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541|回复: 3

陈宽宏:我曾在中南海做速记员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918
发表于 2015-7-3 22: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宽宏:我曾在中南海做速记员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6日 09:06:33

在当今社会,完全依靠人力,用笔书写特殊符号来记录会议内容的速记方式是十分少见的,但这却是二十世纪
六十年代中央所有会议的唯一记录方式。1964年,17岁的陈宽宏进入中南海,成为中央办公厅的一名速记员,开始
了红墙内长达十年之久的工作和生活。
在陈宽宏看来,当时进入中南海,完全是时代的选择,而记录下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是他对历史所表达的最
高的敬意。

17岁走进中南海

1964年的7月格外炎热,17岁的陈宽宏结束了高考,每天跟随生产队社员下地劳动,同时焦急地等待着学校发
榜。陈宽宏是马陆镇人,家里世代务农,但他从小就是班上的佼佼者,语文成绩尤为突出,文章常被作为范文在课
堂上被老师表扬。报考志愿时,陈宽宏毫不犹豫地填了复旦大学新闻系。
7月底的一天,正在田间劳作的陈宽宏突然接到学校通知,让他来学校一趟。此时正值发榜前夕,陈宽宏立刻
放下农具,步行两个小时赶去学校。来到学校,老师带来的消息却是:他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领导挑中,明天
去华东师大参加面试。这个消息让陈宽宏有些不知所措,作为农民子弟,他见过最大的领导就是校长,突然要见中
央领导,紧张的心情不言而喻。但是找自己去干嘛呢?老师也讳莫如深。带着疑问和忐忑,陈宽宏第二天早早地来
到华东师大。
一到学校,中央和市里的领导就已经坐在会议室等着陈宽宏。领导们首先仔细地一一询问了陈宽宏的社会关
系、家庭情况和个人情况,接着,一位肤色微黑、身材高大的中年干部问他:“组织上准备选你去北京中央办公厅
学习速记,你有什么意见?”当时的陈宽宏只是个涉世未深的高中毕业生,思想非常单纯,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
是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于是回答:“没有意见。”中年干部点点头,然后要求他当场写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对反
对现代修正主义的认识》。凭借看报纸得到的积累,陈宽宏当场提交了文章,面试就此结束。
1964年8月初,陈宽宏接到通知,正式被中央办公厅录用。还没等高考发榜,陈宽宏就背上离家的行囊,第一
次来到北京,走进中南海,开始了十年之久的速记生涯。

每分钟可速记200字

如今完全依靠人力,用特殊符号在纸上记录会议内容的速记方式十分少见,但是,这却是20世纪60年代中央所
有会议速记的唯一记录方式。
陈宽宏所学的速记法叫“汪怡速记”,是原国民党政府一位名叫汪怡的人发明的,中央办公厅自有速记开始,
就一直沿用这种速记法。“汪怡速记”所用的记录符号十分抽象,每个字由不同长短、弧度、高低的线条表示,一
共有三百多个字音符和上千个缩写词符号,用这些符号记录一场会议,外行人看来只会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线条,完
全不知所云。会议结束后,速记员要及时把这些“音符”翻译成对应的汉字,由于同音不同义的汉字很多,速记员
往往要依据语境来翻译,这也要求速记员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否则就会词不达意。1964年11月,经过了三个月的政
治教育和保密教育后,陈宽宏才开始紧张又艰苦的速记学习。
陈宽宏说,速记学习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每天晨光微曦,陈宽宏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
训练,每次训练从抄写速记符开始。抄写速记符,也必须十分严谨,因为每个线条只要弧度、长短、高低上有一点
点细微的变化,所代表的汉字就大相径庭了。每天他会准备好一捆削好的铅笔和练习纸,当天用完后,第二天再重
新削铅笔、准备纸,继续练习,天天如此,从不间断。日积月累,陈宽宏右手的中指上长出了厚实的老茧。
辛苦带来了回报:陈宽宏的速记速度,达到了每分钟200字左右,因此每次考核,他的成绩都保持在八名培养
对象中的前列。凭借优异的成绩,半年后,陈宽宏被正式录用为速记员。

记录最多的是周总理的讲话

经过半年多的练习,陈宽宏进入实习期。他的第一次实习工作,就是记录周总理的讲话。那是1965年的一次外
宾接见会议,虽然有老师李瀚泉陪同,但第一次真枪实弹地上岗,并且还涉及外国友人时,他还是十分忐忑。当时拿笔的手不听使唤,手心也直冒汗,然后脑袋一片空白,到会议结束,他也不知道周总理说了些什么。陈宽宏的第
一次速记,以失败告终。会议结束后,李瀚泉拍拍陈宽宏的肩说:“小伙子还年轻,不要着急,慢慢来。”
在之后的几年,特别是“十年动乱”年代最紧张的1967年和1968年,陈宽宏几乎每个晚上都要参加周总理主持
的工作会议,此时的他已经能沉着应对各种会议了。
陈宽宏说,周总理是他速记记录得最多的领导,也是见过的领导中工作最辛苦的。周总理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
七、八个小时,很多会议都是深夜零点才开,结束时已经凌晨三、四点。有一次,周总理开完会走出大会堂,在上
车时,陈宽宏亲眼看见他累得连腿都抬不起来。

与毛主席同游长江

1965年9月18日,陈宽宏第一次正式参加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记录,这是他第一次记录毛主席的讲话。第一次
近距离见到毛主席并记录他的讲话,陈宽宏内心既紧张又好奇。由于对毛主席的湖南口音不太习惯,一场会议听下
来,陈宽宏没记下多少内容,幸好老师李瀚泉救急,把毛主席在会上的重要讲话记录了下来,这些话后来被收录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传》中。
一次与毛主席同游长江的经历,让陈宽宏印象深刻。1966年,毛主席在南方巡视,每天看的材料需要专人运
送,当时在中央秘书局工作的陈宽宏也是其中一员。他送完材料的第二天,恰好赶上武汉举行第十一届横渡长江游
泳比赛,看完比赛,毛主席跃入长江开始游泳。看到这个场面,擅长游泳的陈宽宏想都没想也跟着跳进长江中,跟
在主席身边游了起来。毛主席边游边同周围的人交谈,看到陈宽宏时,主席问了他的姓名和年龄,听说陈宽宏只有
19岁时,毛主席说了句:“了不起!”这也是陈宽宏与毛主席之间的唯一一次交谈。

落叶归根回上海

1971年,24岁的陈宽宏来到江西省进贤县参加五七干校学习,在那里度过了四年的青春。1975年,陈宽宏离开
五七干校,被调入苏州地区交通局。在苏州待了五年时间后,1980年,陈宽宏再次被调入中南海秘书局会议处,负
责书记处会议的记录工作,此时陈宽宏已经结婚生子,但无奈分居两地,子女只有由妻子在上海独自抚养。
1983年,离乡近20年的陈宽宏终于落叶归根,调回上海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任职;1997年,陈宽宏进入华源集
团,任办公室主任和纪委常务副书记,2007年退休。
退休后,陈宽宏开博客、写回忆录、在马陆镇做社区志愿者,生活十分充实。回顾自己的一生,陈宽宏曾戏写
一联:历经风雨,将大半人生为他人作嫁衣裳,从不言悔;回归生活,留一点时间替自己绘逍遥图,乐在其中。在
陈宽宏看来,进入中南海,完全是时代的选择,而记录下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是他对历史所表达的最高的敬意。


1983年2月,陈宽宏与妻子、儿女在中南海春耦斋前合影。

人物档案

陈宽宏,1947年生,马陆镇人,1964年在嘉定一中毕业后,进入中南海成为一名会议速记员。1983年调回上
海,历任上海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华源集团办公室主任、纪委常务副书
记等职。2007年退休。


http://www.nanxiang.info/article/article_2021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918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22: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陈故事汇 乐惠文化餐—包桥村党员陈宽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2 更新时间:2015-02-09

1964年,17岁的陈宽宏进入中南海,成为中央办公厅的一名速记员,开始了红墙内长达十年之久的工作和生活。2007年退休,组织关系回到他出生、成长的地方——包桥村西陈组。退休后,他在村里担任志愿者,开博客、写回忆录,生活十分充实。回顾自己的一生,陈宽宏曾戏写一联:历经风雨,将大半人生为他人作衣裳,从不言悔;回归生活,留一点时间替自己绘逍遥图,乐在其中。
   他常说,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即使退休了还想做点力所能及之事。然而什么事才是自己力所能及,百姓喜闻乐见的?陈宽宏在与周围人的接触中发现,大家都特别爱听他讲他在中南海生活、工作的事情。这个发现让老陈豁然开朗。他汇集了自己在中南海的回忆点滴和熟知的历史故事,组成了“老陈故事汇”的素材,然而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开讲又是一个问题。这时包桥村党总支来搭建了这个舞台。他们大量投入,打造文化阵地,招募志愿者,挖掘文艺骨干,积极打造“包桥舞台”,用文化来缓解矛盾,用文化来凝聚人心,致力于建设“和谐、和睦、和悦”的包桥之家。
   借着“包桥之家”的东风,4月14日,老陈每月一次在村图书馆的“故事汇”就轰轰烈烈的开锣了。每次故事会都是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老同志聚在一起忆苦思甜,年轻人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与激励,更能在故事中体会时代的发展和不变的真情。
启示:文化具有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以及思想传续的作用,文化可以“救”人,可以“化敌为友”,文化建设能使党组织与村民进行有效沟通,拉近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关系,并促使党员、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中来。

http://www.malu.gov.cn/content.aspx?id=42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918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23: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老陈讲中南海的故事

老陈,全名陈宽宏,今年68岁,嘉定区马陆包桥村人,老党员。17岁走入中南海,成为中央办公厅的一名速记员,在红墙内有长达10年之久的工作和生活经历。退休后,他将自己在中南海的见闻和熟知的历史故事,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如今,他又把所见所闻以“老陈故事汇”的形式讲给家乡人——马陆包桥村的村民们听。

2014年4月,“老陈故事汇”在包桥村图书室开讲。每月一场,坚持至今。“老陈故事汇”,讲的不仅有陈宽宏自己在中南海的经历,还介绍了陈宽宏所了解到的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事迹。陈宽宏说,自己最熟悉的领导人就数周总理了,而周总理的故事也是最受村民们欢迎的。

“记忆中,开得最长的一次会议从晚上12点开始,一直开到第二天早上7点半,走出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我看到周总理上车的时候,腿都抬不起来,是警卫帮忙抬起来的。”陈宽宏说道,“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当时的情景却是历历在目。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

谈到让陈宽宏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第一次上台讲故事的经历。“第一次看到台下坐着这么多村民,内心还是蛮紧张的。不过大家听得这么认真,讲着讲着,我就放宽心了。”陈宽宏说。

在老陈的故事里,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栩栩如生;决策是如何产生的,大局是如何运转的,领袖是如何辛劳的……人们听着老陈的故事,心灵潜回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享受!

老陈现住在普陀区,距离包桥村25公里。无论严冬,无论酷夏,老陈开着一辆电瓶车,奔波在回乡路上。他心心念念,要给乡亲们带去温暖与滋润。在一个纷繁躁动的社会里,老陈的声音有着一种恒定的磁性。这就是老陈受到尊敬的根本缘由。

讲着讲着,“老陈故事汇”的名声就响了。除了马陆其他村的村民慕名前来听故事,还有不少单位请陈宽宏过去讲故事。2014年9月,安亭镇请陈宽宏为党员讲课;2014年11月,上海大学邀请陈宽宏前去为学生党员上课……


(作者:嘉定新城(马陆镇)文广中心 张勤,本文为上海基层党建网“在一线”征文活动入围作品)

http://www.vsh021.com/zhengwu/2015-04-23/1629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918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23: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霞圃校友沙龙
天 马
    今天午后1点整到4点30分,嘉定一中九位校友假座嘉定名园秋霞圃茶楼,极其愉快地举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聚会。按抵达时序,张祖良、陈宽宏、沈恂元、丁加明、陆秋龙、毛黎明、张文超、陈一华、季福全参加了本次沙龙故事汇。这次茶话沙龙活动由学长陈宽宏热情倡议、张祖良组织召集。秋霞圃校友沙龙
    指点江山,登昆仑兮四望;激扬文字,心飞扬兮浩荡。1964年在嘉定一中毕业后,17岁的陈宽宏进入中南海,成为中央办公厅的一名速记员,开始了红墙内长达十年之久的工作和生活。在今天故事汇上,学长陈宽宏详细介绍了他所知道的发生在红都的“秘密录音”事件引发的极其猛烈的政治风暴。校友们对“秘密录音”事件饶有兴致,你一言,我一语,众议纷纷,一片欢声笑语,洋溢着和而不同的祥和气氛。学长陈宽宏也坦陈,依据现今释放的信息,仍然不能使“秘密录音”事件构成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图像——今天,我们站在比六十甲子还略高的这一高度,从人生的高度,我们有了更多的人生领悟——即使历史的真相依然朦胧,但我们能够理解,也许真相成为一个永远无法破解的谜团。
    退休后,学长陈宽宏开博客、写回忆录、在马陆镇做社区志愿者,生活十分充实。回顾自己的一生,陈宽宏曾戏写一联:历经风雨,将大半人生为他人作嫁衣裳,从不言悔;回归生活,留一点时间替自己绘逍遥图,乐在其中。在陈宽宏看来,进入中南海,完全是时代的选择,今天他对此联的成因,也作了十分详尽且相当有趣的介绍。其中下联最后四字原为“自得其乐”,后经鞠国栋先生指点后才改成“乐在其中”的。鞠老在1949年嘉定刚解放时年仅19岁,曾任南翔市(半县级市)第一任市长,也是唯一的南翔市市长。
    值得一提的是张文超同学的友情贡献,他说今天在茶楼喝茶,因此特地赠送给每位校友“礼乐嘉定”便携式水杯一只(见右图示)。大家报以了热烈的掌声。我当即表示:文超兄今天送大家一杯子,其内涵是,祝大家一辈子顺顺利利、健康长寿!
    今天聚会的合影均由沈恂元同学拍摄,特此鸣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024efed0102ux8p.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5-14 04:04 , Processed in 0.0408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