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27|回复: 1

广西省1956年因灾荒饿死人事件的经过(及干部处分决定)

[复制链接]

1551

主题

30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246
发表于 2021-1-24 10: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省1956年因灾荒饿死人事件的经过

   【新华社北京17日电】 6月14日,国务院第五十二次全体会议上,讨论了监察部钱瑛 部长关于广西省1956年因灾荒饿死人事件的检查报告,并且通过了处分有关失职人员的决定。 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十三次会议讨沦了周恩来总理关于这个事件的报告。
   广西省在1956年因发生严重灾荒, 先后共约有14700多个农民外逃;全省可以确定因缺 粮饿死的约550多人。 其中以平乐专区平乐、荔浦两县和桂西壮族自治州的横县为最多,其 中查明确系饿死的有300多人。
   发生这一严重事件的客观原因,是广西省在1955年遭受了严重的水灾和旱灾,受灾耕地 1256万亩, 成灾的628万亩,粮食减产10亿斤,致使1956年发生了严重的春荒;加以春雨连 绵,早熟作物减收50%左右。但是,只要依靠人民民主制度和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条件,认真 抓紧救灾工作,及时的把国家所支援的大量粮款发到灾民手中,这样严重的饿死人的事件是 完全可以避免的。 1956年7月到1957年1月,广西省干旱无雨达7个月之久,因此1957年的春 荒较1956年的更为严重,但是由于省的领导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目前春荒已经基本上安全 度过。由此可见,1956年因灾饿死人的严重事件,主要的还是因为当时中共广西省委员会和 广西省人民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对人民疾苦漠不关心的严重官僚主义。
   在1956年1、2月间,广西省就发生了逃荒和非正常死亡现象。广西省的领导方面对这种 现象, 并没有作为一种严重警号,号召全省广大干部严加注意。3月间,灾情继续发展,湖 南省两次电告广西灾民成批的流入湖南。这时,省的党政领导机关才发出救灾指示,并且指 定22个重灾县成立生产救灾委员会全力救灾,中共广西省委和广西省人民委员会负责人分工 下乡亲自领导生产救灾工作,并且先后组织了1419个工作人员查灾救灾。
   在1956年的救灾工作中,广西省的领导机关拨支了救灾款、口粮救灾款、信用社贷款等 先后达1040.5万元,增加了统销粮食1亿斤,派遣了专门查灾救灾的人员,这些措施对于制 止灾情的进一步扩大是起了作用的。但是,由于没有深入了解下情,以为平乐、荔浦、横县 等县向来粮食产量较高,灾情只是插花发生(即丰收区和灾区交插在一起),因而忽视了这几 个县的救灾工作,以致所指定的22个县中,恰恰漏掉了这几个受灾县。广两省对其他灾区的 救灾工作做出了成绩,但是这几个县的灾情在4月间却趋于严重,非正常死亡现象大量增加。 直到这时,中共广西省委对于这几个县的灾情才加以注意,派人到平乐、荔浦和横县检查灾 情,大力协助救灾。可是,这些步骤对于当时的严重灾情,已经是迟了。在这些地区已经造 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此事件发生后,广西省党政监察部门曾在去年先后四次会同有关部门派人到灾区逐乡逐 区调查灾情和死亡者的情况,并研究省、专区、县各有关方面对此事件应负的责任。去年12 月,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共同派出人员,会同中共广西省委监察委 员会和广西省人民委员会监察厅进行检查。今年4月,上述各单位又会同内务部组织检查组, 并且吸收中共广西省委员会和广西省人民委员会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又进行了全面检查。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和监察部检查后认为:这个事件,在广西省级领导干部中,中共广 西省委员会第一书记陈漫远,中共广西省委员会书记、广西省代理省长郝中士,广西省委员 会书记、广西省副省长肖一舟应当负主要责任。陈漫远因为满足于工作成就,滋长了严重的 骄傲自满情绪,民主作风不够,忽视政治思想领导,工作上严重的脱离群众,对于严重的自 然灾害竟至不加重视,没有及时的加强救灾工作的领导。郝中士由于缺乏对群众疾苦的关心, 忽视灾情的严重性,没有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督促省人民委员会有关部门和专署、县人民 委员会抓紧生产救灾工作。肖一舟负责领导财政经济和粮食工作,由于工作不深入,不了解 下情,不认识灾情的严重性,因而没有领导有关部门及时做好救灾的粮食供应工作,致使灾 情严重化。
   此外,广西省某些中共地委、县委和专署、县人民委员会负责人的忽视灾情,漠视民命, 甚至玩忽职守,不按照省的指示办事的恶劣作风,对灾情恶化也负有严重的责任。
   为了严肃党纪,教育全党同志,中共中央对于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书记陈漫远、书记郝中 士、肖一舟,中共平乐地委书记杨林,中共平乐地委副书记何庶民,中共平乐县委书记矫志 周,中共荔浦县委书记王文陆、副书记艾治国,中共横县县委书记薛秋水等人员,已经分别 给了严格处分。
   国务院全体会议根据监察部的报告和会议的讨论,决定对广西省副省长郝中士、肖一舟, 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陈漫远,平乐专署副专员段书香(专员祝维平当时因病休养),荔浦县 副县长李善本(县长莫子成当时离职学习)等人分别给了严格的处分。
   (《广西日报》,1957年6月18日第1 版)
84  中共中央关于广西省因灾造成农民大量逃荒和死亡事件给予有关党员干部处分的决定

   广西省于1956年发生了严重自然灾害。当时广西省委和有关地、县党委由于解放以来工 作中获得一些成绩,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又取得胜利,因而滋长 严重骄傲自满情绪,不深入 地进行调查研究,不虚心听取下级干部的意见,以致对上述灾害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特别由 于他们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放松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在灾荒发生的时候,没有能够及时地 采取有力的措施,使灾荒的发展迅速制止,而造成平乐、荔浦、横县等地区农民大批逃荒和 死亡的严重事件。此后,省委虽然根据中央指示,在救灾工作中有了改进,制止了1957年的 春荒,但是没有能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干部认识错误的严重性,对于应该负有责任的有关干 部,又长期不作严肃处理。这种严重地脱离人民群众,漠视人民生命的思想作风,不仅造成 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已经严重地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为了严肃党 的纪律,教育全党同志,中共中央在听了和讨论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检查报告以后,决定对 于广两省委、平乐地委和平乐、荔浦、横县县委有关负责人分别给了如下处分:
   (一)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书记陈漫远同志,因为该省的工作成就,严重地发展了骄傲自满 情绪和官僚主义作风,忽视政治思想领导,从而影响到某些地区的领导干部也产生骄傲自满 情绪,漠视群众疾苦,报喜不报忧。这种情况,使他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不加重视,没有及时 地加强救灾工作的领导,终于造成群众大批逃荒和死亡的严重事件。决定给予撤消党内职务 的处分。
   (二) 中共广西省委书记郝中士同志,在发生灾荒期问,代理省长(省长韦国清同志因公 离职) 。他由于关心群众疾苦不够,忽视灾情的严重性,因而没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没有 使省人民委员会有关部门和专署、县人民委员会做好救灾工作。决定给予撤消党内职务的处 分。
   (三)中共广西省委书记肖一舟同志,负责领导财粮工作。他由于工作不深入,不了解下 情,不认识灾情的严重性,因而没有领导有关部门及时做好救灾中粮食的供应工作,致使灾 情严重化。决定给予撤消党内职务的处分。
   (四)中共平乐地委书记杨林同志,自恃工作中有过一些成绩,平素骄傲自满,对他所领 导的地区的工作,盲目乐观,对严重的灾情,既不认真进行了解,又不相信下面干部的反映。 在1956年3月以前, 从未派人检查过灾情,并且在干部会议上批评反映减产和灾情的干部为 “右倾”。因此使下面干部不敢报告灾荒真实情况。当灾情已经发展的时候,杨林同志也亲 自向干部和灾民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一些饿死人和逃荒的严重情况,但是仍没有引起他对灾 情的足够重视,错误地认为只是“部分地区,少数乡和个别户”的问题,因而就没有及时地 向省委报告,对省委关于救灾的指示也没有贯彻执行。因此杨林同志对平乐地区因灾死人事 件应负主要责任,决定给予撤消工作并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五)中共平乐地委副书记何庶民同志,不重视该区有些地方因灾减产的情况,并且批评 反映因灾减产的干部。当灾荒已经发生,恭城县的干部向他反映平乐的灾民逃到该县的情况 时,仍不警惕,因而也就没有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灾荒的发展。决定给予撤消地委副 书记职务的处分。
   (六)中共平乐县委书记矫志周同志,批评压制报告减产、报告灾情的干部,发现饿死人 的情况仍不采取有效措施,致使下面的干部拖延了粮食的供应和救济款的发放,对造成该县 饿死人的严重情况,应负主要责任。决定给予撤消县委书记职务的处分。
   (七)中共荔浦县委书记王文陆同志,1955年向地委反映粮食减产受到杨林同志批评以后, 不坚持党的原则,效法杨林,批评区乡干部,使区乡干部不敢报告灾荒真实情况。1956年灾 荒出现后,又不重视,既不调查了解,设法解决,也不向上级报告。对于灾荒日益发展,造 成严重后果,应负主要责任。决定给予撤消县委书记职务的处分。
   (八)中共荔浦县委副书记艾治国同志,在1955年粮食征购工作中犯有严重的强迫命令错 误,1956年春荒发生后又对灾情采取不负责任态度。决定给予严重警告的处分。
   (九)中共横县县委书记薛秋水同志,在灾荒严重发展后,不但不积极领导该县做好救灾 工作,反而对反映灾情的县区干部批评压制,并且令人追回县长何华锦签发向州地委的灾情 报告。对该县饿死人的严重事件应负责任。决定给予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

   (新华社北京17日电) (《广西日报》,1957年6月18日第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1

主题

30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24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10: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共中央关于广西省因灾造成农民大量逃荒和死亡事件给予有关党员干部处分的决定

   广西省于1956年发生了严重自然灾害。当时广西省委和有关地、县党委由于解放以来工 作中获得一些成绩,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又取得胜利,因而滋长 严重骄傲自满情绪,不深入 地进行调查研究,不虚心听取下级干部的意见,以致对上述灾害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特别由 于他们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放松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在灾荒发生的时候,没有能够及时地 采取有力的措施,使灾荒的发展迅速制止,而造成平乐、荔浦、横县等地区农民大批逃荒和 死亡的严重事件。此后,省委虽然根据中央指示,在救灾工作中有了改进,制止了1957年的 春荒,但是没有能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干部认识错误的严重性,对于应该负有责任的有关干 部,又长期不作严肃处理。这种严重地脱离人民群众,漠视人民生命的思想作风,不仅造成 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已经严重地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为了严肃党 的纪律,教育全党同志,中共中央在听了和讨论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检查报告以后,决定对 于广两省委、平乐地委和平乐、荔浦、横县县委有关负责人分别给了如下处分:
   (一)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书记陈漫远同志,因为该省的工作成就,严重地发展了骄傲自满 情绪和官僚主义作风,忽视政治思想领导,从而影响到某些地区的领导干部也产生骄傲自满 情绪,漠视群众疾苦,报喜不报忧。这种情况,使他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不加重视,没有及时 地加强救灾工作的领导,终于造成群众大批逃荒和死亡的严重事件。决定给予撤消党内职务 的处分。
   (二) 中共广西省委书记郝中士同志,在发生灾荒期问,代理省长(省长韦国清同志因公 离职) 。他由于关心群众疾苦不够,忽视灾情的严重性,因而没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没有 使省人民委员会有关部门和专署、县人民委员会做好救灾工作。决定给予撤消党内职务的处 分。
   (三)中共广西省委书记肖一舟同志,负责领导财粮工作。他由于工作不深入,不了解下 情,不认识灾情的严重性,因而没有领导有关部门及时做好救灾中粮食的供应工作,致使灾 情严重化。决定给予撤消党内职务的处分。
   (四)中共平乐地委书记杨林同志,自恃工作中有过一些成绩,平素骄傲自满,对他所领 导的地区的工作,盲目乐观,对严重的灾情,既不认真进行了解,又不相信下面干部的反映。 在1956年3月以前, 从未派人检查过灾情,并且在干部会议上批评反映减产和灾情的干部为 “右倾”。因此使下面干部不敢报告灾荒真实情况。当灾情已经发展的时候,杨林同志也亲 自向干部和灾民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一些饿死人和逃荒的严重情况,但是仍没有引起他对灾 情的足够重视,错误地认为只是“部分地区,少数乡和个别户”的问题,因而就没有及时地 向省委报告,对省委关于救灾的指示也没有贯彻执行。因此杨林同志对平乐地区因灾死人事 件应负主要责任,决定给予撤消工作并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五)中共平乐地委副书记何庶民同志,不重视该区有些地方因灾减产的情况,并且批评 反映因灾减产的干部。当灾荒已经发生,恭城县的干部向他反映平乐的灾民逃到该县的情况 时,仍不警惕,因而也就没有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灾荒的发展。决定给予撤消地委副 书记职务的处分。
   (六)中共平乐县委书记矫志周同志,批评压制报告减产、报告灾情的干部,发现饿死人 的情况仍不采取有效措施,致使下面的干部拖延了粮食的供应和救济款的发放,对造成该县 饿死人的严重情况,应负主要责任。决定给予撤消县委书记职务的处分。
   (七)中共荔浦县委书记王文陆同志,1955年向地委反映粮食减产受到杨林同志批评以后, 不坚持党的原则,效法杨林,批评区乡干部,使区乡干部不敢报告灾荒真实情况。1956年灾 荒出现后,又不重视,既不调查了解,设法解决,也不向上级报告。对于灾荒日益发展,造 成严重后果,应负主要责任。决定给予撤消县委书记职务的处分。
   (八)中共荔浦县委副书记艾治国同志,在1955年粮食征购工作中犯有严重的强迫命令错 误,1956年春荒发生后又对灾情采取不负责任态度。决定给予严重警告的处分。
   (九)中共横县县委书记薛秋水同志,在灾荒严重发展后,不但不积极领导该县做好救灾 工作,反而对反映灾情的县区干部批评压制,并且令人追回县长何华锦签发向州地委的灾情 报告。对该县饿死人的严重事件应负责任。决定给予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
   (新华社北京17日电) (《广西日报》,1957年6月18日第1版)
85   国务院关于广西省1956年因灾饿死人问题给有关失职人员处分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17日电】 1957年6月1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5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广西 省1956年因灾饿死人问题给有关失职人员的处分决定,全文如下:
   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五十二次会议听取了临察部对于广西省因灾造成农民大量逃荒死亡事 件的报告,认为:广西省许多地区在1955年全1956年间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由于省人民 委员会和各有关地区的领导干部满足于几年来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胜利,产生了骄傲情 绪,盲目乐观,放松了对于因灾减产应有的警惕,没有能够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救灾工作, 加以在1955年已经发生过农民逃荒和饿死的现象之后,仍然麻木不仁,不能从事实中吸取教 训,以致在1956年造成平乐、荔浦、横县等地农民大批逃荒和饿死的严重情况。几年来,国 家对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保证了全国人民、包括灾区人民在内的粮食供应,对灾区 人民克服困难度过灾荒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广西省的领导干部由于在工作中严重地脱离 群众,不了解下情,对灾情发展估计不足,因而没有领导有关部门正确地贯彻执行这一政策, 及时地做好粮食调度供应工作,故没有能够制止灾情的扩大。
   在1955年救灾工作中发生严重缺点之后,国务院曾经指示:必须加强生产救灾工作,对 某些情节严重的失职干部,应该予以严肃处理。广西省人民委员会虽然从1956年的下半年起 已经纠正了救灾工作中的缺点,在1957年的春荒中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但是对于因灾死人 应该负有责任的县级以上干部,一直迟迟没有处理,因此不能在群众中分清是非,不能使干 部得到教育。广西省人民委员会这种对人民生命安全漠不关心的作风和严重失职的行为,不 仅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也严重地损害了人民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国务院各部 门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应该从这次事件中取得深刻的教训,对于有关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 问题,必须给以足够的关心;对于工作中已经开始暴露的错误,应该及时地深入检查,并且 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纠正,以防止错误的扩大。
   为了严肃国家纪律,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国务院决定对于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和平乐专署、 荔浦县人民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分别给予处分如下:
   郝中士,广两省副省长,在韦国清省长因公离职期间,实际上代理省长职务。在灾荒中, 没有抓紧救灾工作,严重失职,并且在事后检查的时候,企图推托责任,决定给予撤职处分。
   肖一舟,广西省副省长,负责财经粮食工作,对粮食减产情况估计不足,在救灾工作中 未能及时做好粮食供应工作,决定给予撤职处分。
   陈漫远,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书记,由于严重失职,中共中央已 经给予撤职处分,决定撤消其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段书香,平乐专署副专员,负责掌握粮食工作,不重视灾情,对于救灾粮食供应工作不 及时,决定给予撤职处分。
   李善本,荔浦县副县长,在1956年灾荒发生后,积压专署发下去的救灾指示达半月之久, 没有及时展开救灾工作,决定给予记大过处分。

   (《广西日报》,1957年6月18日第1版)

http://lib.gxdfz.org.cn/view-a71-8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5-10 22:28 , Processed in 0.0372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