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888|回复: 0

2006年陆文光个人藏品——毛泽东主席像章展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8-10-21 18: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千枚像章寄深情陆文光个人藏品——毛泽东主席像章展5 \( `8 j4 d8 |
/ @2 |1 {3 z3 |/ J

. g% l) i; n) ^9 l8 T6 ]0 u/ A' T  S' |/ N/ ^* }
五千枚像章寄深情9 r7 v+ C5 {  ~7 M# b% I
陆文光个人藏品——毛泽东主席像章展
1 b: ?5 C% H2 K" h: o) O. s+ R7 d( q! i9 j

8 L9 L/ z4 @  ^; A, r    为了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30周年,百大集团杭州收藏品市场和半道红社区在群众自发性兴起以不同方式纪念的热潮中,于2006年9月9日——30日,推出了第四期主题文化展,即:陆文光个人藏品——毛泽东主席像章展。+ b* @/ u( D% t8 @- \: ^0 i2 @
    陆文光同志系浙江省人民医院退休主任药师,浙江省地图协会会员,业余研究文革史料。出于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陆文光同志从青年时代就开始集藏毛泽东象章,40多年来,已达5000枚之多,从材质上分为金、银、铜、铁、铝、瓷、塑料、玻璃、竹、木等,真可谓五花八门,物尽其用;从形状上看有圆形、方形、扁形、三角形及千奇百怪的异形等;展示主要是分成两个大类,即(1):部队和群众组织;部队制作的毛泽东象章,几乎涉及了全国海、陆、空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由于部队在制作设备和技术上各方面的优势,做出的产品从整体质量上要比地方优良得多,在创意上也有许多别出心裁;而群众组织也毫不逊色,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的比日常生活中的一颗纽扣还小,大的呢?比日常用的脸盆还大,精制的呢,给涂抹一层金粉,粗狂的呢,就是原汁原味的一块铝片,连红漆也不刷,有的为了突出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还配上画龙点睛的文字,如:“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红军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等。(2):领袖和诗词。这里所说的领袖,不仅单指毛泽东一个人,而是指马、恩、列、斯、毛,有一组群象的,也有单个的,特别是除毛主席外,其它导师的象章制作量较少,显得弥足珍贵;最有艺术和审美价值的是诗词像章。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伴随着所创的丰功伟绩,写下了不少与之相映生辉的壮美宏丽诗篇,把这些诗词刻划在像章上,的确起到了风生水起的作用,如:“暮色苍茫看劲松”、“虎踞龙盘今胜昔”、“梅花喜欢漫天雪”、“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一藏品直径为43公分,属巨型像章,望过去真好象一个红太阳;更为奇特的是:出自毛泽东主席故乡——韶山的一玻璃制作的魔镜(魔术的意思),看上去一点东西也没有,但一插上电极,里面显出了闪闪发光的毛主席的身影,实际是利用了光电作用,却寓意深刻、妙趣横生。
  W! k5 o6 C2 O' G9 ?    陆文光同志从事于自然科学,但他的藏品以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主线,涉及多个品种,诸如:毛主席像挂历、毛主席语录、还有大量的文革史料等,每一件藏品,都凝聚了他的智慧和心血,其背后都有一个个鲜为人知的酸甜故事,体现了一个从乡村小道走出来的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对领袖的崇敬,用他的话来讲,展示的目的是要使子孙后代都能铭记毛主席的恩情,都能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和特别是改革开放历史发展的轨迹……, G0 `8 H- [2 q

5 l& |; B- p, K- q$ U- f5 [
- B! M, e$ P* _( u  J& F* x1 U: [9 A                                              杭州收藏品市场# D2 v7 v& F- j% W
                                              米市巷街道半道红社区) \* E" ?) ~( [" \8 t" k0 ~2 t# Q
                                              2006年8月29日) k0 c6 j0 r. K0 S! Z( A

. h# o6 G7 M4 u; }  A: T* r; U( K# ~' r$ R3 w$ J3 N. \7 k; a
http://news.artxun.com/jinianzhang-1246-6227104.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5 18:23 , Processed in 0.0968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