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77|回复: 0

转自豆瓣:天安门1966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51
发表于 2012-4-24 13: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常当我坐在公交车上路过天安门广场时,我便会想起这帧影像,一直夹在家里老相册里的这帧影像。

[table=0px][tr][td][/td][/tr][tr][td][/td][/tr][/table]


  那是个冬日午后,晴朗但是有强劲的西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摄影前脱去外套好利落一些,否则只穿着那么一件破旧的夹袄,在北京的十二月会是刺骨的寒冷。
  那会儿刚到城市里的我们家,家境真的相当清苦。站在我爸右侧的他的同学,穿着要比他贴身许多,而他的夹袄明显太短,裤脚用与裤管不同的黑布续长,脚上的胶布鞋又明显太大,全身的衣服居然没有一件是合体的。这许多细节,直到今天晚上我才在扫描后的放大稿上看清楚。我感觉心酸,因为他或者每个在曾经应当富足的年纪但却困窘的人们。

  傍晚,终于开始了给从家里带过来那些旧底片的除霉工作。前些日子配制了2升D-72显影液,使用标准的底片除霉工艺:水浸15分钟、D-72显影液浸5分钟并轻拭去霉渍、5%冰乙酸溶液中和、最后水洗15分钟,当我从水斑防止液里取出底片时,原本已模糊的影像再次清晰,再次清晰的那些我最熟悉的人们的青葱岁月。
  只是,年代最久远的那些底片,乳剂层已经严重氧化,这恐怕再难恢复如初。比如这帧,比如这帧44年前的影像。

  1966年,44年前,我爸还只是一个16岁的中学生。那一年,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场狂热的运动,深远地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在诸多改变之中,在我爸最终成为老三届而中断学业之前,他站在了那年他本不该站着的天安门广场之上。
  之所以可以来北京,是因为同年开始的全国大串联。

------------------------------------------------------------------------------------------------------------------------------------------

  全国大串联

  全国大串连在口语里也简称“大串连”或“串连”。特指1966年下半年到1967年初,以大中学生红卫兵组织或个人为主体,在全国范围内免费乘车(或步行)、接待(食宿),互相串联、交流和宣传造反的活动。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社会动员措施之一。

  大串连的缘起
  聂元梓大字报向全国播出后,各大专院校和中学率先响应,受到压抑的外地造反者奔赴北京大学取经,到“中央文革接待站”告状、求援,7月29日到8月12日就有3.6万个单位的71万人次到北大。毛泽东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覆信、8届11届全会的“十六条”,先后造成的强大冲击波,仍未打破各地党政机关领导人对文革抵触、控制的态度、做法。8月18日、8月31日”毛泽东两次接见首都红卫兵和外地来京师生,更加公开了他对红卫兵的肯定、支持,也以个人的权威、魅力吸引着各地青年学生源源不断涌向北京——渴望得到毛泽东接见,渴望带回不同于地方当权派压制运动的中央文革小组的支持声音。

  发展
  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外地高等、中等学校学生代表和职工代表来京参观、学习运动经验,交通、生活补贴由国家财政开支。坐车、乘船不要票,吃饭、住宿不花钱;各大中小学校的宿舍、机关单位工厂房屋都腾出来开设接待站。与此同时,北京红卫兵南下北上去各地煽风点火,各地红卫兵间互相声援,“造反是一家”,到处设立联络站,冲击党政机关、揪斗走资派,“破四旧”,达到了“天下大乱”。
  串联从单一的以北京为目的地,到开始向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长沙其他地方辐射分流。出现部分工人、干部离开岗位参加大串联,不少人乘此机会探亲访友、游山玩水。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客运高峰:长途汽车、内河船只、海运轮船、火车超载均达极限,限载100多人的火车车厢装载到200-300人,茶几上、行李架上、座椅下、椅背上、过道里挤满了乘客,连厕所里、车顶上都有人。步行串连就是在这样的窘况下提出来的。参观革命圣地的红卫兵蜂拥而至,井冈山高峰时达到10万人。井冈山革命斗争博物馆闭馆时间推迟到23点30分,其所辖17个接待站仅炊事员就有近千名,先后接待红卫兵100多万人,耗资250万余元。

  作用
  大串连造成的革命氛围,使学生红卫兵脱离日常生活角色和行为规范,进入自己确定行动目标的无政府状态,虚假的自由、崇高感,刺激了革命造反、打破修正主义党政体系的想象。与毛泽东1966年6月10日杭州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各地学生要去北京,应该赞成,应该免费,到北京大闹一场才高兴呀!”的预期相一致。这一举措,造成了原有运转秩序的全国性瘫痪。

  尾声
  1967年2月3日、3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两次停止全国大串联的通知,各地接待站陆续撤销,串联逐渐减少以至结束。其余波一直延续到了1968年。

------------------------------------------------------------------------------------------------------------------------------------------

  夹在我爸一直收藏着的中学学生证里的,还有几张他在大串联时保留的乘车证。

[table=0px][tr][td][/td][/tr][tr][td][/td][/tr][/table]


  外地革命师生临时乘车证。右边“北京”二字不知道是我爸什么时候写上去的,庆幸他有如此仔细的性格,否则真是难以分辨这些红红绿绿未标注城市的乘车证来自哪里。

[table=0px][tr][td][/td][/tr][tr][td][/td][/tr][/table]


  背面:毛主席语录。

  人民靠我们去组织。中国的反动分子,靠我们组织起人民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跑掉。

[table=0px][tr][td][/td][/tr][tr][td][/td][/tr][/table]


  外地革命师生临时乘车证。这张有准确的时间,1966年11月11日之前,右下角的蓝色印章应当是发证的接待单位:二十中学接待组。

[table=0px][tr][td][/td][/tr][tr][td][/td][/tr][/table]


  此二十中学,是青岛市第二十中学,知道如此又是因为背面左下角的“青岛”二字。

  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毛泽东

[table=0px][tr][td][/td][/tr][tr][td][/td][/tr][/table]


  还有一张,革命师生离京临时乘坐火车证,1966年12月4日607次自北京站至上海站。即使现在没有问我爸,从这三张乘车站的时间顺序上,也可以看出我爸在那次大串联时的空间顺序:青岛、北京,然后上海。
  右上角标准的时间是3点,不知道是下午还是凌晨?

[table=0px][tr][td][/td][/tr][tr][td][/td][/tr][/table]


  背面不例外的,依然是毛主席语录。

  领导我们事情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上次看见这两句标语,是在河北怀来鸡鸣驿西门外荒芜的会场上。会场废弃经年,清冷的冬日午后,阒无一人。

------------------------------------------------------------------------------------------------------------------------------------------

  后记:

  一些补充,一些修正。

  虽然火车票的终点是上海,但我爸并没有去上海,在蚌埠下车然后回家,一如我现在每次回家的方向与路线;
  那年我爸初二,他身边的是初三的校友,姓刘;
  出门前,奶奶给了我爸十块钱,一个多月回来以后,我爸又交还给奶奶七块钱;
  我爸本来有行李,一床被子里裹着条秋裤。他把行李交给了其他初三的校友,但他却因为只挤在火车最后一节车厢的车尾,人多拥护,担心被挤下火车而未与校友同行。结果在北京再也没有找到当初替他拿行李的校友,于是就这样穿着那条续长的单裤,在冬深的北京住了一个月;
  四十多年前冬深的北京,一定更冷。
http://www.douban.com/note/2112740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5-11 23:14 , Processed in 0.0288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