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52|回复: 0

刘守昭:“小三家村”事件—清华园一桩文字狱冤案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11-5 03: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三家村”事件——清华园一桩触目惊心的文字狱冤案

刘守昭


一、前言

  “小三家村”是文革初期清华工作组泡制的一场文字狱的代称。

  李文藏、甘小杰、吴文忠三人因署名“李小忠”,在1966年6月20日贴出大
字报而被工作组打成反革命“小三家村”,捏造出一起震惊清华园,乃至影响到全国的特
大冤案。史明远老师还因被此案波及而成为清华文革第一个非正常死亡的受难者。

  1966年5月,江青一伙发动了一场对所谓“三家村”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店”的
批判,致使邓拓、吴晗、廖沫沙惨遭迫害。文革的腥风血雨也由此迅速地传遍清华园。此
后于1966年6月20日,李文藏把从北京林学院抄回来的题为《与新市委大学部许克
敏同志谈话纪要》(即“二十二个问题”)的大字报,转抄为《访新市委大学部许克敏同
志谈话纪要》,在新水利馆南墙上贴出,署名“李小忠”。这张大字报是经工作组同志看
过认为很好的情况下,才贴出去的。“李小忠”只对大字报“二十二个问题”中重复的内
容作了删减和归纳,未作其它改动。

  许克敏谈话纪要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谈了学校里的运动怎么搞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有学
生问:派来的工作组成员都是原单位的干部,不参加工作组的话,说不定在原单位有可能
就是走资派,现在却当了工作组成员;又问:对他们讲的话能不能提意见、批评,能不能
怀疑?许回答说:可以提意见、批评,个别成员如有问题可以怀疑、可以调查。许克敏的
谈话全篇都按人民日报社论的精神,并引用了很多毛主席语录。

  大字报被广泛传抄,不胫而走,大家看了都非常兴奋。到6月底已迅速贴遍全国34
 个大中城市。

  但是几天之后,“二十二个问题”被薄一波和北京市新市委打成“反革命黑纲领”、
“大毒草”。写大字报的北京林学院曾宪均等5名同学被打成“反党小集团”。与此同时
,“李小忠”也被清华工作组定性为反革命“小三家村”。

  大批赞同、传抄、翻印大字报的师生被整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四千余人因此
被打成反革命,四人被逼自杀身亡”。〔1〕

二、工作组对“小三家村”的批判和迫害

  李文藏:1960级汽65班学生,他父亲在1955年我国第一次授军衔时是大校。
  甘小杰:电机系电器教研组的青年教师。
  吴文忠:1960级汽61班调干生,党员。

  当批判“小三家村”开始时,所有的工作组成员都矢口否认知道和赞同过“二十二个
问题”的大字报了。工作组不断引导班里同学说,“小三家村”的要害是煽动怀疑工作组
,这就是怀疑党。但是工作组又从来没有说过许克敏是黑帮。工作组对大字报内容无法指
责,就采取查抄“李小忠”日记的卑劣手段。当李文藏要收条时,得到的是斥骂:“你太
嚣张了!别以为你老子是高干,说不定现在已经打倒了。你必须老老实实交待认罪材料。”

  同班的一位女同学张维引回忆说,当时吓得她把从中学开始未曾中断过的日记全都销毁了。

  同学们从“李小忠”的日记里,得到的是让工作组大失所望的结果。同学回忆说,李
文藏的日记堪比雷锋日记。后来只查出一首小诗,有同学至今记得:“我生命的日子,就
像这一串葡萄,那大个儿的,红彤彤的,酸溜溜的甜哟。那小个儿的,青青的涩得腮帮子
疼哟。剩下的那几个,不知道是什么味儿的哟”。李文藏患有严重的肝炎,休学过一年,
或者感伤过。工作组不但不同情和帮助安慰他,反而污陷李文藏是在发泄对党对社会主义
的刻骨仇恨,构筑了新一轮的文字狱。

  工作组还把同学批判稿中说“小三家村”为蒯大富摇旗呐喊,上纲上线为是蒯大富的
黑高参。对此,李文藏驳斥说:“我与蒯大富素不相识,我怎么成了黑高参?‘小三家村
’有何根据?”。工作组理屈词穷,就喊口号:“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

  对“小三家村”大约批斗了十几次,最后一次批判会是在大礼堂,同时向全校广播。
吴文忠回忆:我们站在台下边。群众在底下呼口号,还高喊吴文忠不老实。我没挨过这种
整,觉得头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左看看,右看看,他们俩笑了,原来他们都把腰弯下去
了,我没弯腰,这才明白我不是不低头是不弯腰。当时我们很不服气。批判会由工作组一
手策划,王光美亲自指挥排练了一个星期,到什么地方拍桌子,到什么地方呼口号,都反
复演习过。但批判会上王光美始终没有露面。

三、史明远之死及他身后悲凄哀婉的故事

  据“清华大学‘文革’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员名单”〔2〕记载,其中:“序号⒈
史明远,男,清华大学自控系助教,共青团员,1966。7。⒌在京郊十三陵服毒药身
亡”。

  与史明远同系的孙怒涛对史明远之死有更多的了解。他说:自动控制系是机要系,师
生需凭出入证方能进入西主楼四楼系馆。而史明远所属的510教研组的密级更高,其成
员要持另一种特别出入证才能进入它所在的一区。工作组进校后不久,教研组的老师在校
内看到一张转抄来的访新市委大学部许克敏谈话纪要的大字报,就将大字报抄了回来,由
史明远在学习会上念了这份对许的访谈。此后,他还与其他老师将其油印成少量传单,在
教研组范围内各自取用,并抄写成大字报贴在西主楼墙上。工作组认为史明远等油印这张
传单以及抄成大字报贴出是反对工作组的行为,反对工作组就是反对党中央。此外,史明
远还提出,进入510教研组的工作组人员必须通过相应的密级审查,并向上级工作组领
导提出了要求。此举反被工作组认为是对工作组明目张胆的挑衅和抵制。这些便成为史明
远反工作组的“主要罪状”。于是,工作组将史等多人打成反工作组的反党小集团,将史
定为小集团头目,在上班时间将他们几个人分屋隔离,责令他们交代问题并相互揭发,同
时在教研组范围内开展批判。一区走廊内贴满大字报,声势甚为凶猛,给史等造成了巨大
的政治压力。史明远不堪忍受工作组巨大的威逼与压力,终于出走到明十三陵服敌敌畏自
尽。

  16天后才在深山里找到他的遗体。时年,仅30岁。

  史明远是清华文革的第一个罹难者,也可能是受许克敏访谈纪要和“小三家村”冤案
波及的第一个受难者。

  就在整理本文的前些天,郑捷校友在校友网的帖子中述说了史明远生前相恋多年的恋
人,1962 年级自8 班的丁桂林的近况。她后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至今空
巢独居在江西九江,已离不开轮椅。她一生最爱史明远,常常深情回忆。史明远是她心中
唯一永远的爱和痛。她是云南军区一位司令员的女儿,如果不是史明远在文革中含冤自杀
,她是不会落到这种地步的。

  已逝的固然有着悲凄的故事,而活着的又有多么让人动容的哀婉故事啊!

四、“小三家村”平反

  吴文忠回忆,他和李文藏各住一间宿舍,被“管制”起来,吃饭、上厕所都有人跟着
。直到有一天下午(7月29日),他在睡梦中被两位军人唤起,用小汽车直接拉到人民
大会堂,参加北京市文化革命积极分子大会。那个会上他听到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
检讨,承认了派工作组的错误,最后毛主席还出场接见。事后得知,“李小忠”三人中仅
他一人参加了大会,但足以确证小三家村不是反革命,而是文化革命积极分子。

  其后,8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全校大会上宣布给“蒯派”平反,小三家村反党集团的
帽子不复存在。然而在一段时间内,“蒯派”依然臭烘烘的,“虽然不是反革命,也不是
好东西”。他们只能联合各校的受迫害同学继续争取全面彻底的平反,直到10月底北京
(新)市委做出“关于错误处理‘二十二个问题’大字报的检讨”。吴文忠李文藏他们遂
以市委彭真办公室为基地,架起大喇叭,广为宣传。

  在清华大抓“蒯派”,迫害“小三家村”的罪魁祸首是王光美。和许多清华同学一样
,他们积极参加了1966年底炮打刘少奇的12。25大行动。

五,揭开许克敏下落的谜团

  在工作组批斗“小三家村”的全过程中,清华园师生没人知道引发事件的主角许克敏
到哪儿去了,甚至不知道是否确有此人。

  “小三家村”平反后,“李小忠”等当面质问北京新市委大学部部长和清华工作组组
长叶林,严令他们必须亲自找到许克敏,到清华一起当面对质,以彻底洗刷干净强加在“
小三家村”身上的不白之冤,绝不能让许克敏活不见人,死不见鬼,不了了之。

  找到许克敏时,他被藏在廊坊附近的一个农村里,已改名换姓。据记载,“许克敏,
贫农出身,小时要过饭,本人成份工人,一直作党的组织工作”。

  “李小忠”等把许克敏请到清华园,让他看了三天大字报,又对他做了工作。许克敏
承认是北京市新市委书记李雪峰亲自交待他:“即使大字报里的话是你讲的,你也咬死不
能承认”。

  至此,“小三家村”冤案才真相大白,得到彻底平反昭雪。

  再后来,清华没人再过问过许克敏。

六、平反后的“小三家村”

  李文藏毕业分配到天津东方红拖拉机厂,后调至农机部主管农用车工作。1996年
因病已不能参加汽65班毕业三十周年校庆聚会,大家去看望他。不久后病逝。

  甘小杰继续在清华任教,高工,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直至退休。

  吴文忠毕业后回到天津建筑机械厂,后支援三线,来到华山脚下的黄河工程机械厂,
资深高工,直至退休。

七、后记

  2014年8月2日,李文藏的同班同学王璋,出于积压在心头48年之久的内疚和
对李文藏的深深歉意,在清华校友网1964年级论坛上登载了《同窗情未了——忆汽6
5已故同学》。文章回顾了他当年在工作组的欺骗和威逼下,被迫参加了对“小三家村”
里李文藏同学的批斗会。文章引起广泛重视,至8月18日已有81个跟帖,浏览访问者
已近900人次,使“小三家村”的始末来龙去脉更为清晰,并引出了史明远生前恋人丁
桂林那催人泪下的哀婉故事。

  跟帖的都是1966年文革期间在校的校友:汽65班王璋、刘守昭,自804班郑
捷,无803班孙耘,力9班叶志江,自9班周济生,电0班王文中和钱久业等。

  本文是根据以上文章和跟帖整理而成。整理过程中得到年近八十的吴文忠、甘小杰和
众多校友的帮助,孙耘等校友对本文内容专门给予增补追忆,特此一并致谢!

注释:

1、蒯大富:《清华文革“五十天”》,P71,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3年12月
第一版
2、唐少杰:《清华大学文革“非正常死亡”现象评析》


作者简介:刘守昭,1943年生。1966届清华大学动力农机系汽车专业毕业,19
67年12月毕业分配离校。

原载《历史拒绝遗忘——清华十年文革回忆反思集》,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5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16 21:55 , Processed in 0.0256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