻舟(1907-1992)1930年加入中共,曾在國民黨南京中央軍人監獄坐牢近8年,出獄後投身抗戰;1 ..
- 钱锁桥 难民的“自由城”—林语堂的《逃向自由城》及其香港因缘
-
0条回复,90次浏览◎ 难民的“自由城”(文论) ——林语堂的《逃向自由城》及其香港因缘 ◎ 钱锁桥 现代中国的“殖民城市”上海和香港在不同 ..
- 李雅明教授访谈稿—谈个人参与保钓运动的经过
-
0条回复,147次浏览李雅明教授訪談稿—談個人參與保釣運動的經過 訪談日期:2008.07.04 10:00AM 訪談地點:清華大學圖書館8樓會議室 訪談人員:謝小芩館長、蔡虹音、李雅雯 全部展開 | 全 ..
- 李祯祥 历年反共来台人士速写(上、中、下)
-
2条回复,133次浏览他們才是真正中國通!戒嚴年代反共義士點將錄 歷年來台反共義士速寫(上) img: https://image.peoplenews.tw/news/bc5dca8f-b99c-4faf-9806-f375b207f71a.png 1962年秋,中國駐瑞 ..
- 我台湾来的【失去】,一本让我对中国开始好奇的书
-
0条回复,173次浏览img: attachment/photo/Mon_2010/10_96ff1602572625d9d854876ce2bfb.jpg 封面 國中三年級的時候圖書館清出了老舊的報廢書,可以自由拿回去看 我撿了好幾本書,其中一本書名叫做【 ..
- 美国黑豹党与毛泽东主义
-
0条回复,425次浏览“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反动派而死就比鸿毛还轻;为革命而死就比泰山还重。”黑豹党(Black Panther Party)创始人休伊·P·纽顿(Huey P. Newton)在他1973年的 ..
- 克里斯汀•罗斯: 在巴黎之外,在1968年之后
-
0条回复,390次浏览我本人對五月運動的政治語言的研究延伸到了阿蘭·施納普(Alain Schnapp)和皮耶·維達-納蓋(Pierre Vidal-Naquet)1969年最早的也是無比珍貴的文獻編篡範圍之外。我搜集到文獻記錄 ..
- 王璞:阿兰.巴迪欧与詹明信的“断代”概念
-
0条回复,311次浏览原編按 1968年,五十年前,美國深陷越戰泥沼,馬丁·路德·金與甘迺迪相繼遇刺身亡。那一年,捷克斯洛伐克大搞「布拉格之春」,一直搞到蘇聯坦克開進布拉格。那一年,全球崇拜已成 ..
- 歪脖子树:评《苏联逃亡记》
-
0条回复,351次浏览幸福的甜味天下雷同,而磨难的苦涩却因人而异。 雷光汉先生亡命苏联的奇特经历,40多年之后才披露于众,引领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去考察共产主义制度制造的人道灾难。 一),死里逃生 ..
- 张雅晶:“文化大革命”时期日本人的文革论
-
0条回复,526次浏览张雅晶 内容提要:中国文化大革命,日本各界始终都十分关注。《朝日新闻》社等大众媒体的报道,知识分子的学术研究,由于观点和立场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日本人的 ..
- 南国锋烟七十年——中缅关系回顾与展望(最新定稿)
-
0条回复,847次浏览南国锋烟七十年——中缅关系回顾与展望(最新定稿) 云台峰上的123 图文版点此下载:http://pan.baidu.com/s/1pL1RyKb 文字版点此下载:http://pan.baidu.com/s/1bpfVoar ..
- 阚超群 文革之游: 外国学生从红卫兵那里学到的一课
-
0条回复,685次浏览img: 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19/01/04/corrections/cn-span/cn-span-master1050.png 1968年的纪录片《红色之子》中,后来成为首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的费思芬(Stephen Fitz ..
- 李维生:黄震遐其人简介
-
0条回复,1344次浏览華山上方 人物誌之七 李維生 · 1991/02/25 常住不滅永存不朽的黃震遐 憶當年偕隱華嶽深處,天人親和,物我無礙,共窺宇宙密微,每賴慧根窮究竟。 到今日返璞清虛妙門,生死一 ..
- 寒山碧:香港传记文学的高潮与低潮
-
0条回复,1062次浏览二十世纪,香港是一块很独特的土地,既是中国又非中国,既属英国,又非英国。无论对中国或英国来说香港都是边陲,但又不是真正的边陲。从现代文化层面来说,她甚至俨然类似中心,比大 ..
- 刘燕子 日本:1968的思想与行动探索
-
3条回复,1791次浏览真正敌手不是国家权力,而是想像力的枯竭:日本1968的思想与行动探索(1) 当老师在黑板上勾勒希腊喜剧的舞台装置时,门开了,进来两个戴安全帽的学生,简直与一对相声搭档无异。 ..
- 思沙龙 刘燕子——日本:1968的思想與行動探索
-
3条回复,1005次浏览https://www.facebook.com/civictaipei/videos/1703488759732338/?fref=mentions&__xts__[0]=68.ARAr84NuzZoDaU4028ym2ND6EVgnbnVjc_vdMF5-OoY-3SrkI6Gc2lv-f4uDh02pixALi3qWHMaZ ..
- 李怡专栏:文革与我的心路
-
0条回复,889次浏览今天是文革開始四十周年。對中國人民,包括當時的黨政幹部來說,文革是一場浩劫。許多人都同意這結論,儘管對於中共今天的掌權者來說,說不定他們是文革的受益者。對我來說,文革是畢 ..
- 劉以鬯:关于赵聪的出生年
-
0条回复,1589次浏览關於趙聰的出生年 關於趙聰的出生年 劉以鬯 編寫作家小傳,最大的困難有二:(一)找不到需要的資料;(二)找到的資料未必可靠。李立明先生說「治史之難」、「想要找一點當年作家 ..
- 作家全版本藏书法──以一位不可忘卻的山東作家赵聪为例
-
0条回复,1759次浏览作家全版本藏書法──以一位不可忘卻的山東作家為例Huxianglangren古今中外,作家成千上萬。在茫茫的書海當中,如果書友們有幸找到能夠與之產生共鳴的作家,那將是一件無比美好的事情 ..
- 金千里:赵聪其人其事及其作品
-
1条回复,867次浏览金千里:趙聰其人其事及其作品 趙聰(1907-1983),原名崔樂生,又名崔惟息,字慶餘,山東人。五十至八十年代香港頗負盛名的作家、評論家。前後著有二十三部文藝作品、文學論集、研究 ..
- 好奇心日报:一则有关日本六十年代学运的回忆
-
0条回复,1156次浏览日本老奶奶讲述 50 年前参与学运的过往:那个理想、自由、暴力共存的年代 陈莉雅 这是乌托邦年代系列的第二篇。 “在所有人之中,我才是最为渣滓、最没用的人。”1970 年,远山 ..
- 王璞: “五月风暴”的几个侧面
-
0条回复,1040次浏览总罢工 垃圾堆积在几乎每栋奥斯芒式公寓楼的门口,引发街巷中的造山运动,恶臭四散。城市停止了运转,连地铁也不再通行。如果你的抽水马桶坏了,对不起,请忍耐。邮政都关 ..
- 吴辉:《芦荡小舟的故事》节录(吴狄舟参加广东、深圳治水)
-
0条回复,1013次浏览在父亲吴荻舟的回忆录提纲手稿中,关于回京后的工作,仅提及“抓了东深供水工程的后勤”和“四清”。关于“四清”,因为父母留下的资料比较多,我将另辟一章来写,先整理“东深供水” ..
- 吴辉:《芦荡小舟的故事》(1962-63年吴荻舟初回北京)
-
0条回复,902次浏览关于我们家回北京的经过,1969年1月19日,母亲张佩华曾经写过一份交待材料:《我调中影公司工作的经过》[1] 。根据母亲的描述,1961年的12月底,父亲吴荻舟在深圳开会——他那时已经 ..
- 吴辉:《芦荡小舟的故事》节录(1959年整风期间会议记录)
-
1条回复,942次浏览在“9 新闻战线”中,我提到一个红色“东风”硬皮本,引用了其中关于《新晚报》的内容。父亲吴荻舟还有另一个小一点的笔记本,这两本笔记,记录了港澳工委1959年6月至9月一次五十天 ..
- 吴辉:《芦荡小舟的故事》节录(1956年九龙暴动)
-
0条回复,989次浏览根据父亲吴荻舟多份材料以及1991年在香港的谈话录音综述,1956年10月l0日辛亥革命纪念日,也即“双十节”,住在香港调景岭徙置区李郑屋村的亲台分子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被进步工人 ..
- 吴辉:《芦荡小舟的故事》节录(有关吴荻舟和张佩华的纪实)
-
0条回复,1114次浏览第六章初回北京 4政治发行 母亲张佩华留下在中影公司的工作记录不多,不过其中有一个残缺的笔记本,是母亲手抄的《中影对港澳地区发行方面所执行的修正主义黑线》黑材料,由中影 ..
- 程翔简介《香港六七暴動始末—解讀吳荻舟》一书
-
4条回复,1785次浏览讓史實說話 寫在《解讀吳荻舟》出版前 【撰文:《消失的檔案》導演羅恩惠】 吳荻舟先生遺稿《六七筆記》,以及他被批鬥時的《交待材料》是紀錄片《消失的檔案》主軸。吳荻舟五 ..
- 程翔谈六七暴动三篇
-
2条回复,776次浏览【即時文摘】群眾利益是幌子,奪取政權是實質(程翔) 最近本土民主前線前發言人梁天琦因暴動罪成被重判入獄六年,社會輿論譁然,因為同1967年的暴動相比,梁的刑期明顯地過重。然 ..
- 煽动、自愿、爱国与盲目:三部影片,三个不同的“六七”故事
-
0条回复,859次浏览当年的参与者是自愿还是受煽动?群众和政府,当年谁先挑衅、先使用暴力?今天看来,“六七”是可以放下的历史事件,还是充斥着权力与谎言的未愈伤口? 端传媒记者 许创彦、陈倩儿 特 ..
- 江关生:六七血債問誰償?——程翔《香港六七暴動始末——解讀吳荻舟》讀後
-
0条回复,979次浏览【明報專訊】翻開程翔的新作《香港六七暴動始末——解讀吳荻舟》(簡稱程書),腦海裏最先出現的問題是﹕坊間已有不少關於六七暴動的書籍,吳荻舟的文稿(簡稱吳文)為什麼值得重視? ..
- 林保华:六七暴動與尷尬香港
-
0条回复,812次浏览六七暴動與尷尬香港 六七暴動與尷尬香港 [林保華] 圖片來源: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8月13日出席了財團法人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主辦的「思 沙龍」活動。這是香港老友程翔 ..
- 吴辉:原始材料与“反英抗暴”
-
0条回复,783次浏览原始材料與「反英抗暴」 (吳 輝) 2017-05-30 ,何故會捲入內地的文化大革命?勞資糾紛何故會發展到軍警鎮壓、街頭到處是「炸彈」?何故時至今日社會上對此仍有對立的意見分歧? ..
- 吴辉:尚餘清風拂在心:「香港負責人」二十年收支明細
-
0条回复,769次浏览一九八九年間,筆者在北京某報館工作。一次,一位上級主管部門領導來召開會議,他針對當時群眾中洶湧的反貪情緒說:「我們不過是拿上幾條烟呀,拎上幾桶油呀,該打倒嗎?他娘的我們窮 ..
- 吴辉:香港十字路口回望﹕從吴荻舟筆記回望六七暴動
-
0条回复,846次浏览有些從來沒在香港生活過的內地朋友對年初二「魚蛋事件」的議論,很令人痛心。比如說「香港鬧不起太大的風浪來,就是幾萬港人上街鬧事也還是少數人。別說什麼政治覺悟和愛國主義,就是 ..
- 张佩华:瀚海中的一滴水——怀念荻舟
-
0条回复,770次浏览瀚海中的一滴水 ——怀念荻舟 张佩华 荻舟,是我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老伴,也是我革命征途上的引路人和领导。我很尊重他,爱戴他。在我们共同生活的5 ..
- 吴辉:读父亲的日记有感
-
0条回复,800次浏览读父亲的日记有感 (三 女) 吴 辉 父亲去世6年了。“子欲养而亲不在”,想起来心就痛。几年来总想写点什么,寄托思念 ..
- 吴辉:阅先父吴荻舟笔记:緬懷罗孚伯伯
-
0条回复,794次浏览閱先父吳荻舟筆記:緬懷羅孚伯伯 (吳輝) 2016-03-312016-04-01 先父吳荻舟在香港工作了十四年,他的對外身份:一九四九年前後是《華商報》讀者版編輯,一九五○至五七年是招商局顧 ..
- 吴辉:以史為鑒 理解現實——吴荻舟對1967年「反迫害鬥爭」的反省(上下)
-
1条回复,946次浏览歷史角度﹕以史為鑒 理解現實(上)——吳荻舟對1967年「反迫害鬥爭」的反省 【明報專訊】 我的父親吳荻舟(1907-1992)1930年加入中共,曾在國民黨南京中央軍人監獄坐牢近8年,出 ..
- 许礼平:六七暴動與八千刀客
-
0条回复,687次浏览舊日讀余汝信兄《香港,一九六七》,佩服其史料文獻之豐富,分析之透澈,立論之持平客觀,令人於紛繁迷亂中能洞明那不堪提的六七暴動。今歲首,又承饗以《吳荻舟筆記輯錄》,此為余兄 ..
- 文汇报前副总程翔出书《香港六七暴动始末》
-
4条回复,1669次浏览文汇报前副总程翔出书《香港六七暴动始末》以免历史被歪曲 img: http://scd.cn.rfi.fr/sites/chinese.filesrfi/imagecache/rfi_16x9_1024_578/sites/images.rfi.fr/files/aef_image/ ..
- 崔之元:川普与1968年的世界史意义
-
0条回复,856次浏览川普与1968年的世界史意义 崔之元 〔原编者按:2016年3月31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法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毛主义对中法知识分子的影响”的讲座,由法国记者、文学评 ..
- 王洪喆:智利互联网考古(1970年代)
-
0条回复,1612次浏览……设想我们的发明是一项革命的工具。我的意思是,“生产方式”(The Way of Production)依然是智利革命的必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一个马克思和列宁从未经历过的复杂世界而言,“调 ..
- “六七暴动”爆发50周年 港府未举办纪念活动
-
0条回复,921次浏览香港左派抗议者1967年5月16日“六七暴动”期间在南九龙裁判署外手挥《毛主席语录》高喊口号,与警察对峙。 (法新社∕南华早报∕LOOK) 2017-5-7联 ..
- 裴毅然:越南的“胡风案”和反右运动
-
0条回复,1038次浏览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如何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上、在如何对待“不同意见”的问题上,都受极左意识形态引领,都走过一大段弯路——思想上强行统一、方向上工农化,不仅背离革命初始目标,也 ..
- 陳信行 一個台灣人的毛派之路:回應陳明忠先生
-
0条回复,1097次浏览一個台灣人的毛派之路:回應「新民主主義者」陳明忠先生 2008/10/01 思想 陳信行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在《思想》雜誌第九期,陳明忠先生以〈一個台灣人的左統之路〉為題 ..
- 陳明忠:一個台灣人的「左統」之路
-
0条回复,945次浏览陳明忠:一個台灣人的「左統」之路 呂正惠 陳明忠先生,1929年出生於高雄岡山一個大地主家庭。日據末期,考上高雄中學,因在學期間備受日本同學欺淩,才意識到自己是中國人,開始「 ..
- 日本著名汉学家兴膳宏1965-1966年中国游历纪事
-
0条回复,983次浏览每一位研究中国的海外学者都有一个与中国结缘的故事,兴膳宏的故事要从五十年前讲起。 那还是在我认识他不久,1994年的一天,他带了一叠幻灯片,兴致勃勃地一张一张放给我们看,这是 ..
- 大公报:纪录片《消失的档案》歪曲历史 断章取义
-
0条回复,1226次浏览纪录片《消失的档案》歪曲历史 受访者控诉导演断章取义 2017-04-24 07:56:09|来源:大公网 img: 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7/0424/20170424080103703.jpg 图:岭南 ..
- 《消失的檔案》被拒香港國際電影節
-
0条回复,1090次浏览《消失的檔案》被拒國際電影節 羅恩惠引述總監稱:女旁白把聲太刺耳 撰文: 記者翁維愷 | 發佈日期: 09.03.17 | 最後更新: | 2017-03-09 18:49:00 今年是「六七暴動」50周年,歷時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