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10 1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闻天的命运说明了什么
张闻天的个人命运同毛泽东是分不开的.当年张在中央苏区批毛,反“罗明路线”,进而整了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让毛泽东孤苦零丁的领受了两三年鬼都不上门.人不来一个,鬼都不来一个,这滋味让曾经主席过的毛泽东不好受呀!
30年代,毛泽东恨死了张闻天.但那个年代党内让毛泽东有意见的不只张一个人,王明、博古、李德、任弼时、项英、刘伯承、包括周恩来.这么多人一起有意见怎么可以呢?毛泽东不是屈原,不会举世皆浊我独清,不会摇摇晃晃奔向汩罗江.
于是, 1934年8月后毛、张在江西山上的“云山古寺”里,朝夕相处的非常不错,后来毛泽东在于都得了恶性疟疾,高烧不止,张闻知立即派傅连璋星夜赶去诊治。
于是,遵义会议张180度大转向,力挺毛泽东.以至后来毛泽东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大家知道,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位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
于是,长征到了陕北后, 张闻天处处以“配角”自居,同毛泽东合作得十分融洽,因此,毛泽东常常戏称张为“明君”,称他的妻子刘英为“娘娘”。
应该说没有张闻天毛泽东当年不会受那么多苦,遭那么多罪. (其实毛也就是从A角一下子配角了,甚至配角也不是了.那会儿,即没红卫兵也无造反派. )但没有张闻天,遵义会议也不会有那样的结果,也不会有毛泽东一点一点抓权的顺畅.对毛泽东来说是败也张闻天成也张闻天.两相比较,怨恩相抵,同志该是不错的.
然而,记仇容易,感恩难.人家的好处时间一长淡忘了.曾经对不住自己的事记它一辈子.
这不,延安时,张闻天对江青想进毛泽东窑洞一事, (正式进)仅仅婉转地写了一封信,毛即大怒,当场撕信. “我明天就结婚,谁管得着!”
于是,1941年9月以后,毛泽东曾写过一篇长达5万多字的文章,不仅点了张闻天等几位政治委员的名,而且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这篇文章毛泽东晚年又多次拿出来摆弄,周恩来不早死,文章会大白天下.
1943年11月,在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反邓、毛、谢、古,是指鸡骂狗,现在邓、毛、谢、古死了三个人,希望活着的邓要为党争口气。
环境变了,条件变了,人的态度会一成不变?张闻天虽然明君不昏君,但还是君呀!赶快让地方呀!这是张延安时期非常不明智之处.时至1938年中央文件仍有洛甫 (或张闻天)署名的电报451件,“洛、毛”或“毛、洛”联名者达286件,占全部文件的64%之多。如此,不找你毛病吗?倘主动让权,再恩来一样恭恭敬敬, 一定会老有所养,老有所爱.党和人民会都爱你.
但张闻天没能做到这一点.延安时,毛的多次批评张虽不同意,都忍了.但你忍就得恩来同志一样得忍得住,忍得长久.1949年后,张在东北干得好好的,偏让他去大使.张又忍了.这会儿,你还大使什么?虽不能范蠡太湖泛舟,陶公采菊东篱下,你静静地呆在哪儿不出动静不行吗?
1959年,张闻天忍不住了,庐山上讲了整整半天.你这么做,毛泽东不往心里去吗?这边一发怒,你又软了,又检讨了,结果检讨让人家当文件下发给各路诸侯了.关于大跃进,关于党内民主,你讲错了吗?不错为什么检讨呢?怕掉脑袋吗?舍不得什么呢?文革后,张春桥政治立场如何不说,但认为正确就坚持,张为什么不怕掉脑袋?当年,钟伟、陈少敏为什么不怕掉脑袋?
毛泽东1949年后的党内家长制作风,除了已知的原因外,也是中共党内一些高级干部迁就纵容的结果.什么顾全大局,其实顾全的是自己的小局,毁得是大局.大跃进导致那么严重的后果,一些高干为了顾全大局,让毛泽东继续干,结果,又领着中国人走进文化大革命.
张闻天的个人命运同彭德怀一样,是没能始终坚持个人的正确主张和立场.压力一来即检讨,结果照样往死整你,倘若真海瑞一样,棺材准备好了,不就是掉脑袋吗?毛敢今天杀一个,明天杀一个吗?倘若老同志今天辞一个,明天辞一个,毛不寻思寻思吗?
辞职不会掉脑袋吧?但官没了,奋斗了一辈子,末了,啥也没得着,一般人做不到.
2008.5.25
http://hwn.blog.hexun.com/19535005_d.html和讯博客大山无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