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07|回复: 0

1968年的哈尔滨,西瓜遇上了反革命……

[复制链接]

24

主题

417

帖子

309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
发表于 2019-7-30 2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0 P7 s* B+ F) G7 e, m7 x1 g作者:benshuier(来自豆瓣)
. }, I$ B. @/ t9 I+ g+ |( g' m) M6 S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28074799/
; q: q9 c: o; h' J: U6 Q' q- e9 l3 b: w7 h0 }# F

% [- D( A, Y- _8 ~* x# a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曹曹和小章章 ,作者小曹曹@子烈# S8 F6 U- D9 s6 b! @/ }9 w+ Z
* Q; ]% M1 [' O% T  O$ I2 A  T
$ E, `  }9 o, e8 r
三伏天吃西瓜,清热解暑顶呱呱。& m2 S* k* }6 G" U! r
3 N& I3 e( G( f$ ?. A% S8 Q
然而对于那些经历了30多年前哈尔滨“反革命西瓜事件”的当事人来说,“西瓜”二字,恐怕早已成为了他们一生中的梦魇。“反革命”与“西瓜”,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怎么会被牵扯到一块,进而又酿成了一个事件呢?这一切还得从1968年的夏天说起。! i2 ?, k1 j% k3 q

7 y2 W$ f9 r9 c- O1968年7月,正值盛夏,哈尔滨市果品公司水果批发部先后从河南、安徽等地进货西瓜600余万斤。由于大批西瓜集中在7月23-26日短短几日内到货,大大超过了水果批发部的卸货能力,加上其中来自安徽的西瓜之前因遭遇水灾,从产地出发时就已多半熟透,因此尽管批发部也采取了各种努力,但依然有几十万斤西瓜腐烂了。9 o* B& j$ P, f# T" M
$ b. e; Y: k; T' y8 W$ j/ {( C
西瓜作为生鲜产品,又是长途运输,出现损耗本是正常之事,但很快,事情就起了变化。
0 ?3 E3 E. P7 q* s5 _
& M+ J6 x" K9 a7月27日上午在全省财贸工作会议上,黑龙江省革委会主任潘复生指出,哈尔滨市果品公司西瓜问题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要求相关单位要“关门闹革命”。
) [" g7 Q3 o1 k' ?1 S% }: [
6 [3 n8 X4 f' _: D' j- `! n+ y$ E当天下午,在哈尔滨市革委生产委接管果品公司的紧急会议上,市生产委某领导表示,果品公司烂西瓜是一起政治事件。潘复生同志提出了批评,这说明果品公司阶级斗争盖子没有揭开。把水果烂在火车上,显然是阶级敌人的破坏。大好形势下,吃不到水果,实质是抵制、抹黑。对这个事件要处理,把坏人挖出来。$ Z3 d) h* I3 `1 L7 w% }

9 M9 H$ p# U/ L" D' u, E9 x: p; `会后,省蔬菜公司、果品站、市蔬菜公司三家单位当天便联合接管了市果品公司的一切权利。果品公司除留下15名职工继续工作外,其余人全部集中举办学习班,抓“反革命西瓜事件”的坏人。* u) `- ?' f: R! y
. E# ~4 g! K0 ]2 S3 g
7月29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记者赴果品公司召开采访座谈会。8月6日,两家报社发表联合采访调查报告《“西瓜问题”说明了什么?》以及评论员文章《破坏和反破坏是当前阶级斗争的一个新特点》,此后事件愈发不可收拾。果品公司干部职工丰X顺、刘X和、张X盛、王X堤等前后被拘留逮捕或是隔离审查。  H) g# x. ]$ D8 z" S$ c3 h

: Y) X3 A9 P% t" b/ T. @% y) ~1969年2月28日,哈尔滨市机关军管会召开全市宣判大会。5名涉案人员均被认定构成反革命罪,刑期最长者达12年。至此,一场因西瓜而引发的反革命案件被完成了处理,涉案人员也从国家干部,沦为阶级敌人。0 X8 c# i# {2 W

1 Q; ?3 b( T' a) \! g# z损失几十万斤西瓜,是否真的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反革命破坏事件?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然而根据事后对群众的走访,客观而言,此次损失原本的确是可以避免或是减少的。' V$ n1 c- A  w, b& p* P2 g
) |( q% C3 E8 B8 I& T; z& }
1968年的哈尔滨市果品公司水果批发站,正处在内部多个派别相互角力的时刻,星火燎原团掌握进货、储运、业务大权。工人一二五团掌握装卸队,财会大权握于真理团之手、公章则由财贸团保管,大家各自为政,互不买账。1 ^, ]( u/ B) p, c% [

, |3 [! d+ x$ H2 q* ?, L) F实际上,大批西瓜在同一时刻集中到货,直接反映出整体工作的无序。在此情况下,水果批发部明明有4个仓库,西瓜却又都集中送到其中之一的“中马路库”,进一步的造成了装卸工作的吃紧,最终导致西瓜大量腐烂。2 Y( U" K) A% K5 h
# L/ j8 ?8 x- f7 b; d) w
与此同时,来自安徽合肥的30多万斤西瓜,站在今人的角度,也根本不应该运往哈尔滨。因为遭遇水灾,合肥的西瓜提早成熟,在此情况下,合肥当地政府秉承着“宁肯西瓜烂到销地,也不让烂到产地”的方针,继续组织西瓜大量外运,从合肥到哈尔滨,足有2000多公里,考虑到当时的铁路运输效率,大批西瓜在路上就已腐烂也是无可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或许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写照吧。% ?6 C, e! S1 s$ O. W

/ _. |! s' s* F* a, z这样一起“反革命西瓜事件”,注定是要平反的,不过同大家想的不同,此事件的平反并不需要等到文革结束。仅仅2年后,1971年8月17日,哈尔滨市军管会、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人名保卫部下发了《关于对原市果品公司水果批发部“反革命西瓜事件”的平反决定》,撤销对5位涉案人员的判决,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 [0 _  D% J9 q2 t
6 d; G# V1 o6 ^0 d平反为何会来得这么快呢?或许这还得和这年6月的一项人事任免有关:1971年6月,潘复生被撤销黑龙江省革委会主任职务。而在此之前,周恩来总理则代表中央宣布:黑龙江问题的根子在潘复生那里……
- e' B+ I& N% a8 P* t# V8 E# e3 _5 o7 ]7 k7 X
本文资料来源:哈尔滨市档案馆
/ }! V8 U7 ], [/ t' ]( q! S8 E1 K3 r. T  q! Q8 W
' u+ Q+ p# `- S9 m; K2 Q# {6 Y
https://www.douban.com/note/7280747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4 22:37 , Processed in 0.1094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